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港片这几十年,从百花齐放、火遍两岸三地,一直到现在进入 “低谷”时期,可以说经历了大风大浪。时代的变迁不仅体现在经济的进步上,同时在电影行业中,拍摄方式、拍摄技巧等都有了更新迭代的进步。
港片这几十年,从百花齐放、火遍两岸三地,一直到现在进入 “低谷”时期,可以说经历了大风大浪。时代的变迁不仅体现在经济的进步上,同时在电影行业中,拍摄方式、拍摄技巧等都有了更新迭代的进步。
当年的胶卷金贵得很,一开机就是真金白银在烧,哪敢随便试?导演、演员、剧组所有人,都得在开机前把戏排得滚瓜烂熟,各部门都要很好的协同排演好。现在不一样了,数字时代,摄像机可以随时记录和停止,有时候演员临场的一个反应、一句即兴的台词,反而能拍出惊喜来,这就是技术进步的好处。当然,新设备、新手法出来,肯定需要适应。当年刚换数字机的时候,灯光、收音都得调,可那时候拍戏跟打仗似的,一部接一部哪有时间慢慢磨合。问题来了就解决,硬着头皮也得跟上!
我还记得早年拍枪战戏的时候,现场 “砰砰” 响,火花四溅,可胶片拍出来却什么都没有了。剧组上下为了输出更好的效果,一起琢磨试角度、调灯光、换道具,磨个几次后才拍出想要的那种张力。那时候拍戏,哪有什么现成的模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靠的就是一股拼劲。
现在总有人问我:“龙哥,当年那些题材,现在还能拍不?” 我直接就说:“不行!” 为啥会这样呢?当年香港没现在审查制度这么严谨,很多片子也不是奔着戏院去的,就是影碟、DVD 市场,题材可以放开了来。但香港回归后不一样了,内地这么大的市场,想要放映就得守规矩,审查是必须的,我觉得这很合理。
电影这东西,不是拍给自己看的,它能影响人的想法、引导人的观念,国家怎么可能让你随便拍、随便放?真要是没了规矩,什么都敢拍,那不就乱套了?所以现在选题材就需要小心再小心,得符合主流价值观,让观众看了有正向的感受,这是很现实的事。你想不想吃内地市场这块饼?想吃多少呢?
当然,也有人选择不碰内地市场,就守着香港那点地盘,或者拍完直接拿去海外,那是他们的选择。但大家都知道,内地市场那么大的体量摆在那里,都心知肚明。港片的辉煌不是靠闭门造车来的,现在时代变了,规矩变了,我们这些从业者也需要跟着变、跟着学,才能让港片重塑辉煌!
来源:先宠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