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奇观加码,故事内核空洞,《刺杀小说家2》陷入“续作魔咒”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2 16:05 1

摘要:四年前,电影《刺杀小说家》以奇崛恢弘的异世界开辟了国产奇幻新路径,影片获得10.35亿元票房,成就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奇幻力作。四年后,导演路阳携《刺杀小说家2》再战银幕,却陷入票房与口碑的双重困局。从惊艳开幕到黯然收场,这部续作为何会在创作路上“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

四年前,电影《刺杀小说家》以奇崛恢弘的异世界开辟了国产奇幻新路径,影片获得10.35亿元票房,成就了一部叫好又叫座的奇幻力作。四年后,导演路阳携《刺杀小说家2》再战银幕,却陷入票房与口碑的双重困局。从惊艳开幕到黯然收场,这部续作为何会在创作路上“失控”?

视效升级

作为2021年春节档上映同名首作的续篇,电影《刺杀小说家2》致力于继续拓展“小说家宇宙”:小说家路空文(董子健饰)意外进入自己笔下的异世界,导致大反派赤发鬼(邓超饰)意识觉醒。通过一部遗落的手机作为“神器”,赤发鬼企图入侵现实世界以改变命运。路空文因此重返异世界,誓与赤发鬼展开一场终极对决。

“《刺杀小说家2》的故事线索其实早在第一部开机前就已经埋下,我们在延续原作小说基础设定的同时,此次更将重点放在现实与小说两个世界相遇的突破上。”在导演路阳看来,是“想讲一个关于向内寻找自己的故事”。

在视觉呈现上,《刺杀小说家2》相比第一部实现了全方位的升级。美术设计更加多元、更为宏观,每一处场景都自成一界,拥有独特的世界观与情感脉络,仿佛自古老典籍中幻化而出的奇境,却又洋溢着真实可触的生命气息。比如,路空文第一次重新进入《弑神》世界,是从远处的山坡上,透过手机镜头的变焦,眺望云中城。影片以插入的俯瞰镜头将云中城呈现为一个仿佛可以放大、缩小、拖动的横屏界面,巧妙打破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

随着奇幻世界的拓展,影片的特效水准和动作场面也水涨船高。除了皇城里的简单过招,像雾中荒宅、山谷空袭等几个重场戏都是群斗,对场面的调度和特效呈现的要求极高;而路空文与赤发鬼的搏斗戏更是占据了大段篇幅,全程高潮迭起,极具冲击力。导演路阳此前曾透露,《刺杀小说家2》视效镜头大概有2800多个。从呈现效果上看,入云龙出场时的“烛龙”、赤发鬼施展“饕餮之术”等场面,视觉冲击强烈,“这次的动作设计依然是具有漫画感的,片中的‘饕餮之术’、‘隐身术’、‘石甲术’、‘复生术’等,无不既充满想象力又极具东方神韵。”

叙事失焦

视效的飞跃反而凸显了叙事的薄弱。影片开场明确标注“基于双雪涛小说《刺杀小说家》的概念创作”,这恰恰暴露了续作最大的软肋——失去了原著的故事根基。没有了作家双雪涛的小说蓝本,第二部的故事要向何处去?这才是最具挑战的部分。

影片故事创作之初,路阳一度陷入困惑:“到底应该写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是我们真正相信以及觉得必须要分享给观众的?”之前写过两版故事,他和双雪涛商量,两人都不满意,接连推翻重写。在第一部中,郁郁不得志的小说家路空文在《弑神》里创造了名为“云中城”的世界,而他笔下的情节又能反过来影响现实。这既为他带来危机,也成为了这个孱弱少年最大的生命能量。

影片引入的“双向穿越”概念本是一大亮点。当邓超饰演的赤发鬼怒问小说家“你,把我写死?”时,作为游戏系统的故事世界开始自我运转,甚至有了反向吞噬作者的可能。影片试图赋予前作反派“赤发鬼”所谓的复杂的角色深度,然而这种“野心”终究以“赤发鬼自杀”收场,非但没能塑造出任何悲剧性的崇高,反而在影片糟烂的人物塑造能力下,将角色彻底推入了逻辑上的精神分裂。赤发鬼的反向穿越过于潦草,“逛吃”现实世界与零碎的“回忆杀”让角色深度尽失。

技术为叙事服务,还是叙事被技术绑架?当视觉奇观不断加码,故事内核却逐渐空洞,这部电影仿佛在用自己的呈现验证着这个行业难题。不少网友留言,“特效和动作场面很炫酷,但文戏和剧情有点弱”“特效场景没的说,也设置了不少高燃情节,但节奏很差,像一部加长版手机宣传片”“回归现实世界的故事线太悬浮”。

节奏失控

如果说叙事失焦是影片的第一重困境,那么节奏失控则让观影体验雪上加霜。

前作中关宁的寻女执念、路空文的创作困境构成了坚实的叙事动力。而在续作中,这些矛盾已基本解决:关宁与女儿经营着“好未来”,反派蝉直接全盘托出计划。当冲突源头消失,故事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张力。

更令人遗憾的是神秘感的消逝。在故事世界里,由于“神器”手机的进入,“三巨头”在亮相之初就完成了奇观展示,赤发鬼成为到处暴露自身的“手机智人”,在吞噬行者前甚至还进行了自拍三连拍。影片采用了快速剪辑来呈现瞬间传输和同步信息的方式,这种处理虽然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递,但却剥夺了观众解读与想象的空间。

影片结尾的彩蛋以一种极富意味的方式戏仿了《哈姆雷特》的名句:“小说是继续写,还是不写,这是个问题。可你说了不算。”这句台词仿佛是对创作困境的自嘲。10月20日,电影宣布密钥延期至11月30日,但在叙事与节奏的双重失控下,延长的上映时间恐怕难以挽回市场的冷淡回应。《刺杀小说家2》的困境恰好证明了:在追求视觉奇观的同时,永远不能忘记,好故事才是打动人心的根本。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