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下一个台风》正在影院热映,主角之一的阿汐是个失语的渔村女孩,她背负着沉重的秘密,习惯把眼睛藏在乱糟糟的头发后,她孤独、细腻、敏感、沉默,是村里人眼里的异类……
电影《下一个台风》正在影院热映,主角之一的阿汐是个失语的渔村女孩,她背负着沉重的秘密,习惯把眼睛藏在乱糟糟的头发后,她孤独、细腻、敏感、沉默,是村里人眼里的异类……
她的饰演者是张伟丽。显然,这样的张伟丽,大家并不熟悉。
大家熟悉的,是那个在八角笼中腾挪转移,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斗志满满霸气十足,在胜利后振臂高呼“我叫张伟丽,我来自中国,记住我”的UFC(终极格斗冠军赛)世界冠军。
从运动员到演员,从八角笼中到电影片场,张伟丽以一种意外而惊喜的方式刷新着大众对她的印象,她也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年度新人荣誉”。
在央视新闻的专访里,她把这次电影初体验视为一次“尝试”。事实上,在经历了职业生涯的起伏,以及一段时间的内耗后,“试试”成了她的某种生活哲学,她说,“人生有时候就是一种体验,行不行试了就知道了,你不试是没有答案的。”
在她看来,试试的结果无非两种:你没有成功,但因为“你把自己全部抛出去了”,所以也没有遗憾;你成功了,做到了一些自己觉得完不成的事,你收获了自我成长,并且会越来越自信。
“自信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她说。
01
融入,忘掉张伟丽
刚收到电影《下一个台风》的出演邀请时,张伟丽的想法是,我不行。
她的顾虑是多方面的。主观上,她觉得自己是运动员,从没受过表演训练,阿汐又是个难度不小的角色;客观上,UFC300比赛在即,同时准备电影和比赛,能否兼顾是个问题。
但她想了一下,又觉得,为什么不行呢?我都没有试。
△张伟丽在电影里饰演阿汐
和导演李玉在广州见了一面后,张伟丽决定试试。
那次见面是从紧张的广告拍摄里挤出来的,时间是2024年2月。李玉带她做了一些“融入”。所谓融入,可以理解为一个激发潜能,引导演员进入角色的过程。在张伟丽看来,有点像做游戏,“她会看我的一些反应,还会让我去想象一些场景。”
结果皆大欢喜,李玉再次确信张伟丽就是她想要的阿汐,而张伟丽也在这个过程中打消了顾虑。
见完导演,张伟丽直接飞去美国备战。2个月后,她有一场重要的比赛。
2024年4月14日,备受瞩目的UFC300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两位中国选手张伟丽和闫晓楠进行了一场UFC女子草量级的王者之战。最终张伟丽经一致判定战胜闫晓楠,卫冕女子草量级金腰带。
赢下比赛的次日,张伟丽回到国内,在和家人吃了一顿饭后,她直接进了组。
进组前的这两个月里,张伟丽忙着备战,但并没有彻底离开阿汐。她每周有一天休息,一般是周日,休息这天,她会和导演聊两个小时,做一些线上的融入。后来,也保持和张子枫等其他主创每周一“见”的频率。
而在进组后,她终于能以角色的身份,和阿汐完全融为一体。
成为阿汐最大的挑战是什么?面对这个问题,她诚实地说,“其实我觉得还好,最困难的可能就是刚开始接的时候挣扎了一下。”
对一个几乎没有表演技巧的人来说,这个答案有点意外,却又不难理解,因为没有技巧,于是只能把自己变成她。
那种觉得自己彻底变成阿汐的时刻有很多,让张伟丽印象最深的是一场水戏。电影里,阿汐这个角色极度怕水,对大海有着很深的恐惧,但为了救张子枫饰演的沫沫,她必须跳进海里。张伟丽本人是会游泳的,但拍这场戏的时候,她强迫自己忘记和对抗本能,她不断告诉自己,阿汐不会游泳,阿汐很恐惧。掉到水里后,她发现自己竟然真的不会游了,“完全就是那种特别恐惧的状态,把我呛得,整个人非常不好。”
这场戏让张伟丽崩溃,同时也让她感慨人的强大,“你的脑子可以控制你的身体,当你一直告诉自己你不会做这件事情,你的身体真的就忘了。”
游泳是如此,表演也是,“当我投入到角色里面的时候,我就会把我本身,把张伟丽这个人忘掉,我就是阿汐,我在过阿汐的生活。”
02
受挫,然后找回自己
从片场回到赛场,张伟丽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霸气,凶猛、坚毅、顽强……
这是张伟丽。
但下面这个纠结、内耗、不断陷入“死循环”的状态,也曾经属于张伟丽。
吃饭的时候我会想:哎呦,吃多了,胖了怎么办?又得减肥。
然后减肥的时候又想:我要吃各种好吃的。
然后训练的时候又想:我太累了,想休息。
休息的时候又觉得:唉,没练好……
这是一个被她称为“极度内耗”“非常不好”“每天身体也疼痛、心里也难受”的阶段,时间是她失去金腰带之后。
2021年4月25日,张伟丽与前UFC女子草量级冠军罗斯交手,开场不到2分钟便被罗斯高扫命中头直接KO。
半年后,张伟丽再次向罗斯发起挑战,鏖战五回合后,张伟丽再次落败。
“上了赛场我肯定是想要赢的,但对胜利和金腰带的渴望有时候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跟包袱,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别人消耗你,都是自己消耗自己,还没上场呢,就已经把自己消耗没了。”四年后说起这段经历,张伟丽没有否认自己对冠军的渴望,但彼时的那份不甘、愤怒,以及想要赶紧“复仇”证明自己的急迫,已经被她内化成一种更平稳的心态,那股被她形容为“顶在喉咙的气”也早已舒了出去。她说自己非常感谢那段经历,让她“以后的人生都不会再有那样的内耗”。
2022年11月13日,在失去金腰带567天后,张伟丽重夺UFC世界冠军,并由此开启了接下来的三次卫冕之路。低谷这段经历教给她的事情之一,是“不用想得那么多,(不用去想)我要赢,我要胜利,有时候你就做好当下,你就把每一节训练课做好,你就把每一个教练讲的技术做好,这个东西就是水到渠成的。”
经历过五花八门的工作,经历过所谓的“逆袭”,经历过低谷和伤病,经历过失去金腰带又再夺回……时间赋予张伟丽丰厚的人生,也赋予她成长的智慧。在她看来,好与坏从不绝对,“我觉得没有什么真正不好的事情,只要这个事情能让你成长,让你变得更好,那它就是好事。”
成长,是张伟丽在采访里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她对它的理解简单而实在:“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好一点点,明天的我比今天的我又好了一点点,我觉得这就是成长。它不是说你能做什么,而是你害怕什么,不敢做什么,你还能去做,去突破。”
如果成长是线性的,那一个人要成长成什么样子,才算是“满意的自己”?
张伟丽的答案是,不去设限,设限的坏处是,当你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时会再次迷茫。对此张伟丽深有体会。在尚未成名的“小白”时期,她的目标是拿金腰带,以及和有着“不败女王”之称的波兰选手乔安娜打,“我就一直看着她,她是世界上最好的,我要跟她打。”
2019年,张伟丽第一次拿到了金腰带;次年,第二个目标也完成了,在2020年3月那场振奋人心的比赛里,张伟丽经过五局鏖战战胜了乔安娜。
目标的抵达和胜利的狂喜之下,涌动着一些危机,主要来自张伟丽的内心。在完成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后,她迷茫了,“我接下来干什么?我对比赛和对手,没有像以前那种冲劲跟欲望了,然后就连着输两场嘛。”
如今的张伟丽已经学会,目标不是一个固定的坐标,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去寻找的东西,它导向的应该是自我成长,“可能你会走一点点弯路,但是没关系,经受点挫折,然后再去找回自己。”
03
凉皮,冰激凌和眼泪
2025年2月9日,在UFC312联合主赛女子草量级冠军战中,张伟丽击败该级别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选手苏亚雷斯,连续第三次卫冕金腰带。
“赢了比赛下来以后,吃了这么大一盒冰激凌。”张伟丽一边笑一边比划,脸上有一种孩子气的得意。
“教练知道吗?”
“当着面吃的。哈哈哈哈。”
张伟丽喜欢甜食,喜欢冰激凌,事实上,很多普通女孩喜欢的东西,她都喜欢。但因为职业的关系,它们注定无法成为日常,更多时候只能作为一份胜利后的甜蜜犒赏。
张伟丽并不觉得这是牺牲,反倒有一种超然的心态,“这个东西如果让我连吃一个星期,十天,可能我就觉得它没有那么新鲜了。但是当我每次比赛完了,我可以吃一个的时候,我是非常开心的。”
与这偶尔的甜蜜相伴的,是持续的自律,甚至苦痛。
她向我们说起一次因为降重而流泪的经历,“没有哇哇哭出来,湿润了一点眼角,但那个眼泪,不是痛苦的眼泪,它是那种‘我太为自己骄傲了’的眼泪。”
张伟丽说的“降重”,一般发生在赛前两周,这是综合格斗比赛非常重要的环节——选手们需要在赛前大量脱水,降到更低的量级,争取更大的胜算。这是一个极其痛苦的过程。在曾经的一次采访里,她提到自己在路上看见一个收破烂的男人坐在板车上吃凉皮,当时就哭了,觉得“他还能吃凉皮,他比我幸福”。
这两次眼泪,虽然都是因为降重,但意义已经截然不同,她学会了把痛苦炼化成财富,“不是那种钱的财富,是那种无形的精神上的财富,心理上的财富,对我来说特别珍贵。我战胜了自己特别痛苦的时刻,然后我就特别为自己骄傲。”“那个苦其实特别锻炼人的心态、意志跟思想,我就不想着那个是苦,我就想着那个是让我变得更好的成长。”
是的,她又提到了成长。
最后,这个35岁的独一无二的女孩,这个从保镖、健身销售、幼儿园老师走到世界之巅的女孩说,自己在太阳刚刚升起的年纪,她要努力往传奇的方向去。
监制丨李浙
主编丨江永韬 袁嘉琦
采访 撰文丨杨瑜婷
来源:品味艺术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