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3日,由松太加执导、杜庆春监制,陈坤、王砚辉、刘敏涛领衔主演的电影《旁观者》在青海西宁举行“他乡的故事,故乡的解读”专场点映。影片延续了导演松太加一贯的情感深度和美学特点,是藏地电影人在更宽广语境下的一次重要创作突破。
10月23日,由松太加执导、杜庆春监制,陈坤、王砚辉、刘敏涛领衔主演的电影《旁观者》在青海西宁举行“他乡的故事,故乡的解读”专场点映。影片延续了导演松太加一贯的情感深度和美学特点,是藏地电影人在更宽广语境下的一次重要创作突破。
【电影《旁观者》西宁点映场活动现场 王雯静摄】
电影《旁观者》讲述了离家十六年的陈家辉(陈坤饰),因父亲病危重返家乡,在与哥哥姐姐重聚后,逐步发现父亲尘封多年的情感秘密。本片聚焦于“沉默的父爱”与“代际隔阂”,展现出一个普通中国家庭修复亲情裂痕的过程,以多棱镜般的视角撬动真相的裂缝。影片主演陈坤、刘敏涛、王砚辉在片中以极具张力的表演,精准诠释中式家庭成员间“欲言又止”的情感状态,引发观众关于亲情的深刻思考。
“真正的旁观者,是那些不敢直面情感的人”。这句话不仅是影片的核心命题,也是松太加导演本次创作转型的起点。松太加以《阿拉姜色》《河》等作品享誉国内外,其作品常以藏地文化为背景,探讨信仰、家庭与个体心灵的交织。《旁观者》虽然脱离了藏地语境,将镜头对准更广泛的中式家庭结构,但保留了藏地电影特有的情感语法,在冷峻的色调中透出温情,营造出一种“情感悬置”的氛围,让观众在不确定与猜测中逐步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这种处理方式,与松太加导演此前作品中对信仰与亲情的隐喻式表达一脉相承,体现出藏地电影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魅力。
松太加与观众对谈时表示,影片中的情感内核源于他对“家庭”这一永恒命题的长期关注,希望能够用普世化的情感表达为藏地电影美学找到跨地域通用的观众心理接口,让这部影片进入更广阔的社会语境。
来源:光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