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操作!故宫唯一允许实拍的电影,狂揽9项奥斯卡,再无后来者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7 14:54 1

摘要:他叫贝托鲁奇,一个曾因《巴黎最后的探戈》被舆论审判的“疯子”,这一次,他赌上全部身家,要在故宫拍一部中国皇帝的故事。

1986年,一个意大利导演闯入紫禁城。

他叫贝托鲁奇,一个曾因《巴黎最后的探戈》被舆论审判的“疯子”,这一次,他赌上全部身家,要在故宫拍一部中国皇帝的故事。

没人想到,这场豪赌最终横扫奥斯卡,成为影史绝唱——此后再无电影能进故宫实拍。

1986年的北京,一个胖乎乎的外国人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天安门广场,引得路人频频侧目。

几天后,他在天桥剧场唱出第一个高音——这位名叫帕瓦罗蒂的歌唱家,成为首位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个人演唱会的外国人。

然而,比起另一个意大利人,帕瓦罗蒂只是开胃菜。

贝托鲁奇带着团队抵达时,货单上列着:22000瓶矿泉水、450磅意大利咖啡、250加仑橄榄油……甚至还有几位专职厨师。

这一切,只为支撑一场前所未有的拍摄——故宫实景。

贝托鲁奇是谁?

23岁拍出《革命前夕》,32岁凭《巴黎最后的探戈》震撼影坛,却也因尺度争议被意大利政府剥夺公民权。

此后他连续几部作品遭遇滑铁卢。

转机出现在1982年。

他读到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被这个“被困在龙椅上的灵魂”击中。

为了争取拍摄权,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亲自向邓小平递交申请。

最终,中方特批:“允许进入故宫。”

消息传回好莱坞,同行嗤笑:“用2500万美金拍中国皇帝?这俩疯子注定破产!”

制片人托马斯抵押房产,向五家银行借贷;贝托鲁奇则坦言:“如果失败,我可能再也拍不了电影。”

故宫第一天,陈凯歌连喊“太牛逼”

开拍当日,太和殿前集结了1.9万名群演。

2000名解放军扮演清兵,每人领到30元报酬;

50人化妆组两小时内编完2000条辫子;

服装组用直径两米的大锅染布做旧,陈凯看,惊得连连感叹:“这细节太牛逼了!”

贝托鲁奇的偏执达到极致:

为还原登基大典,他成为唯一在太和殿内部架设摄影机的导演;

小溥仪不肯配合,他掏出取景器哄孩子:“拍完给你玩这个”;

灯光师斯托拉罗(《现代启示录》摄影)用一块黄帐子解决曝光难题,顺手隐喻了溥仪一生对皇权的求而不得。

那块飘动的黄绸,成了影史经典——它隔着门槛,从小溥仪手中溜走,如同命运嘲弄。

演员江湖:尊龙不与日本人说话,陈冲差点罢演

尊龙:面试时贝托鲁奇绕了地球一圈,最终回到起点。

为入戏,尊龙全程不与饰演日本间谍的坂本龙一说话。

陈冲:因《大班》中的暴露镜头备受争议。

拍摄婉容脱衣戏时,她逼贝托鲁奇写下书面保证:“绝不出现裸露画面。”老贝气得跳脚:“这是艺术!”却最终妥协。

邬君梅:选角时满脑子只想去香港玩,随手挑了戏份少的文绣。

坂本龙一:被临时拉去写配乐,听完20张中国唱片,写出44首曲子。试映时一半被删。

九项奥斯卡与永不重现的传奇

1988年奥斯卡颁奖礼,《末代皇帝》九提九中。

这部电影像一列穿越时光的列车:

尊龙成为好莱坞片酬最高华裔演员;

陈冲、邬君梅闯入国际影坛;

摄影师曹郁看完立志从业,后来凭《可可西里》夺金马;

编剧芦苇从中找到《霸王别姬的历史坐标》……

传奇终将落幕:

贝托鲁奇、坂本龙一、大岛渚相继离世,故宫大门再未为电影敞开。

如今回望,那些闪耀的名字:

马龙·白兰度、帕瓦罗蒂、赛尔乔·莱昂内、大卫·鲍伊……他们曾在同一个时空碰撞出火花。

或许正如贝托鲁奇所说:

“类似的体验一生难得一回,第二次绝不会再有。”

但光影会永远流淌——

在太和殿的夕阳下,在坂本龙一的琴声里,在溥仪回头时看到的那个蛐蛐笼中。

有些经典,生于天时地利,成于孤勇痴人,最终化为文明本身。

来源:垄上星工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