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0日,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12所高校的150余名师生代表走进中国电影博物馆,参与“中国电影二十年发展回顾与未来愿景(2005—2025)”主题学术沙龙活动并参观
10月20日,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12所高校的150余名师生代表走进中国电影博物馆,参与“中国电影二十年发展回顾与未来愿景(2005—2025)”主题学术沙龙活动并参观学习《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展》。
聚焦中国电影发展 探讨行业趋势
本次主题学术沙龙聚焦电影创作实践、理论前沿探索及产业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入研讨,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剖析了中国电影二十年来的发展轨迹和取得的成就。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结合自身专业和感受,就胶片时代与数字时代的艺术传承与变革、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审美演进等专业领域问题与专家展开对话交流。专家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前瞻性的行业洞察,为在场学生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专业指导。同学们普遍反映,通过此次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既深入了解了中国电影在新时期的发展历程与内在规律,也对数字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形成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国产电影在艺术创新、技术突破和国际传播等方面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与期待。北京印刷学院23级艺术设计研究生杜姗表示,听专家聊起电影市场的现状、创作面临的挑战及对未来技术与内容融合的探讨,让她对电影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思考。北京电影学院24级电影剧本创作研究生王春晓说:“知道从哪里走来,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聆听各位前辈与亲历者的讲述,让我对中国电影的发展道路有了更立体、全面而感性的认识,也为我自己未来的创作指明了方向。”
沉浸式探展 感受光影魅力
主题沙龙活动后,同学们走进《为人民抒怀为时代放歌 —— 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成就展》,开启一场沉浸式的电影文化之旅。展览精心设计了五个特色主题,记录了进入新时代中国从电影大国稳步迈向电影强国的辉煌历程、艺术成就、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让观众看到中国电影如何记录时代变迁、表达人民心声、讲述中国故事。在LED虚拟拍摄体验区,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张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从早期的胶片到如今的虚拟互动,电影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强烈的时代跨越感,也让我更加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我想深耕电影数字化领域,用技术为电影创作赋能,跟上数字时代的发展潮流。”北京印刷学院23级设计学研究生徐超谈到:“展陈巧妙融合全息投影、互动观影舱等科技手段,让经典角色‘走出’海报,老艺术家手稿旁还能聆听原声片段,既专业又充满趣味,让我在沉浸式体验中真切感受到‘人民电影为人民’的温暖初心”。
此次是中国电影博物馆“京”彩文化青春绽放之“感悟光影之美”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延续了馆校联动、双向赋能的传统。未来,系列活动将继续走进高校、贴近学生,通过红色电影导赏、志愿服务等形式,搭建青年学生与电影文化的深度交流平台,激发更多青年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共同推动中国电影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编辑:张紫怡
来源:沛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