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黄晓明的新电影《阳光俱乐部》又爆冷了,预测总票房连千万都过不了,这数据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上映三天,票房仅452万!
黄晓明的新电影《阳光俱乐部》又爆冷了,预测总票房连千万都过不了,这数据简直让人目瞪口呆。
想想看,黄晓明当年一部《大汉天子》就火遍大江南北,如今却连这点票房都撑不起来,难道他的时代真的结束了?
这不只是电影扑街的问题,更折射出了娱乐圈的残酷现实。
10月25日,《阳光俱乐部》正式上映,导演是魏书钧,他之前的《河边的错误》拿了奖又赚了3亿票房,按理说这次也该稳了。
黄晓明为了这片子,可谓是豁出去了,主动增肥30斤,就为了演好一个有认知障碍的特殊角色。
开机前,他还专门和残障人士同吃同住一个月,观察他们的生活细节,这份努力可不是装出来的。
电影本身也不差,入围了上海金爵奖和东京国际电影节,黄晓明还凭它提名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可结果呢?
上映首日票房才199万,连张子枫的《下一个台风》都打不过,三天累计452万,媒体预测总票房833万左右。
这扎眼数字,放在黄晓明身上,30斤肥肉肚腩算是白长了。
回头看看黄晓明这几年的轨迹,不难看出,这不是偶然失手,而是持续多年的颓势。
2020年,他演了《戴假发的人》,挑战秃顶造型,最后只换来420万票房,实属尴尬。
那会儿还有人觉得是意外,毕竟以他的国民度,再怎么也该有基本盘兜底;但《阳光俱乐部》的惨淡结局,彻底撕碎了这层幻想。
自2019年的《烈火英雄》后,黄晓明主演的大男主电影,比如《最后的真相》5467万票房,全都扑得无声无息。
反而在《八佰》《志愿军:雄兵出击》这些爆款里,他只是客串镶边,戏份少得可怜。
小荧幕上,《潜行者》《玫瑰之战》也是高开低走,没掀起什么水花。
能拿得出手的,就剩2020年的《鬓边不是海棠红》,热度值破9900,但更多时候,大家记住的是他和叶柯的恋情花边,什么“口腔、鼻腔、胸腔”的梗,刷屏程度远超他的作品。
这次黄晓明不是没努力!
为了挽救《阳光俱乐部》,他发动半个娱乐圈帮忙宣传,其中就有肖战、赵丽颖、杨紫……不少大咖;
路演时连妈妈都请来助阵,还破天荒主演了7集短剧造势。
可惜观众对这些卖力吆喝反应冷淡,仿佛在看一个过气明星的徒劳挣扎。
说到底,娱乐圈更新换代太快,80后、85后演员崛起,黄晓明这种70年代出生的,如果拿不出硬实力,光靠过去的名气根本撑不住。
金庸先生当年就点评过他,说没抓住杨过的精神,现在看来,这话一针见血。
黄晓明的表演,总带着点霸道总裁的影子,就算这次增肥演纯真角色,也难掩那种模式化的痕迹。
观众审美在变,他们更看重真实和深度,而不是表面功夫。
平心而论,电影本身其实不算差。
《阳光俱乐部》讲的是黄晓明演的“吴悠”,智力如孩子,母亲患癌,他加入成功学组织“阳光俱乐部”,用快乐对抗痛苦。
故事有点韩延的味道,试图在死亡中找希望,但魏书钧的导演手法还不够圆融,喜剧和正剧切换生硬,可能让观众出戏。
黄晓明圆润的体型搭配天真笑容,也确实摆脱了往日的油腻感;但这一切,终究没能转换成购票动力。
当90后、00后观众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演员的要求已不止于外在改变,更需要灵魂层面的共情。
影视行业的残酷正在于此,它不是不给你机会,而是给了机会却发现接不住。
当《戴假发的人》投资过亿却血本无归,再到《阳光俱乐部》的惨淡收场,资方恐怕再难有信心让他独自扛起项目。
这对一个曾站在巅峰的演员来说,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
黄晓明的例子,让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句再见都不会说!
他红过,也努力过,但娱乐圈的规则同样也是优胜劣汰。
光靠综艺、恋情刷存在感,迟早会被遗忘。
眼下这场票房滑铁卢,恰似一记清醒剂。它提醒圈内所有从业者:流量会过期,热搜会冷却,最终能让观众走进影院的,永远是那份打动人心的真诚。
至于黄晓明未来能否借此契机完成蜕变,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来源:佛尘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