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演员,黄觉早就凭《藏海传》《南方车站的聚会》等作品被观众熟知。没人想到,他会突然转型当导演,更没人想到他选了最“接地气”的方式:用手机拍。
演员黄觉跨界执导,用手机拍短片《横·竖》,首次当导演就斩获金鸡荣誉。
以前提起拍电影,不少人觉得是遥不可及的事。得有专业设备、充足资金、专业团队,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
可黄觉偏打破了这个常规——他用一部华为Pura 80 Ultra,就拍出了拿金鸡奖的作品,这事儿着实让人意外。
作为演员,黄觉早就凭《藏海传》《南方车站的聚会》等作品被观众熟知。没人想到,他会突然转型当导演,更没人想到他选了最“接地气”的方式:用手机拍。
其实这不是一时兴起,片场等待转场时,别人聊天打游戏,他总拿着相机记录生活,后来换成手机,拍摄变得更随性,也更贴近日常。
他执导的《横·竖》,讲的是青年导演李建新的困境:电影拍到一半没资金,走投无路时,他放下偏见拿起手机直播救场。横屏电影和竖屏直播原本界限分明;
却被这部手机拍摄的短片巧妙融合。更让人惊喜的是成片效果,开场长镜头从暗部到亮光再到极亮区域,光线不断变化,手机都能精准还原,跟焦还稳得很。
黄觉不是个例。第六届华为影像XMAGE·金鸡手机电影计划里,不少获奖作品都出自手机拍摄。顾桃用手机拍《我只期许明天》,对比草原与城市女性的不同人生,细腻又动人;
王源宗的《消逝的海螺沟冰川》,用手机镜头记录冰川消融,触目惊心。这些作品题材各异,却都凭着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画面打动了评委。
很多人疑惑,手机拍的能叫电影?可事实摆在眼前:这个计划六年累计征集作品超27000部,今年就收到6539部,最终13部作品拿下七大奖项。
这背后是移动影像技术的进步,华为Pura 80 Ultra的超高动态主摄、AI降噪技术,让复杂光线也能拍出纯净画面,长焦还能清晰捕捉细节,普通人也能轻松拍出电影感。
黄觉获奖后说“后悔没早点拍”,这话戳中了很多人。生活里不少人有创作想法,却总被“没设备”“不会拍”困住。
可现在,手机就能打破这些门槛,不用专业器材,不用大团队,只要有观察生活的眼睛和敢于行动的勇气,就能记录身边的故事。
从120年前《定军山》的诞生,到如今手机电影的兴起,华语电影的初心始终是记录真实、传递情感。现在第七届计划已经开始征集作品,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自己生活的导演。
你手机里有没有珍藏的生活片段?如果拿起手机拍电影,你最想记录什么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来源:桃花红来兔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