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日1.1万,累计2.3万”,猫眼预测最终过不了10万——这不是什么地下实验片,是部正儿八经上了全国影院的国产剧情片,主演还是三年前被周星驰亲手挑中的“星女郎”鄂靖文。
“首日1.1万,累计2.3万”,猫眼预测最终过不了10万——这不是什么地下实验片,是部正儿八经上了全国影院的国产剧情片,主演还是三年前被周星驰亲手挑中的“星女郎”鄂靖文。
同一条票房榜单上,《鬼灭之刃》砍瓜切菜地冲破4.3亿,把《铃芽之旅》都甩在身后;而夹在中日两片之间的《惊天魔盗团3》,好莱坞光环加身,也只拿到7000万,片方干脆宣布“后续开发先停一停”。
一张表,三种命运,观众的钱包比影评人诚实得多。
先说最扎眼的《寻砖》。
排片给到1%,黄金时段基本见不到,影院经理直言“上座率不够电费”。
鄂靖文上一部女主片《新喜剧之王》票房6.2亿,如今落差像蹦极。
问题不在演技,她演小人物依旧灵,可故事太“文艺”——女主满世界找一块祖宅旧砖,说是要“修补童年裂缝”。
听着就累,观众干嘛花五十块帮你找砖?
片方倒不傻,提前跟流媒体签了保底,线上能回口血,只是数据保密,网传“七位数买断”,真假没人认。
鄂靖文那边已经悄悄签去陈思诚公司,下一部戏是网剧女二,彻底转战小屏。
电影局刚出的简报说,今年国产剧情片平均票房跌42%,她不过是平均值里的一块砖,只是摔得响一点。
再把镜头拉远,《鬼灭》的4.3亿像一计重锤。
很多人纳闷,一部“电视剧剧场版”怎么还能割得这么狠?
答案简单:情绪续得上。
TV追到无限城,观众早跟角色绑死,影院里刀光一闪,就是大型“圆梦现场”。
再加上日本本土票房刷新系列纪录,全球破3亿美元,内地粉丝谁都不想掉队,二刷三刷跟打卡一样。
进口动画年度冠军,它拿得没悬念。
中间的《魔盗团3》最尴尬。
套路还是那盘冷菜:四骑士秀魔术、反转、再反转。
豆瓣5.8分,评论区一句话点赞最高——“以为自己在看抖音合集”。
可神奇的是,中国占了海外票仓37%,比北美老家都高。
说白了,观众不是爱老IP,只是周末想找个不费脑的视听秀,顺路给“魔术滤镜”交点 nostalgia 税。
片方见好就收,宣布“系列暂停”,翻译过来就是:再拍怕连滤镜都碎。
三块票房像三面镜子:粉丝电影能冲多高,取决于前面攒了多少“情绪存款”;老IP续命,靠新鲜感不如靠“无脑爽”;最惨的是那种“自我感动型”文艺片,院线一日游,最后变成从业者朋友圈的纪念品。
鄂靖文不是没演技,只是市场不再为“找砖”埋单;陈思诚收她,看中的大概也是那股“小人物烟火气”,换个赛道,说不定能翻红。
毕竟,观众要的是故事,不是文艺宣言。
有人问我,10万票房都不到的片子干嘛还给排片?
影院经理原话:“总得有人垫底,不然怎么显得大片卖得好?
”一句话,残酷又真实。
下一回你在APP里刷到排片个位数的电影,别急着笑,它可能正默默完成“陪跑”任务。
至于想进场的文艺片导演,先问问自己:观众凭什么为你那块“砖”掏钱包?
答不上来,流媒体保底也救不了尊严。
来源:郑哥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