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30日晚,上海电影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该季度上海电影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01.6%;归母净利润8566.6万元,同比增长123.51%;扣非净利润7986.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679.37%。
10月30日晚,上海电影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该季度上海电影实现营业收入3.61亿元,同比增长101.6%;归母净利润8566.6万元,同比增长123.51%;扣非净利润7986.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679.37%。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电影营业收入7.23亿元,同比增长29.09%;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29.81%。
上海电影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长超过100倍,主要是受到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的推动。上海电影表示,报告期内《浪浪山小妖怪》内容与产投联动发展,带来了收入和利润增长。
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截至目前票房已超过17亿元,该成绩在今年暑期档影片中名列第二,仅次于《南京照相馆》;在2025年电影中票房排在前五名。同时,该影片成为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前五,观影人次前三。
《浪浪山小妖怪》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旗下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出品。
作为直接受益方,上海电影此前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始终坚持以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使命,以回报投资者为职责,继2023年推出现象级动画作品《中国奇谭》后,《浪浪山小妖怪》成为公司探索“内容投资+发行放映+IP运营”全链商业模式的范例。
在授权端,公司积极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加速内容影响力向消费力的转化,《浪浪山小妖怪》已与40余家知名企业达成合作,IP衍生产品SKU达800余个,覆盖多行业领域。
此外,公司与维魔科技共同打造的《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项目于9月20日全国启幕,登陆全国23个省市,57家商业综合体,开启“电影+XR”消费新场景全力推进《中国奇谭2》的制作及商业化运营,稳步构建“奇谭IP宇宙”的繁荣生态,确保内容与商业价值并举。
在IP运营方面,上海电影拥有《大闹天宫》《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天书奇谭》《中国奇谭》等覆盖全年龄段的经典IP。公司提到,相关IP具备深厚的情感认知和巨大的商业开发潜力。
衍生品大卖 电影公司拥抱ACG
今年以来,多家影视公司开始发展IP衍生品。例如除了上文提到的上海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衍生品,还有年初大爆的光线传媒哪吒系列IP。
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此前对外透露《哪吒2》的衍生品收入已确认超过100亿元,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纪录。并预测最终总销售额可能突破千亿元。
有第三方机构预测《浪浪山小妖怪》IP全产业链价值超过10亿元。公开数据显示,随《浪浪山的小妖怪》电影同期上新的授权衍生单品超400个。
但是,并非所有公司都已经拥有爆款动画电影,在一个电影IP还未打造成功前,企业是否有其他方式来提升衍生品收入?
万达电影对ACG(动画、漫画、游戏)的融入,则为行业提供了相应参考。10月份,万达电影在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现场,展示了多个领域的知名IP资源,除了电影IP,还包括了潮流插画IP以及热门游戏《恋与深空》《光与夜之恋》等。
更早之前,万达电影提出了“超级娱乐空间”概念,孵化超级IP,超级品牌,共建产业新生态。今年6月份,万达电影与《光与夜之恋》的联名主题活动则通过将电影文化和游戏IP深度融合,推出了SELFGALA红毯盛典等限定体验,吸引了超过40万玩家走进影院,消费客群购票转化率达30%。
北京电影学院国家电影智库常务副秘书长刘正山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电影公司通过与动画、漫画、游戏联动,可以实现多方面好处。一是通过电影IP衍生出游戏、手办、主题展览等产品,实现收入多元化。二是提高用户黏性,通过跨媒介叙事深度绑定核心粉丝,形成稳定消费的基本盘。
“虽然前景广阔但也充满挑战。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真正的IP内核统一,而非简单的授权。只有将电影、动画、游戏视为同一个世界观下的不同叙事载体,才能真正释放这些联动应有的潜力。”刘正山说道。
来源:扒圈皇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