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几十年来,科幻电影总能用各种不可思议的科技勾起我们的向往。谁没幻想过驾驶战斗机穿越小行星带,或是开着飞行汽车躲过城市堵车呢?可镜头里那些未来感十足的设计,从科学和逻辑角度看,往往藏着让人哭笑不得的漏洞。
反常识电影:7种最离谱的科幻交通工具
几十年来,科幻电影总能用各种不可思议的科技勾起我们的向往。谁没幻想过驾驶战斗机穿越小行星带,或是开着飞行汽车躲过城市堵车呢?可镜头里那些未来感十足的设计,从科学和逻辑角度看,往往藏着让人哭笑不得的漏洞。
《第五元素》《银翼杀手》里那种飞行汽车,是很多人的梦想,可现实会给它泼一盆冷水。
就算解决了地面堵车,也会把混乱搬到天上。最关键的问题是安全:在地面上,80公里时速的事故就可能致命,到了天上,任何故障或碰撞,都会导致残骸和人员坠向城市,妥妥的灾难。
既要满足地面行驶的坚固标准,又要兼顾飞行所需的轻量化,这对工程师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外露的螺旋桨或叶片会威胁行人安全,而且驾驶这种车,得同时具备飞行员和司机的技能。
要是没有超复杂的3D自动导航系统,城市空中交通很快就会乱成一锅粥,只要天气不好,整个交通系统都会瘫痪。
《星球大战》中TIE战斗机那令人胆寒的离子引擎轰鸣声,每个星战迷都耳熟能详。可这唬人的外表下藏着什么?
你不妨代入一下飞行员的视角:你被关在一个狭小的球形驾驶舱里,空间刚够容纳你和仪表盘。巨大的侧置太阳能板几乎挡死了所有视野,至于护盾、完整的生命维持系统这类“奢侈品”,设计师压根没考虑过,你的小命全靠身上的飞行服撑着。
这战斗机的设计简直离谱。
机动引擎的布局糟到极点,电影里那些高难度飞行动作,在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实现。要是进入大气层,那巨大的垂直“机翼”会直接把飞船变成失控的陀螺。
帝国为啥要造这么个失败品?答案简单又残酷:帝国的理念里,飞行员就是消耗品,换掉比保护起来更便宜。
要么就是在那遥远的银河系,物理法则跟我们这儿不一样。
《黑客帝国》里锡安守卫者的战斗机甲,看着挺唬人,可一上战场就露馅。
APU最大的谜之设计,就是完全没做任何防护。飞行员坐在露天驾驶舱里——这拍出来是够酷,但面对机械章鱼的锋利触须,简直就是毫无遮掩的活靶子。
麻烦还不止这一点。
武器挂载系统完全暴露在外,备用弹夹还挂在机身背面。要是在战斗中需要换弹,技术人员得冒着敌人的炮火冲过去。
这些设计加在一起,让APU成了电影里最糟糕的战斗装备之一。
有些粉丝甚至脑洞出一个黑暗理论:说不定有人故意给人类塞这种低效武器,因为他们早就知道,每一个版本的锡安最终都会被毁灭。
丹尼斯·维伦纽瓦版《沙丘》里的扑翼机,长得像蜻蜓,确实好看。可惜,这设计完全违背物理法则。
要让这么个机器飞起来,扑动的翅膀得有惊人的速度,还得消耗巨大的能量。别说现在的电池,就算是未来的电池,也撑不住,光是电池重量就够拖垮它了。
更别说,翅膀的材料得承受数百万次的循环应力冲击,以所需的尺寸而言,这种材料不大可能存在。
电影里还搞了上下双层翅膀,这就更没物理常识了:上层翅膀产生的气流会直接打乱下层的气流,根本没法用。
要让这种技术实现,除非有个重力和大气密度完全不同的星球。
工程师估算过,要是在地球上造一台能飞的扑翼机,成本大概要500万亿美元,这还得是在能解决所有技术难题的前提下。
《星球大战》中,帝国的巨型步行机,与其说是实战武器,不如说更像心理威慑工具。
它的模样确实让人害怕,可实用性实在让人怀疑。这些庞然大物移动起来慢得离谱,那长长的腿,只要有根绳子、脑子没进水,谁都能把它当成绝佳靶子。机身的侧翼和尾部更是毫无防护。
之所以要搞这么高的支撑腿,是因为AT-AT太重,反重力系统根本托不动。可这么一来,重心全往上移,整个结构极不稳定。
在霍斯星球平坦的冰原上,它们看着还挺威风;一进丛林,缺点就全暴露了。就连恩多星球上伊沃克人用圆木做的简易陷阱,都能把它们搞垮。
要是换成履带式或者悬浮平台,步行机实用性会高得多,但那样就无法产生令人压抑的视觉效果了。
《回到未来》三部曲里那台标志性的时光机,有个让人头疼的毛病:总在最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第一部里,它在被闪电击中前突然熄火,刚回到1985年,又出了故障。仿佛只要情况一紧急,这台德罗宁就非要歇口气不可。
可这里头有个门道:问题不在引擎本身。原车的标准引擎动力太弱,根本没法加速到88英里/小时,必须大幅改装。
影片中所谓的“故障”,实则是时空逻辑的副作用——可能是附近其他时空通道的干扰,或是时空电路的故障。在闪电击中后,时间管理微芯片被摧毁,而合适的零件直到数十年后才被发明出来。随着每次时空跳跃,系统错误不断累积,导致机器越来越不稳定和难以预测。
《阿凡达》里的AMP战甲,看着挺威风,可设计上简直是在“自杀”。巨大的玻璃驾驶舱完全挡不住纳美人的箭矢,轻易就能被击穿。
这个奇怪的设计,原因其实很简单:哈利路亚山周围有强大的磁场,几乎所有精密电子设备(包括雷达和摄像头)都会失灵,所以飞行员必须要直接观察外界。
并且,这种机甲原本就不是为战斗设计的,而是用于建筑工作的重型工程机械。
这就能解释为啥它有灵活的机械臂、外露的关节,连涂装都是工业风。几乎所有电子元件都得从地球或者轨道上的小型工厂运过来。因为在潘多拉星球表面,根本造不出复杂的军用设备。
最后,人类只能凑合用手头的东西,把加装了装甲的工程车派上了战场。
来源:自然de聆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