摘要:而《惊天魔盗团3》只需接受传承的演员有中上级演技及电影剧本肯花心思便成功了一半,加上这一次娱乐性方面感觉上比第二部更好,推进节奏紧凑之余没有以快打慢掩盖不足,整体布局均可说得通,尽显剧本创作心思。
距离上一部已经相隔9年,一个主题系列拍到第三部其实已经可以预期新意欠奉,以旧带新延续下去便成为最稳妥的做法。
但以其方式强行延续的失败例子也不少,毕竟《敢死队3》便是最好的例子。
《惊天魔盗团3》的优势在于演员没有先天前设条件,《敢死队3》主要死因是传承的演员不是动作巨星,落差太大。
而《惊天魔盗团3》只需接受传承的演员有中上级演技及电影剧本肯花心思便成功了一半,加上这一次娱乐性方面感觉上比第二部更好,推进节奏紧凑之余没有以快打慢掩盖不足,整体布局均可说得通,尽显剧本创作心思。
113分钟仿如只看了半小时,纵使没有创新意念,却绝对不失为一部充满制作诚意、娱乐性丰富的电影。
要知道《惊天魔盗团》当年凭低成本叫好叫座,金主狮门电影公司雄心变成一个系列。
可惜续集《惊天魔盗团2》无论票房与口碑俱败北,最终没有下文。
事隔接近十年在好莱坞的剧本荒下始拍部《惊天魔盗团3》,纵难如期《铁血战士:杀戮之地》与《过关斩将》一类佳作,最少好比上一部变得有如科幻片般夸张。
《惊天魔盗团3》以带点传承的意味拍骑士魔术团带领一群新手执行劫富济贫的任务,继续以魔术及“扮鬼扮马”去执行任务,有别于上一部过度运用CG特效呈现超越魔术的任务。
这次大量实景甚至以漫长的一镜直落,告诉观众一切都是真实的魔术与特技。
这的确让故事回归了首集的实感,压轴重头戏也拍出了强烈的刺激感。
可是,《惊天魔盗团3》只不过拍得比上集出色,距离佳作还有一定距离。
故事绝大部分时间的布局俱与上两部相若,到了结局再来个带点“为扭而扭”的惊人转折,惟整个局还是带点简单复杂化的虚招,亦真得如主角们讨论时所言,要得靠无数个巧合与一秒都不能差的计算始能成事。
“传承”是近年经典系列重启的常见手法,《惊天魔盗团3》的几位新人再落力还是难得星味,而剧情过度落力去铺排“传承”亦太外露,当中的布局十年前看或能奏效,惟亚洲观众近年看过更精密布局的《行骗天下JP:公主篇》系列后,《惊天魔盗团3》好像又不似预期了。
经历了上一部的低谷后,《惊天魔盗团3》最惊喜的是看到创作团队真有汲取上一部的教训,令故事回到第一部真有“魔术”感觉。
打从首场魔术开始,有一刻真会让你看得眉头紧皱,怎么又来上集那些近乎超能力般的“魔术”?
这正是电影为观众玩的第一场魔术,眼见的不一定为实,终能解释得这夸张魔术的由来,马上会让你感到电影最少有点诚意。
其实第二部最失望就是将魔术变成了科幻以至是杂技般的格局,与第一部的设定背道而驰,《惊天魔盗团3》多场魔术都有落力解释这一切全均可实际执行,并非用上CG特效堆砌便了事。
中段一场每人秀一场魔术的场面,都用上一镜直落方式,无缝连接众人的行动,为观众一下子上演多场魔术,甚至跟观众玩了一场互动式游戏。
压轴一场大型魔法看似拍得太夸张,最终又能自圆其说,更用上魔术原理上演场逃生记,都足以创作团队有心改善上回的不足。
《惊天魔盗团2》除了“科幻”的魔术外,一众角色极夸张的动作场面,也让电影如同变成了超级英雄动作片般。
《惊天魔盗团3》即使也有大型动作场面,喜见过程没有拍得太夸张,更动用上魔术的原理去制造刺激感,如中段一场魔法屋的追撞场面,就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新解感,是为系列将动作场面结合魔术的最佳示范。
导演鲁本·弗雷斯彻凭《丧尸乐园》系列起家,擅长将类型动作场面拍得充满惊奇,《惊天魔盗团3》就能让他得心应手,这一点还是很让人惊喜的。
既拍这类骗术题材,最重点还是一个“局”,毕竟一个“局”是否能骗得到反派也能令观众信服,始为成功之道。
前两部未必有个完美的结局,更有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感。
幸见今回来个局中有局再有局,倒比前两集解得更逻辑更流畅,亦让观众真真正正甘心被骗了两个小时。
不过,《惊天魔盗团3》无非也是对比上两部设局稍微好一点,整体还是难得所需的一种豁然开朗式快感。
观影时不禁想起了日本的《行骗天下JP:浪漫篇》,纵无刻意去谈自己是魔术师,而是“欺诈师”(说穿了即是骗徒),同样“扮鬼扮马”再用不同方法、瞒天过海取得胜利。
说穿了,《惊天魔盗团3》的“局”只不过是比前两部解释得好一点,实际还是偏向将一件事简单复杂化,亦得要透过无数个巧合始能成事,不如《行骗天下JP:浪漫篇》般得以来个完美解说。
明白电影要一承系列套路来个惊人反转,惟这一次同样带点“为扭而扭”,还是难如同类题材的反转式结局般,有个“曲径通幽”的哗然。
《惊天魔盗团1》能看见几位主角合作无间、真是一群魔术团队去执行任务。
《惊天魔盗团3》先来个这类事隔多年续集必备的套路——旧人多年后再聚,必会互不扣弦,然后再上演一段互数的戏码,满以为会跟后段有何关系,岂料花了漫长铺叙,原来只是计算之内的争执。
同样地,这类带点强制“爷青回”式后续作,都离不开已传承、一代新人胜旧人之类的戏码,《惊天魔盗团3》过份着迹要交开不同旧人去带新人——当然因此又被迫分开,败在角色众多,分薄了旧人的戏份之余,观众看不清到底旧人带了新人些什么、而新人又有何更胜旧人,无非只是几位角色“嘴炮式”互相嘲讽。
魔术,应该是关于惊奇的艺术,那种能让人心跳停顿、嘴角上扬、甚至愿意为之鼓掌的幻象。但《惊天魔盗团3》却仿佛忘记了这件事。
这次的骑士团不但没有令人惊呼的奇迹时刻,反倒像是一场冗长的尾牙。
演员在镜头前轮番登场、走来跑去,仿佛连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在表演什么。
从系列开端以来,《惊天魔盗团》靠着“魔术与诈术的边界”这个概念立足。
第一部至少还能让观众在华丽的魔术秀欣赏“信任与欺骗”;
第二部虽然评价很差,却还有“雨滴视觉魔术”与周杰伦的尬演、哈利波特的亮相撑场。
但第三部的魔术成分几乎蒸发殆尽,只剩满满的CG特效与尴尬剧情,仿佛一切都只是在模仿前作,却连模仿都模糊不清。前段仅有的一点娱乐性,在不到30分钟就耗尽,之后的剧情陷入令人崩溃的空转。
全员回归理应是本片卖点,杰西·艾森伯格、伍迪·哈里森、戴夫·弗兰科……
这些熟面孔大团圆,本应是魔术迷的狂欢时刻。但导演与编剧可能错把“角色多”当作“内容丰富”。
这导致每个人都有戏份,却都没有灵魂;对话像流水账,节奏松散,甚至让人怀疑这些角色是否还记得自己上一部发生过什么。
新加入的年轻魔术师设定得像是“天才新血”,理应激起团队间的冲突与火花,但剧本平庸得令人叹息,所有冲突都像儿戏,所有转折都像强行拼凑。
电影想要谈“传承”:老一代魔术师如何教会新人、如何面对时代转变。
但这个命题最后变成了被高科技吞噬的假魔术秀。
剧中应该大量使用数位特效取代真正的魔术实拍,反而让人怀念第一部至少还有一点点真实与幻象难辨的乐趣。
当观众知道“一切都是电脑做的”,那还有什么“出神入化”可言?
而在所有平淡无奇的片段里,唯一稍能令人眼睛一亮的,恐怕是裴淳华。
她饰演的角色虽然戏份不多,但每次出场仍带着一种优雅与气场,让人暂时忘记剧情的沉闷。
47岁的她,依然散发着那种冷冽又精致的魅力,让人不禁感叹:真正的魔术,是岁月留不走她的神采。
但这样的亮点对于2小时片长来说,太稀薄了。
当一部“魔术题材”电影,最精彩的地方不是魔术,而是演员的外貌,那就真的该反省。
全片试图重现前两集的“骗中有骗”结构,却容易被观众一眼看穿。
剧情线错综却毫无悬念,像是硬拼出一个“惊喜结局”来交差。
最终不仅没收尾成功,反而让人怀疑是否根本没有人在意故事的逻辑,只想赶快拍完好交片。
《惊天魔盗团3》证明了一件事:魔术题材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观众太聪明,而是因为剧本太烂。
当剧本失去了创造幻象的诚意,只剩一堆烟雾与CG光影,整个系列的魅力也随之消散。
也许下一次,制作团队真的该让自己“变不见”,直到他们重新想起什么才是“出神”的本质,不然肯定会再次让观众看到走神。
最终,《惊天魔盗团3》在故事本以趣味不强下,还将角色由5位增至8位,每人都发挥不大,更没有深刻记忆位,亦看不出新旧两代有多大的合作空间,只让电影看来热热闹闹,却难复首部的好玩惊艳度。
结局明显想铺排拍《惊天魔盗团4》,可当几位新一代演员演来都黯然无光,而一众旧人又缺乏了应有的火花时,就连曾主演《消失的爱人》、《私人战争》的演技派裴淳华,演个反派都有形无神,真难想像拍下去还有何意义。
说来讽刺,戴夫·弗兰科在《片场风云》曲线宣传恶搞《惊天魔盗团3》,感觉在那部喜剧的一众团队,合作性好像比这群骑士魔术团更多。
整体而言,《惊天魔盗团3》确实比上一部亮眼,亦见创作人汲取上一部的教训,对魔术与动作的呈现有花过心思,让剧情看来更过瘾,也偶有亮眼的魔术比试场面。
可惜,故事无非只是比上一部有所进步,整体还是离不开近年好莱坞事隔多年后重启系列的毛病。
找个理由去多拍一集,却没有顾好角色之间的性格背景与关系,即使演员数目加倍、却只虚有热闹而乏灵魂。
要谈传承、一代新人胜旧人,偏偏彼此如同“各做各的”,结局即使有刻惊人痛快感,还是难得圆满,亦不觉这群“新人”可以继承得主角之位。
来源:光影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