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发现,快十年过去了,当有人在旁边问起“马什么梅”的时候,我们还是会下意识地接上一句“什么冬梅啊?
你有没有发现,快十年过去了,当有人在旁边问起“马什么梅”的时候,我们还是会下意识地接上一句“什么冬梅啊?
”。
这部电影就像长在了我们的笑点上,里面的台词和画面,早就成了我们聊天时信手拈来的表情包和段子。
它不只是一部电影,更像一个老朋友,隔三差五就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冒个泡。
一切都从一场让人尴尬到脚趾抠地的婚礼开始。
夏洛,一个生活里的失败者,喝得酩酊大醉,在初恋女神的婚礼上大闹了一场。
他把自己所有的不如意、不甘心,都归咎于当初没能抓住的爱情和错过的机会。
然后在洗手间的马桶上,他做了一个回到过去的美梦。
这个开头太狠了,它没有给你任何缓冲,直接就把一个中年男人的狼狈和不堪撕开,让你看着。
我想,很多人之所以一下子就被拽进了故事里,是因为在夏洛身上,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的一点影子,那种对现状不满,又对过去充满幻想的纠结。
当夏洛真的回到了1997年的课堂,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过去抱住年轻时的秋雅,然后暴揍了一顿老师。
这简直就是把我们每个人学生时代敢想不敢干的事,全都替我们干了一遍。
他凭着“先知”的优势,把后来会火的歌一首首“创作”出来,从一个校园混子摇身一变,成了万众瞩目的大明星。
他追到了心心念念的校花秋雅,住上了豪宅,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这一切看起来爽极了,就像一部完美的逆袭剧本。
电影里的笑点就像撒豆子一样,一个接一个,密集到让你喘不过气。
从夏洛跟大爷的对话,到他妈总是在关键时刻的出现,三十多个精心设计的包袱,每一个都踩在了观众的笑穴上。
开心麻花团队常年扎根话剧舞台,他们太懂得如何去打磨一个笑话,让它在最恰当的时机爆开。
可笑着笑着,你就会发现味道不对了。
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白月光秋雅,在得到之后,似乎也失去了光环,她的爱里掺杂了太多的算计和欲望。
而那个曾经被夏洛嫌弃、只会做一碗茴香面的马冬梅,却在他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守护着他的一切。
当功成名就的夏洛发现自己染上了重病,身边的人都想着如何分割他的财产时,他才恍然大悟。
那场梦最戳人心窝子的一幕,是他疯了似的跑去找马冬梅,却发现她已经嫁给了那个傻乎乎的大春。
在那个简陋的小屋里,大春给他下了一碗马冬梅亲手做的茴香面,夏洛吃得泣不成声。
那一刻,他失去的不是名利,不是地位,而是那个无论他多落魄,都会奋不顾身爱他的女人。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于未完成事件的记忆,要比已完成事件的记忆深刻得多。
夏洛对秋雅的执念,就是这种效应的体现。
他穷其一生,都在为年少时的“未完成”而耿耿于怀。
可当他真的完成了这个心愿,才发现那份执念早已在岁月中变了质。
这部电影最厉害的地方,就是用一个喜剧的外壳,包裹了一个无比悲伤又现实的内核:我们拼命追逐的,往往是镜花水月;而我们肆意挥霍的,恰恰是最宝贵的财富。
这部作品在2015年上映时,直接席卷了超过十四亿的票房,在当年的国产影片里牢牢占据了前三的位置。
在豆瓣上,至今它还以7.8分的高分,稳居国产喜剧片榜单的前列。
这不光是市场的胜利,更是观众用脚投票的结果。
它证明了一部好喜剧,绝不仅仅是让你笑一笑就完了,它得有能让你回味的东西。
沈腾也凭借夏洛这个角色,拿到了澳门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他的表演让一个不讨喜的角色变得既可笑又可怜,充满了层次感。
这部电影的巨大成功,也为开心麻花后续的《西虹市首富》、《独行月球》等作品铺平了道路,开创了将成熟话剧IP搬上大银幕的黄金模式。
时间的指针拨到今天,夏洛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就在2023年年底,原班制作团队带着舞台剧版的《夏洛特烦恼》开启了新一轮的全国巡演。
在北京、上海等二十多个城市,剧场的上座率持续超过九成,火爆程度不减当年。
这说明,即便故事我们已经烂熟于心,但大家还是愿意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剧场,去重温那场梦。
据说新版的舞台剧在保留电影所有经典桥段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超过15%的全新内容,让人物的故事线变得更加丰满。
这就像给一个老朋友的故事,续写了新的篇章,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一个好的IP,它的生命力是能够跨越时间和媒介的。
说到底,夏洛的这场梦,何尝不是我们每个普通人的梦?
我们总觉得,如果当初换一个选择,人生会不会截然不同。
可电影用一个荒诞的故事告诉我们,幸福从来不在远方,它就在你身边,在那一碗热气腾腾的茴香面里,在那个愿意为你跟人打架的傻姑娘身上,在你一睁眼就能看到的、实实在在的当下。
也许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回到过去的能力,而是在每个醒来的清晨,紧紧抱住身边的人。
来源:樱子电影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