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电影《园丁之歌》拍摄往事

快播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4 22:34 1

摘要:1972年初,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长沙市碧湘街小学语文教师梅嘉陵受学校委托,创作一个文艺节目。他决定以花鼓戏形式创作反映教育现实的作品,历经十多天走访座谈,拿出五场花鼓戏初稿《新教师在成长》,后五易其稿改为独幕剧,定名《新教师

老电影《园丁之歌》有着丰富的拍摄故事。

1972年初,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长沙市碧湘街小学语文教师梅嘉陵受学校委托,创作一个文艺节目。他决定以花鼓戏形式创作反映教育现实的作品,历经十多天走访座谈,拿出五场花鼓戏初稿《新教师在成长》,后五易其稿改为独幕剧,定名《新教师》,这便是《园丁之歌》的前身。

《新教师》在长沙市南区文艺汇演中脱颖而出,后被选中加工,经长沙市湘剧队柳振甫改编为湘剧高腔《园丁之歌》。1973年2月,该剧被评为全省优秀节目,受到观众欢迎。

当时已调国务院工作但仍兼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华国锋,知道毛泽东喜欢看湖南地方戏,便指示省文化组选几出好戏拍成电影送给毛泽东看。他还帮忙解决了彩色胶片短缺的问题,随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派摄制组到湖南,经过加工排练,《园丁之歌》被拍成舞台戏剧片,青年女教师俞英由省湘剧团名演员左大玢扮演。

左大玢16岁时因饰演《生死牌》中的黄秀兰崭露头角,该剧还被拍成戏曲电影并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她也因此与毛泽东结缘,毛泽东很喜欢她演的戏。这或许也是她能被选中出演《园丁之歌》的原因之一。

1974年10月,毛泽东到湖南小住,圈点观看了《园丁之歌》,观影后他带头鼓掌。次年8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来到湖南,也明确肯定《园丁之歌》是部“好戏”。

来源:陇东漫步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