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政府鼎力护航,红色学府深耕沃土,社会各界同心赋能,艺术载体让革命精神焕发新生。在陕北这片承载厚重革命记忆的土地上,以革命先辈李子洲为原型的红色题材作品,从话剧走向银幕,通过艺术传承与文化赋能,让红色火种绽放光芒,也为新时代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播提供了鲜活样本。
地方政府鼎力护航,红色学府深耕沃土,社会各界同心赋能,艺术载体让革命精神焕发新生。在陕北这片承载厚重革命记忆的土地上,以革命先辈李子洲为原型的红色题材作品,从话剧走向银幕,通过艺术传承与文化赋能,让红色火种绽放光芒,也为新时代思政教育与文化传播提供了鲜活样本。
两部话剧,陕北红色文化的创新实践
为深入挖掘陕北红色资源、生动诠释李子洲的革命精神,青年导演朱秋玥(现为榆林学院客座教授),在陕西省委组织部、宣传部、文旅厅、教工委,榆林市委宣传部,以及《当代陕西》杂志、榆林学院等多方的指导和支持下,先后创排《播火者》《李子洲在1929》两部红色话剧。《播火者》聚焦李子洲作为陕北革命根据地拓荒者的历程,融入陕北说书、信天游、秧歌等民间艺术,搭配交响乐,生动展现其革命赤诚;《李子洲在1929》通过倒叙、补叙和插叙等手法逐步揭示其内心的坚定信仰与道德追求。
两部话剧凭借深厚的思想内涵与精湛的艺术呈现,分别斩获2020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2021年国家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等荣誉,如今已被纳入榆林学院艺术系表演专业核心教材,成为陕北红色文化育人的典型成果。
话剧育人:沉浸式体验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
以红色话剧为纽带,陕北探索出沉浸式思政教育新路径。榆林学院将《播火者》《李子洲在1929》两部原创话剧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必修课”,让新生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熏陶中接受思政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为大学生涯筑牢思想根基。
在朱秋玥导演的“寓教于演”理念下,依托话剧排演、话剧片段重演、角色体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表演,在揣摩角色、演绎剧情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革命先辈的初心与使命与精神境界。这种从“被动观演”到“主动参演”的转变,让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与实效性,实现了红色精神的有效传递。
银幕新篇:子洲县鼎力护航电影《李子洲》全国上映
为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传播半径,让李子洲的英雄事迹被更多人熟知,在中共子洲县委、子洲县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与主导推动下,朱秋玥导演的电影《李子洲》将于11月22日登陆全国院线。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举措,子洲县在影片筹备、创作、制作的全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为作品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电影《李子洲》以更宏大的叙事视角、更细腻的镜头语言,全景式展现李子洲在陕北推行教育革命、组织武装斗争的光辉历程,生动刻画其在狱中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英雄形象。影片既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也是陕北红色文化育人的创新实践,更将助力陕北红色文化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国、影响更广受众,让子洲精神在新时代持续传递。
因一人聚合力,为一地传精神。这场由青年导演朱秋玥领衔聚力,地方政府、红色学府与社会各界同心践行,通过话剧到电影的艺术传承,让子洲精神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生。这种“挖掘—创作—育人—传播”的完整链条,为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承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式。
来源:焦点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