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2日下午,由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主办,影视编导系、教师第二党支部及萌动观影团联合承办的电影《家庭简史》主创见面会暨学术品鉴会在济南万达影城成功举办。影片制片人楼莹、编剧兼导演林见捷莅临现场,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超副教授作为学术嘉宾参与
2025年10月12日下午,由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主办,影视编导系、教师第二党支部及萌动观影团联合承办的电影《家庭简史》主创见面会暨学术品鉴会在济南万达影城成功举办。影片制片人楼莹、编剧兼导演林见捷莅临现场,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超副教授作为学术嘉宾参与深度研讨,共同探讨这部家庭悬疑类型片的艺术特色与美学价值。活动由影视编导系主任刘强教授主持。
《家庭简史》是由杭州凯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骤然破晓(成都)影业有限公司、北京洲际兄弟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林见捷自编自导,祖峰、郭柯宇、孙浠伦、林沐然等主演的家庭悬疑电影。该片于2022年1月5日在成都开机,2024年1月18日在圣丹斯电影节首映,同年2月17日在柏林电影节展映,2025年9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入围第7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观众奖最佳剧情片和第40届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世界电影单元剧情片,2024年12月在第6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展演。先后斩获北京国际电影节“最受注目导演奖”“最受注目艺术贡献奖”、开罗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影片奖”、雅加达世界电影节长片首作单元“最佳导演奖”、第3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两项提名。
在映后电影品鉴会环节,导演林见捷首先介绍了自己的创作原因与过程,坦白了自己从理转艺的不自信,但这反之成为自己对于故事解读与意象运用探索的新理解,生物学背景赋予其独特视角将科学概念转化为家庭关系的视觉符号,实现理性思维与感性表达的跨学科融合。
而制片人楼莹阐述了金融学习经历对职业制片的帮助,并讲述了导演相识的经历。关于“制片人中心制”的问题,她强调到,“制片人中心制”的核心在于为导演搭建创作安全网,而非主导权争夺。
李超副教授从文化研究视角切入,点明“中产焦虑与生物现象”的主题结合,对新人电影能够呈现与当代人产生强烈共情的叙事风格感到兴奋,赞扬其以新人导演的锐气实现了类型片与作者表达的平衡。
在与观众的交流问答环节,主创团队对同学在美术置景、声音设计、灯光布置、视听语言、意象营造等方面提出的问题逐一展开深度解析。同时,导演林见捷对观众的多元解读持开放立场,鼓励青年创作者打破“单一阐释框架”,以跨界思维激活艺术创新。
刘强教授总结指出,这部影片风格独特,形式感强烈,每一镜头都是精心设计,视听修辞精彩,堪称视听修辞运用的“教科书”,彰显了新锐导演对电影艺术的敬畏与突破。
此次主创见面会与电影品鉴会是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支持项目,也是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之一,同时是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电影鉴赏评论》一次生动的现场教学,体现出该课程打破封闭教学空间、拓展教学资源、开展“1+N”教学的创新模式与教学特色。此次放映及主创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冷峻迷幻的新中式视觉美学”中,感受到电影独具作者印记的类型新范式。
马文琪(202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这部电影展现了导演顶级的视听审美与叙事功力。开篇的长镜头即以几何构图与精妙配色奠定基调,人物关系常通过光影分割与交融巧妙呈现。大量长镜头与显微镜视角的运用,放大了角色情绪与不安氛围,仿佛让观众窥探一个高压家庭的秘密。
全篇大量运用长镜头去凸显角色深处的情绪,生物专业出身的导演在片中多次使用显微镜的镜头画面去聚焦人物,像在凝视或是窥探,放大整个影片不安恐怖阴森的基调。显微镜片下,血小板红细胞的涌动,细胞的快速繁殖,以及细胞之间的吞噬和围攻,暗示着另一个外来生命对原本家庭的破坏,也就是严硕的加入给这个三口之家带来的影响。
如果把这个故事比作严硕为主角的游戏,那他最先拿下的就是母亲的心,通过母亲给严硕分享自己年轻时候的自己的照片,分享自己爱吃的菠萝等事情,一步步攻略母亲,而后通过“不择手段”的巴赫古典乐和写了三个“家”字的书法,在父亲发现严硕代替涂伟去上英语课时经历的感同身受,又顺利拿下父亲。
观众最开始会很天然地带入严硕的立场,认为他是命苦可怜,但依旧学习上进的好孩子。内向与木讷则是他的保护色,给了他很好入侵这个三口之家的机会。片中给观众留下很多留白去思考。正如鱼缸里的鱼放在中产家庭气派宽敞的房间里,象征团圆,但也会静静躺在砧板上任人宰割,也会变成鱼刺深深卡入喉咙。
丹麦与法国配乐大师操刀的音乐,以低频音效完美烘托出压抑紧张的节奏。故事的魅力在于其模糊性与开放性,主角严硕的"受害者"形象下藏着复杂心机,开放式结尾严硕的消失以及涂伟的生活步入正轨,给观众留下思考与想象的空间。
李成(202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家庭简史》以“鸠占鹊巢”的悬疑叙事为引,将中产家庭的虚伪与脆弱剖解得淋漓尽致,堪称一部冷峻精准的家庭寓言。贫寒少年严硕的闯入,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涂家三口“岛屿式生存”的真相——父亲用巴赫伪装“高级感”,母亲困在冥想的空洞里,儿子则躲进游戏逃避忽视。
影片的视听语言极具匠心。随剧情转暗的色调、窥探感十足的圆形遮罩镜头,将家庭变成可供审视的标本,制造出无形的压迫感。击剑戏的权力博弈、卧室明暗交替的地位争夺、震颤卫生间门后的苦肉计,诸多符号将情感暗流外化为可视的冲突。
影片虽有符号堆砌、节奏拖沓的瑕疵,但开放式结尾直击人心:涂伟以自残夺回家庭,却终究坠入应试教育的陷阱。这部作品用悬疑外壳包裹现实内核,让每个观者都能在家庭的裂痕中,照见自己的影子。
郭怡霏(202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家庭简史》通过一位少年“闯入者”审视当代中产家庭的脆弱性。影片中,优渥的涂家表面和谐,内里却布满裂痕:父亲将对阶层的焦虑投射于子女教育,母亲在琐碎日常中渴望被看见,亲子间缺乏真实的情感联结。贫困生严硕的闯入,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精准击中每个成员的精神软肋,也暴露了家庭情感纽带的松动。
导演林见捷用视听语言强化了家庭的病理学观察。显微镜视角、鱼缸隐喻和冰冷空间将家庭转化为被审视的标本;巴赫钢琴曲与电子乐混合,在精致表象下编织不安。这种技法并非炫技,而是与“侵入”主题紧密呼应。
影片的深刻之处在于其对情感替代性的揭示。父母将对“理想儿子”的想象投射于严硕,这种基于需求的“爱”,本质上是一种精致的情感计算。影片借此叩问:当家庭关系能被理性解构与重组,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它没有提供简单答案,而是留下开放空间,引导观众审视每个角色背后的欲望与深渊。
《家庭简史》虽有个别表达稍显生硬,但其对中产家庭精神图景的冷峻剖析,在华语影坛中显得尤为珍贵。
张槿泉(2024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尽管有人称为“中国版寄生虫”,但我很高兴这次是真正的属于中国自己的故事。本片剧作简单干净,完整度与逻辑性兼具,叙事较为扎实。台词摒弃了直白说教,含蓄却能让观众透过对话悟明事件内因与人物情感。而严硕的出场方式也为人物塑造的剧作学习提供了优质参考。
导演在“鱼”“撒尿”等意象运用犀利精准,而在声音设计方面,依旧细腻,音乐与音效传达出窒息、拉扯的压迫感,精准牵动观众情绪。导演常常通过显微镜镜头构图进行推镜头,压缩画面空间困住角色,将焦虑感与紧张感具象化,每一个分镜都是精心设计。能在院线看到这么用心的的视听语言镜头,对未来影视学习具有深刻意义。
李艾(2024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片没有设定传统意义上的“主角”,镜头在不同角色间转换,拒绝简单的道德判断 。观众需要自行脑补真相,这种多义性也带来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镜头语言更是一场中产家庭空间病理学解剖。导演用极度冷静的视听语法,将那个宽敞、整洁的平层豪宅,拍成了一座囚禁情感的现代迷宫。框架与分割的构图贯穿始终。门框、玻璃、墙壁的缝隙将画面不断切割,家庭成员即使同处一室,也总被各种几何线条阻隔,视觉化地呈现了彼此间无法逾越的心理距离。顶光的运用堪称点睛之笔,它让每个人的影子在脚下凝聚成孤岛,即便是在最亲密的晚餐时刻,光效也宣告了他们实质上的孤立。声音设计同样承担了叙事功能。儿子房间的游戏枪声、母亲空间的冥想音乐与父亲书房的古典乐,三种声景在豪宅内平行流淌,互不交融,精准刻画出这个家庭“同在却疏离”的实质。影片的镜头始终保持着一种疏离的凝视感,它不急于评判,而是如同显微镜般,冷静地展示着这个美丽外壳下,情感早已悄然异化的样本。
孟慧(2024级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家庭简史》以悬疑外壳剖开中产家庭的肌理,一个少年的闯入,如投入静水的石子,击碎了表面的和睦。导演用圆形遮罩镜头构建窥探视角,让观众在局外审视这方空间里的权力博弈与情感错位。
ACE2分子与显微镜意象贯穿始终,将家庭成员比作孤立细胞,他们在走廊的曲折光影中迷失,在巴赫的旋律里暴露阶级与认同的裂痕。父母的偏爱如隐形的刀,少年的对峙似无声的雷,当“外来者”取代“原生者”的位置,家的定义在沉默中崩塌。影片用冷峻美学道破真相:最伤人的暴力,藏在未说出口的偏爱与疏离里。
来源:恋曲星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