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正值中国电影120周年,11月11日至15日,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厦门隆重举行。作为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全年金鸡”系列活动,第二届“艺海星辰”电影人艺术展于电影节同期开幕。
金鸡·艺海星辰·黄渤
今年正值中国电影120周年,11月11日至15日,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厦门隆重举行。作为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全年金鸡”系列活动,第二届“艺海星辰”电影人艺术展于电影节同期开幕。
作为今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点亮金鸡的重要嘉宾、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又是导演、演员和参展艺术家黄渤,与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肖戈,就电影、艺术与跨界创作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
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访谈实录。
2025年11月11日,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第二届“艺海星辰”电影人艺术展正在紧张布展。其间,我们在展厅里遇到了前来探展的黄渤。作为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演员、导演,同时也是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他一边在展场中穿梭观看,一边与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肖戈,就电影、艺术与跨界创作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对话。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演员以及参展艺术家黄渤来到展览现场
这场对话发生在“红毯与白盒子:电影与艺术的双向实验”的展览现场,也恰逢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与第38届金鸡奖举办之际。黄渤从电影工业的聚光灯下,走进当代艺术的“白盒子”,谈他对创作、身份与时代之变的思考。以下,凤凰艺术为您带来对谈实录。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演员以及参展艺术家黄渤与凤凰艺术总编辑、副总裁、凤凰中心馆长、此次展览策展人肖戈在展览现场对谈
肖戈:
黄渤老师,今年是中国电影120周年,又逢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您既是开幕式点亮金鸡的嘉宾、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又是导演、演员和参展艺术家,此刻站在“艺海星辰”这样一个聚焦电影与当代艺术双向实验的展览现场,您的感受是什么?
电影节开幕现场,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电影人黄渤与电影人周冬雨点亮金鸡
黄渤:
今年对电影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很特别、也很有意义的年份。金鸡奖落户厦门多年,我们在这里见证了它伴随中国电影一次次绽放,看到许多优秀作品和创作者在这里被看见、被讨论、一起成长。
这一次的维度又更丰富了一些——除了电影节本身,还有“艺海星辰”这样的展览加入其中。它让电影节不再只停留在“看片”“颁奖”,而是把话题延展到电影之外:电影和当代艺术之间还能发生什么?电影人离开片场,走进白盒子,会发生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玩、也很有价值的尝试。
肖戈:
您的身份非常多元,从演员、导演到现在以“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回头看,在您个人的创作历程中,有没有一些对您影响特别大的节点或转折?
黄渤:
我自己的经验是:很多新的可能,往往是从“困惑”和“饥饿感”开始的。你对一件事情产生了疑问,或者觉得只在一个维度表达已经不够了,就会忍不住去找别的出口。
比如我以前学做饭,一开始就是喜欢,越做越有兴趣,慢慢也做得还不错。后来开始做雕塑、做装置,也有点类似——在影视创作之外,我发现还有别的表达方式可以让我把那些“说不完的东西”放进去。我希望通过这些探索,找到更多“完整自己”、也“完整创作想象”的路径。
这几年确实做了一些尝试,但我对“艺术家”这个身份始终是怀着敬畏的。我喜欢艺术,也从中受益很多,但我清楚自己仍然是在不断学习和摸索的路上。
第二届“艺海星辰”电影人艺术展《红毯与白盒子:电影与艺术的双向实验》展览现场,参展艺术家黄渤的展区
肖戈:
电影是您非常熟悉的领域,而当代艺术是这几年逐渐进入的“新场域”。在从电影圈走向艺术圈的过程中,您感受到的差异和联系是什么?
黄渤: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演本身也是一种“塑造”。你在塑造一个人物的形象,做雕塑、做装置,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塑造一个“被观看的形象”。
有时候,在塑造角色时投入的情绪和经验,会自然流到雕塑或装置创作里去。不同的艺术形式方法不同:做雕塑,一开始确实要补一些基本功,让手能跟上脑子里的想法;当手慢慢能跟上了,创作就开始变得好玩。
后来你会发现,材料本身也会反过来启发你的想法。你尝试做装置,慢慢意识到,之前困扰你的不一定只是“这个东西长什么样”的问题,而是你心里有一些想说的东西,之前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材料、媒体,你会摸索出不同的创作路径。
第二届“艺海星辰”电影人艺术展《红毯与白盒子:电影与艺术的双向实验》展览现场,参展艺术家黄渤的展区
我以前的生活经历挺杂的:做过音乐,唱过歌、跳过舞,也开过工厂,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和人。这些经历里的很多元素,今天都可以被重新调动起来,和当下的情境产生对照和融合。有些概念适合通过音乐表达,有些更适合电影,有些则可以通过装置或其他形式去试一试。这对我来说是很有趣的事情。
人到了不同的年龄阶段,创作的想象和愿望也会变,可能以前你只想“完成一个角色”,今天你会更在意“完成一个整体的表达”。这也是我现在尝试跨界的一个原因。
第二届“艺海星辰”电影人艺术展《红毯与白盒子:电影与艺术的双向实验》展览现场,参展艺术家黄渤在调整自己的雕塑作品
肖戈:
这次展览中,“红毯”和“白盒子”被当作一组对置的隐喻:前者指向电影工业和明星机制,后者指向当代艺术的呈现价值评判与观看之道。在短视频盛行、快速消费成为主流的当下,您怎么看“红毯”和“白盒子”所代表的两种不同观看方式?我们还有没有可能引导观众慢下来、沉下来,去看一部长片、一件作品?
黄渤:
“红毯”和“白盒子”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本身就有很强的冲撞感。它们在形式、节奏甚至气质上都是相反的。“红毯”是向外的、展示的、闪耀的,是所有聚光灯朝你打过来的地方;“白盒子”则带着审视性,甚至有一点批判性——它是相对封闭、冷静的空间,会鼓励你保留怀疑和思考。
但也正因为如此,把这么多不同背景的创作者放进同一个空间里,这种冲撞就变得特别有意思。比如耿乐的作品,我以前没有在这样的语境里看过;还有像徐冰这样我非常敬重的艺术家,他们做的影像,与电影有很深的关联,但他们的出发点和工作方法又跟电影工业不完全一样。再加上我、邱炯炯这样有电影背景的人,大家的身份不同,却因为一个奖项和一个展览被连在一起,其中既有差异,也有某种“趋同”,我觉得这很值得玩味。
至于短视频时代的“快”和电影、美术馆的“慢”,我倒不觉得一定是谁取代谁。更多时候,是观众会自己去选择在什么时刻、以什么方式和一件作品相遇。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创造出那些值得他停下来的作品和场域——当一个人真的被触动的时候,他是愿意为这份触动多花一点时间的。
我这次带来的一件影像作品,就是从一个舞剧装置发展出来的,算是把“物”的精神内核,通过影像再延展出去的一种尝试。未来如果条件允许,也许还可以打破传统白盒子的边界,让影像和装置、绘画、行为在现场形成更复杂的关系,我觉得这都是可以继续探索的方向。
另外我还带来了一件雕塑,它和邱炯炯为《一出好戏》创作的那组人物海报形成了某种呼应——海报里的六个人物状态都很鲜明,我想尝试用立体的方式把那种“荒诞”和“变形”延续出来,带一点怪诞,也带一点幽默,让它们在同一个展场里继续“对话”。
肖戈:
“艺海星辰”作为一个具有孵化性质的创新平台,本身也处在摸索之中。您觉得它现在播下的这颗“种子”,未来有可能长成什么样?
黄渤:
电影节本身是一个“向外”的事件,它希望在这几天把更多目光吸引过来,形成更大的关注和讨论。而电影之外的一切——包括今天我们谈论的这些艺术尝试——其实都在把电影这个概念再往外推一点。
像“艺海星辰”这样的展览,无论是谈艺术本身,还是谈未来影像的可能形态,某种程度上都已经在慢慢渗透进电影内部了。比如近几年大家讨论很多的AI、VR、AR等新媒介,它们不仅改变了作品的形式,也在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体验方式。
去年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我们也做过一个关于影像与科技的展览,里面就涉及VR、AR等不同形式。这些东西一开始看着离电影很远,但慢慢你会发现,它们其实在改变观众的观看习惯,也在影响创作者的思考方式。多一些这样的视角和碰撞,它们会自己长出新的形态来。对电影节而言,这肯定是非常有益的补充,不只是“附属活动”,而是可能成为电影节未来的一部分。
肖戈:
这次参展者以中国艺术家、电影人为主,而电影本身又是高度国际化的媒介。您如何看待中国电影、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之间的交流?
黄渤:
我觉得,像我们这次做的展览,未来不必只局限在中国艺术家身上,也完全可以邀请更多国际创作者加入。电影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开放的艺术形式,它天然带着跨文化传播的属性。
这次金鸡没有设置国际单元,但这样的展览本身就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国际单元”。如果这次的尝试被证明是有意义、有活力的,将来完全可以把它做成一个更开放的平台,让更多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参与进来。
只要有更多优秀的创作者和高质量的项目进入,对电影本身、对本地观众和城市的文化生态,都会是好事。
肖戈:
最后一个问题,还是回到时间维度上。中国电影120年,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也已经四十多年了。如果请您对中国电影和中国当代艺术,各用一句话说一句“寄语”,您会怎么说?
黄渤:
对中国电影来说,我是从一个电影新人,一路走到今天,亲眼见证了这个行业在工业体系上的逐渐齐备、在社会关注度上的不断提升,也和大家一起经历过各种起伏和困难。120年,对电影来说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也是一段刚刚开始学会“自己讲故事”的时间。我希望我们能一起走向下一个120年,愿中国电影永远往前走。
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我最早只是观众,是一个被作品打动的人,现在慢慢开始参与其中。对我个人来说,希望这能成为对我创作的一种补充;从更大的层面,我也希望能看到更多真正打动人的作品,让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发出更响亮的声音,把属于这个时代、属于我们自己的表达带出去。
第二届“艺海星辰”电影人艺术展《红毯与白盒子:电影与艺术的双向实验》展览现场,从左至右:“艺海星辰”电影人艺术展项目发起人、出品人刘盈希,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导演、演员以及参展艺术家黄渤,凤凰艺术总编辑、副总裁、凤凰中心馆长、此次展览策展人肖戈,红顶当代艺术中心馆长、此次展览展览总监陈丹妮、博伊斯研究中心(中国)主任、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此次展览联合策展人乔纳斯·斯坦普(Jonas Stampe)
关于“艺海星辰”
电影人艺术展
作为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全年金鸡”系列活动之一,第二届“艺海星辰”电影人艺术展以“红毯与白盒子:电影与艺术的双向实验”为主题,策展人肖戈和乔纳斯·斯坦普特邀黄渤、邱炯炯、耿乐、徐冰、曹斐、杨福东六位来自电影与当代艺术领域的杰出电影人、艺术家参展,尝试打破电影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边界,搭建跨媒介对话的现场。
展览将于2025年11月11日至11月30日在厦门红顶当代艺术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开幕仪式将于11月14日下午举办。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1974004697@qq.com。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来源:凤凰艺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