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俗的故事,艳丽的女星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04 06:13 3

摘要:《大闹广昌隆》叙述的故事,颇为「艳俗」,如旧时小报上的「奇闻异事」,并采用「戏中戏」的模式,叙述「两女争一男」的痴怨情仇。故事模式很像《胭脂扣》,女主角去世后,阴魂不散,借用他人之口,讲述她生前的虐恋。

《大闹广昌隆》,上映于1993年,导演为陈果。

《大闹广昌隆》叙述的故事,颇为「艳俗」,如旧时小报上的「奇闻异事」,并采用「戏中戏」的模式,叙述「两女争一男」的痴怨情仇。故事模式很像《胭脂扣》,女主角去世后,阴魂不散,借用他人之口,讲述她生前的虐恋。

只是,《大闹广昌隆》,两条故事线并进,所述故事并无多少新意,如此两线并进,我猜想,大概是主线故事太过平淡,只得用「副线」——所谓「人鬼情未了」的叙事,以「奇情」、「恐怖悬疑」支撑全片,以及日本艳星青山知可子的美色吸引观众眼球,或许,诸多观众欣赏这部电影,也只是为了青山知可子

如果你是为此,请看无删减版,网络平台版本,大概少了3分钟时长。

《大闹广昌隆》的主线故事非常简单。

女主角名为方茵,是一个富家女,从南洋来到香港,继承广昌隆饭店。按照俗套法则,富家女的弊病,就是喜欢「街溜子」。

方茵在广昌隆偶遇吴大维饰演的马光燊,他虽然是一个条子,但也是个情场浪子。天真烂漫的富家女,很快就在浪子的怀抱中沦陷。

二人结婚后,马光燊依然流连于情场。某次,马光燊偷情,被方茵撞见,马光燊的情人失手错杀方茵。

方茵去世后,因为依然想念马光燊,而成为孤魂野鬼,寄居在一把雨伞之中。

之后,这把雨伞被男二郑明宝捡拾,郑明宝是一个电台主播,他将方茵的故事,以鬼故事的形式,在电台中播放,大受欢迎。

主线剧情大致如此,非常老套,《大闹广昌隆》中,对男性、女性的认知也可谓老套、刻板

女主角方茵,是无可救药的恋爱脑,婚前,她明知马光燊风流,却依然义无反顾地嫁给马光燊。令方茵决定嫁给马光燊的细节值得玩味儿,马光燊的情妇来找马光燊,马光燊将情妇轰走,马光燊此举,令方茵大受感动,她从中体验到一种“胜利者的快感”——是,马光燊的女人很多,但我是她最爱的一个。

我不知道,女性是否真的存在这种“变态的心理”。

青山知可子所饰演的情妇,其实也是“怨女”,我本以为,她只是风尘浪女,与马光燊,不过是逢场作戏,没想到,她也动了真情。她在得知方茵化为鬼魂回来之后,她所想所为是,再杀方茵一次,继续独占马光燊。

男主角马光燊,十足的花瓶,形象也非常单薄。他的行为举止,如无知孩童一般,一会儿爱这个,一会儿爱那个,一会儿又说,为什么我不能两个都要?

总之,主创团队,对男女两性都有偏执的认知,在他们笔下,女性皆为痴傻,男性皆是浪荡。我之后查阅主创团队构成,发现,编剧中有“张小娴”,这就不奇怪了,怨女笔下,都是疯子。

离谱的三人,痴痴缠缠,最终,一枪三命,同归于尽。

我不知道,这世界是否真存在如此愚蠢的“痴情女”,为了一个“渣男”,值得吗?渣男的确可恨,但为了渣男要死要活的痴女,是否同样可憎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看《大闹广昌隆》,只觉得荒诞、离奇,主创似乎“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样的三角恋,看似荡气回肠,其实不过是一盆“狗血”,何来哀怨绝美之说?

能够流传的爱情故事,我想,大多还是纯真、热烈的爱情故事,如此狗血的虐恋,除了满足人类八卦之心,还有何用呢?

以上,就说这些吧,我是桃花岛浪人,全文完。

来源:星光乐无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