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期间,北京曲剧《箭杆河边》因不是京剧未参加会演,但因其符合北京市委“写北京、演北京、唱北京”的要求,且具有北京地方剧种演北京故事的特点,于是决定由北京的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摄成电影。
《箭杆河边》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64年摄制,许珂、马尔路执导,李宝岩、魏喜奎、佟大方等主演。
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期间,北京曲剧《箭杆河边》因不是京剧未参加会演,但因其符合北京市委“写北京、演北京、唱北京”的要求,且具有北京地方剧种演北京故事的特点,于是决定由北京的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摄成电影。
电影根据刘厚明的同名曲剧改编,由北京曲艺团曲剧队演出。拍摄时以舞台演出本为基础进行改编,呈现了1962年麦收时节,地主佟善田暗中散布谣言,饲养员庆奎等与他斗争,最终查明其罪行的故事。
影片拍摄完成后,在审查时上级提出不能突出妇女主任佟玉芳,不能把贫协主席老庆奎压过去,所以原有的很多镜头被剪掉,魏喜奎饰演的玉芳的精彩唱段也被大大缩减。公映版与完整版在内容上有较大差异,如去掉了介绍人物的片头【数唱】,精简或删掉了一些曲牌和场次等。
主演李宝岩、魏喜奎、佟大方等都是当时的优秀演员,他们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将角色刻画得生动鲜活。例如佟大方通过细腻的表演,把地主佟善田的狡猾、阴险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对这个反面角色印象深刻。
影片中的演员们大多有着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他们将舞台表演的技巧与电影表演的特点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精彩的演出。例如,饰演二赖子的王凤朝是著名的鼓师,国家京剧院一级鼓师,他在影片中通过生动的表演,将二赖子这个游手好闲但本质不坏的角色刻画得十分鲜活。
影片讲述了特殊年代发生在京郊的故事,箭杆河是京郊的一条真实河流,电影以其为背景,展现了当时农村的社会风貌和阶级斗争情况,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
来源:陇东漫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