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的确,费德里科•费里尼的这部电影美得惊心动魄。影片充斥着古典建筑、如云美女、狂欢舞蹈和金迷纸醉。威尼托大街,特莱维喷泉,教堂与钟楼,美艳绝伦的西尔维娅,妖娆冷艳的玛德莲娜,悲伤痴情的元玛……我们跟随男主人公穿梭在绝美之城的街道间,同各种风格的美人交流。
甜蜜
还是沉沦?
——
《甜蜜的生活》观后感
相信马塞洛于夜色里追随西尔维娅踏入特莱维喷泉时的绝美画面已经成为诸多电影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的确,费德里科•费里尼的这部电影美得惊心动魄。影片充斥着古典建筑、如云美女、狂欢舞蹈和金迷纸醉。威尼托大街,特莱维喷泉,教堂与钟楼,美艳绝伦的西尔维娅,妖娆冷艳的玛德莲娜,悲伤痴情的元玛……我们跟随男主人公穿梭在绝美之城的街道间,同各种风格的美人交流。
同时这也是一部奇怪的电影,非常奇异,比如最初那极具东方神秘主义气息的表演,用飞机吊走的基督雕像,斯泰那离奇而恐怖的自杀与杀戮,海滩上死气沉沉的大鱼,以及西尔维娅对马塞洛的痴迷近乎偏执的充耳不闻,以及元玛对马塞洛近乎疯狂的控制欲……
可透过这层浮华与神秘背后我们也能窥见费里尼想要借以传达的深意。
华美背后是对浮华荒淫的批判。费里尼借着一个又一个聚会,酒吧,豪车,奢侈品,明星与狗仔深刻揭露了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马塞洛作为一个记者,跟随着明星们出入罗马的上流社会,最终沉沦于这“甜蜜的生活”,走向人性堕落与精神干涸。而影片中,不仅是马塞洛,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短暂的快乐中,却无法获得内心的满足和真正的幸福。比如说西尔维娅,她年轻美丽,富有名气,眼中看到的只有舞蹈,宴会,游戏与玩乐,却完全忽视了自己的丈夫。可当她不再拥有着游戏人生的资本后(比如说青春与美貌),等待她的完全可能是和影片中仰面躺在汽车里呼呼大睡,被一群三流记者和狗仔取笑的过气人猿泰山演员一样的下场:“这家伙竟然演过人猿泰山呢!”
奇异背后是对人性真理的哲思。这种奇异充满了象征主义和费里尼典型的超现实主义色彩。首先电影被分为七个片段,就像罗马建立的七座山丘,这或许是对人类七庄罪孽的暗示,以及被飞机吊起的基督像,暗示着罗马天主教信仰的崩坏;西尔维娅头顶猫咪近乎天真的踏入许愿池却似乎带有性的暗示;马塞洛第一次同饭店中少女的交谈暗暗唤醒着他的良知,可最后海滩相逢的最终遗忘则说明马塞洛对人性的彻底忘却;影片中斯泰那从文质彬彬的君子沦落到对自己孩子痛下杀手的疯子无疑是影片中最为震撼的情节之一,这有力地表现出唯一清醒的人在一堆沉沦于享乐主义的疯子中间难以避免的下场。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灭亡的不是颓废与荒淫,而真正的清醒者为世间所不容。
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解读。
可是费里尼处理这些情节的时候太轻巧,太愉快了。电影始终贯穿着尼诺·罗塔那甜蜜又轻快的音乐,摄影机始终在运动,营造出一种朦胧的,超现实的画面,广角镜头的使用却使画面宽广而清晰,进而让观众尽情享受罗马城与城中人的美。电影有一种朦胧的喜剧效果,尽管最终走向悲剧,但片尾马塞洛的微笑却淡化了一切悲伤,淡化了良知的抛却和朋友的死亡。浓厚的神秘色彩和颓废主义的表现似乎雪藏了一切。同时这部影片在六十年代的意大利太大胆了,电影中对性的暗示到最后完全成为露骨的明示,而他们在为此狂欢……这让我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费里尼真的是批判吗?或许甚至在赞扬?
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写下:“我初看这部影片的时候,不得不承认我完全被男主人公的那种生活吸引住了。”实话来说,这种来自上流社会的生活无疑对很多人都有着极大的诱惑。财富,美女,聚会,玩乐,到处都是隐喻与象征。人不能否认有倾向堕落的天性。而作为著名导演,享有声誉与财富,可以说就是活在这种生活中的费里尼,究竟想借这部影片批判还是只想做一种艺术美化后纪录片式的表现呢?
或许这并不重要。不论是批判还是喜爱,是否定还是赞扬,沉沦还是甜蜜,影片展现了一个刚走出战争阴翳的意大利,人们在经历长久的痛苦悲伤后醉心于短暂的欢乐。即使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种披着浮华外衣的生活虚伪有害,沉沦于此将会引起麻木。可是这毕竟是当时社会战后天主教民主意大利的生活方式,一种不正确但确实存在的生活。导演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展现了罗马这座绝美之城令人震颤的华美,带我们了解了其间的人生百态,我们认识了迷茫的马塞洛,和他身边的一切女性们,我们认识了高雅的斯泰那,见证了他由悲伤走向死亡,我们也看见了马塞洛的父亲,由他引起我们对生活的反思…
或许我们可以暂时忘却这部电影的主题,忘却甜蜜抑或沉沦的纠纷,忘记天主教条与世俗众生间的冲突。欣赏其中震撼人心的美,沉醉于黑与白的光影交织,去体验一种并非传统意义上“正确”的生活,跟随着马塞洛一起踏过罗马城的大街小巷,体验着意大利电影史上最富盛名的超现实主义影片。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