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部票房扑街却封神的电影

快播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6:47 1

摘要:2019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成了影史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全球票房将近28亿美元。但并非所有好电影都有这样的好运:有些电影因为各种原因,票房低到连制作成本都收不回来。不过通常来说,时间会给出公正的评判——那些起初未被认可的电影,终会获得“邪典经典

2019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成了影史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全球票房将近28亿美元。但并非所有好电影都有这样的好运:有些电影因为各种原因,票房低到连制作成本都收不回来。不过通常来说,时间会给出公正的评判——那些起初未被认可的电影,终会获得“邪典经典”的地位。

每一部优秀的电影迟早都会得到应有的认可,即便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年时间。

《穆赫兰道》或许是大卫·林奇本人,乃至整个电影史上最具分量的作品之一——如今没人会质疑它的邪典地位,可当年它在影院也没能成为票房黑马:北美本土票房连制作成本的一半都没到。

不过,失利的原因也很好理解:这类电影的内涵,有时就算看第二遍都很难吃透,自然不太适合在大银幕上放映。

但公平地说,多亏了全球观众走进影院,这部电影的总票房最终还是比成本多了500多万美元。对这样一部非常规的电影来说,这个成绩已经相当不错了。

《神枪手之死》是个典型例子,即便有顶级巨星参演,也没法保证票房成功。

这部根据罗恩·汉森同名小说改编的西部片,制作成本花了3000万美元,可票房只收回了一半。

不过和往常一样,影评人倒是很喜欢这部片子,和影院观众形成了鲜明对比。布拉德·皮特还凭借片中角色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但也是这些影评人揭开了票房失利的原因:有人指出,影片的问题在于过长的时长、缓慢的节奏,以及叙事上有些拖沓。

《肖申克的救赎》从一开始就命运多舛:它上映时,前后脚赶上了《阿甘正传》(顺带提一句,安迪·杜佛兰这个角色原本邀请了汤姆·汉克斯,但他拒绝了)和昆汀的《低俗小说》,这两部电影几乎抢走了影院观众所有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还有人将票房失利归咎于它复杂的片名——蒂姆·罗宾斯曾提到,多年后仍有人找他致谢,却记不起这部电影的名字。

不过,电影圈的人倒是一眼就看中了这部作品,和普通观众不同,弗兰克·德拉邦特的这部片子获得了7项奥斯卡提名,虽说最终颗粒无收。但正是这些提名让公众注意到了这部监狱题材剧情片,后续的重映也帮主创团队收回了制作成本。

如今,《肖申克的救赎》稳居各大电影榜单前十,连向来不怎么认可自己作品改编电影的斯蒂芬·金,都认为这部片子是改编自己小说的最佳作品之一。

《性本恶》改编自邪典作家托马斯·品钦的同名小说,它本拥有成为票房黑马的所有条件:导演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主角由华金·菲尼克斯饰演,乔什·布洛林饰演的暴躁警探也十分出彩。

但对影院观众来说,这部电影实在太复杂了。要在《性本恶》的多条叙事线里绕晕,比跟上剧情容易多了。

最终,2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只收回了1400万。

2016年,影评人将《性本恶》列为“21世纪最佳电影”之一,在百部影片榜单中排名第75位。

虽然《母亲!》的全球票房比制作成本多了1400万美元,但在北美本土票房却遭遇滑铁卢,只收回了不到一半的成本。

在一篇关于达伦·阿罗诺夫斯基这部电影的影评里,有这样一句话:“影片的结局像博斯的画作——满是混乱,却毫无意义。”

总的来说,影评人的评价分歧很大:有人高度认可影片的寓言式叙事和演员表现,也有人说:“我都不忍心称《母亲!》是‘年度最差电影’,‘21世纪最差电影’才更适合它。”

不过,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詹妮弗·劳伦斯的表演至少非常出色。

尽管这部电影得到了影评人的热烈好评,却没能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认为,原因可能在于影片时长过长(《银翼杀手2049》将近3小时),也可能是宣传时把它包装成了一部节奏快、动作场面密集的电影,但来看的观众却发现,这是个节奏舒缓、甚至有些拖沓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菲利普·K·迪克作品的首次改编电影(《银翼杀手》第一部,哈里森·福特主演),当年也同样票房扑街,如今却当之无愧地成了邪典经典。

2011年上映的体育题材剧情片《勇士》,由汤姆·哈迪主演,无论是北美本土还是全球票房,都没能收回2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

原因可能在于,如今这类题材的电影,只有请到顶级巨星主演,才有可能吸引大量观众,而哈迪在影片上映时,还没成为这样的巨星。

不过观众很喜欢这部片子,其评分(8.9 分)甚至高于同类型经典《洛奇》(8.8 分)。

吉姆·贾木许很擅长拍出真正独特又有吸引力的电影。由蒂尔达·斯文顿和汤姆·希德勒斯顿主演的《唯爱永生》也不例外。

贾木许自己把这部片子描述为“一个隐秘的吸血鬼爱情故事”。

尽管影评人和观众都对这部片子评价很高,演员阵容也很豪华,但全球票房只比制作成本多了60万美元。不过话说回来,票房成功从来都不是贾木许的首要目标。

两度奥斯卡得主阿方索·卡隆(他还拍过著名的《地心引力》),擅长打造真正有冲击力、能抓住人心的电影,《人类之子》就是如此。

这部科幻哲学寓言,讲述了一个人类因大规模不孕而走向末路的未来故事,成了全球影评人的挚爱,票房却遭遇滑铁卢:76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只收回了7000万。

但时间终究给出了公正的评判,如今这部曾3次获得奥斯卡提名(虽未获奖)的电影,已被列入“21世纪最佳电影”榜单。

《死亡幻觉》由25岁的导演理查德·凯利执导,在北美本土票房遭遇了惨败——45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最终只收回了51.7万美元。

失利的原因可能在于,影片最初只在58家影院上映,这样的排片量很难拿到高票房。不过,首映日期或许也是个关键因素:这部剧情里包含“飞机坠落到房屋”情节的电影,上映时间是2001年10月1日,距离“9·11”事件仅一个月。

但在影片发行DVD后,成功很快就来了:DVD销量非常火爆,最终总票房比制作成本多了整整300万美元。

很难说《云图》的票房扑街有多“惨烈”——凭借全球观众支持,它总票房近 1.3 亿美元,而制作成本介于1亿至1.47亿美元之间。

但这部电影的北美本土票房却让人大失所望,只给主创团队带来了2700多万美元的收入。大概率来说,“票房失利”的原因还是出在时长上:《云图》将近3小时,这让叙事显得复杂又拖沓。

顺带提一句,尽管影片首映后获得了10分钟的起立鼓掌,但影评人和观众对它的评价却相当两极——有赞不绝口的,也有差评如潮的。

来源:自然de聆听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