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挤走情怀牌,《哪吒》压过《南京》——老炮儿的奖不好拿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14:07 1

摘要:2024-2025年度M榜把老炮儿和新人凑到一块,120组影里邵艺辉、刘昊然、陈丽君这些青年力量占了快一半,张艺谋、冯小刚这些老炮儿反而坐台下当观众。不是说老炮儿不重要,是新人的势头太猛——邵艺辉凭《爱情神话》拿了去年的最佳编剧,刘昊然靠《志愿军:存亡之战》圈

120组影人挤去宜昌,张艺谋冯小刚坐台下,新人占了一半——M榜的“新旧局”,到底谁在抢C位?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4-2025年度M榜把老炮儿和新人凑到一块,120组影里邵艺辉、刘昊然、陈丽君这些青年力量占了快一半,张艺谋、冯小刚这些老炮儿反而坐台下当观众。不是说老炮儿不重要,是新人的势头太猛——邵艺辉凭《爱情神话》拿了去年的最佳编剧,刘昊然靠《志愿军:存亡之战》圈了一波“演技粉”,陈丽君的《莲花楼》刚播完热度还没散,这些新人的作品票房和口碑都压过了不少老炮儿的新作。比如《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破了50亿,比冯小刚的《南京照相馆》多了20亿,观众买账的是新人的“新鲜劲儿”,老炮儿的“情怀牌”已经不好使了。

之前M榜评选总被说“偏向老炮儿”,比如2023年张艺谋拿了最佳导演,有人说“还是老一套”。这次改了规则,用“大数据+专业推选+观众推选”,就是想堵上这些嘴。大数据不会说谎,《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评分、讨论量都在那,就算老炮儿想护着自己人,数据也不答应。比如《浪浪山小妖怪》这种动画短片,要是放在以前,根本没机会进M榜,但这次靠大数据挤进去了,就是因为年轻人喜欢——现在电影圈的观众主力是95后、00后,他们不想看老炮儿的“苦情戏”,想看的是“能共情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炮儿们也不傻,张艺谋连续四届拿M榜荣誉,这次还来,不是为了再拿个奖,是为了给新人“撑场子”。2021年贾玲凭《你好,李焕英》拿最佳导演的时候,张艺谋坐在台下鼓掌,拍得比谁都响——老炮儿心里清楚,自己的时代过去了,新人才能让电影圈活起来。比如冯小刚,这次当推委会主席,没摆“老大哥”的谱,反而说“新人的想法比我们多,该让他们露脸”。老炮儿的“让位”不是输,是懂了“电影圈的蛋糕,得分给新人吃”。

新人也没辜负这份“让位”,邵艺辉在朋友圈说“能和张艺谋同台,比拿奖还开心”,刘昊然接受采访时说“想向老炮儿学怎么拍好故事”。他们没想着“取代”老炮儿,而是想着“站在老炮儿的肩膀上”。比如《小小的我》这种儿童电影,要是放在以前,肯定没人关注,但这次靠新人导演的“细腻”,让观众哭了一片——新人的“优势”就是“敢试”,敢拍老炮儿不敢拍的题材,敢用老炮儿不敢用的手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表演嘉宾里的流量明星也不是“凑数”的,刘雨昕、欧阳娜娜、张杰这些人,粉丝都是年轻人,他们来表演,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看M榜。比如刘雨昕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主题曲,粉丝们在直播间刷“我去看电影了”,这就是流量的“作用”——M榜想让电影圈“破圈”,就得靠年轻人的关注。老炮儿的“情怀”吸引不了年轻人,新人的“流量”能。

就像2022年M榜,易烊千玺拿了最佳男演员,当时有人说“流量大于演技”,但后来《奇迹·笨小孩》证明了他的演技——现在的新人,不是“靠脸吃饭”,是“靠作品吃饭”。比如丁程鑫,这次来M榜,是因为《抓娃娃》的票房不错,他的演技被观众认可了,不是因为他是“流量明星”。新人的“流量”是“作品带起来的”,不是“炒出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炮儿和新人的“同台”,不是“战争”,是“传承”。张艺谋说过“电影是年轻人的”,这次M榜把新人放在前面,就是想让这句话变成现实。比如《比如父子》《爆水管》这些新片,都是新人导演的作品,要是放在以前,根本没机会在M榜亮相,但这次能来,就是因为“传承”——老炮儿把经验传给新人,新人把新想法带给电影圈,这样电影圈才能越走越远。

120组影人挤在宜昌的舞台上,老炮儿坐台下,新人站台上,M榜的“新旧局”,其实是“电影圈的未来”——老炮儿的“过去”很精彩,但新人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张艺谋冯小刚坐台下,邵艺辉刘昊然站台上,M榜这出“新旧同台”,其实是在告诉大家:电影圈的主角,该换新人了。

老炮儿的“情怀”已经翻篇,新人的“新鲜”正在上场,M榜把新旧凑一块,不是为了搞事情,是为了让电影圈“活”起来——下一届M榜,说不定新人就把老炮儿的位置占了。

来源:世界之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