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AI能拍电影,影视专业的学生将何去何从?专家的回答令人深思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16:12 2

摘要:OpenAI发布了Sora2,这个模型的文生视频能力又一次震惊了世界。在不远的未来,很可能塞给AI一个剧本,它就能生成一部短剧,甚至一部电影。这种技术一旦实现,将彻底改变影视创作生态。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闻

OpenAI发布了Sora2,这个模型的文生视频能力又一次震惊了世界。在不远的未来,很可能塞给AI一个剧本,它就能生成一部短剧,甚至一部电影。这种技术一旦实现,将彻底改变影视创作生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影视专业的学生们该如何学习?影视专业教学应对这个变革又会有哪些变化?

为此,记者采访了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副教授赵建飞老师,请她从专业角度解答这些疑问。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在教学中有没有感受到AI的影响?

赵建飞(以下简称赵):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今年,各个教学环节都在AI影响下重塑。一方面,学校在研发AI通识课程,以及将AI技能融入传统的专业教学;另一方面,在加强培训教师对AI工具的使用,将AI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实现更为个性化的、高效的教育。

但这些应对都是外在的,其实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应对,就是树立身为碳基生命的自我认同感。这个话听着有点夸张,但实则是比AI技能更重要的教育。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作业通篇AI味,问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写?学生说:我写了,但是感觉没AI写得好。

这是真的吗?当然不是。再笨拙的原创都闪耀着个体思维的光芒,以网络用语来说就是“活人感”。AI的文章看起来高大上,其实都是从现有的数据中整理出来的。

记:影视专业的学生学习方式应该做哪些调整?

赵:影视产业属于内容产业,而AIGC工具是当下最吸引大众眼球的AI应用,新模型隔三岔五地出现,未来肯定将彻底改变影视创作的生态。如若能实现所想即所得,影视语言就不再是“摄影机如自来水笔”的逻辑,而是“自来水笔如摄影机”的逻辑。个人创作者也能“拍电影”,虚拟演员和场景将会普及,文化和审美将更为多样化。

学生肯定得跟进这些AIGC工具的更新,掌握如AI剧本生成、文生图、图生视频、智能剪辑等AIGC工具运用能力,这些都是基础的技术素养。然而,这都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你有创作热情驱动你去使用这些工具吗?你有足够的想象力来探索这些工具的潜力、边界吗?你有足够的审美能力,来选择和判断AI生成的内容吗?你有足够的耐心和能力,反复抽卡,让aI工具创作出你心目中的理想方案吗?

总而言之一句话,AI有能力,而你有故事吗?

AI也能生成故事,大语言模型发展到现在也已经非常成熟,但是截至目前,尚未有主流、大预算的影视剧宣称采其剧本是“纯AI生成”的。影视剧本的核心是对人性的洞察,这方面AI的能力还不够。

创作欲、想象力、执行能力、审美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影视艺术教育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同样是AI时代创作者的内核。所以黄仁勋建议年轻人:继续学习数学、推理逻辑和计算机编程,学习批判性思维。我们影视专业也还是得继续学文学史、电影史、电影理论,老老实实看完整的电影而不是几分钟的讲解短视频,提升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人性的洞察力,这些才是核心竞争力。

记:如果学生过度依赖aI技术,会产生什么不良影响吗?

赵:肯定的。过度依赖AI的学生,下笔都不知道怎么组织语言进行自我表达了。上个学期发现了一个哭笑不得的现象。闭卷手写的影评,学生都写得挺好,有自己的想法和逻辑。期末交的开卷论文带着浓浓的AI味,面目可憎。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在他的最新著作中认为,在AI时代,要确保能公平公正地衡量学生的学业水平,确保完全原创,还是得坐在教室里闭卷考试。

更糟糕的后果是,语言是思维的基础,长久地深度依赖AI生成各种作业的不良后果,会导致思维懒惰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这也是过度依赖AI最令人担忧的后果之一。

记:AI时代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信息平权,意味着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信息差了,老师们有危机感吗?

赵:AI时代,如果一个孩子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还有足够的驱动力、自控力,有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他/她不上大学,完全能从网络资源中自学。本来B站就是年轻人的大学,而AI技术的发展,使得自我学习更加便捷。但问题是年轻人有没有这个自驱力和自控力。

中学就不用说了,我们看大学的学生规则,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是要打败人的惰性。有规律的课程设置、点名系统、平时作业、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还有各种自主学习的小团体之间的相互约束,譬如社团、剧组等,还有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竞争,这些外在的约束和团队合作,能从外部驱使学生克服自己的惰性。

技术会变,但是人性不会变。

记:有人认为AI将取代很多传统影视岗位,您认为影视专业将来的前景如何?

赵:社交媒体上常常有人地宣称:某某某(一种新的AI工具)一出来,“设计师/摄影师的天要塌了”。但是评论区有很多不同意见。设计师淡定地回复,就算甲方都会AI出图了,但能帮他实现完整意图的,还得是设计师。也就是之前说到的,你有多聪明AI就有多聪明,你的视野和审美,决定了你能指挥AI出什么样的图。

影视专业也是如此。AI能取代的是重复性、技术性的操作,但无法替代人类的创造力、情感表达和艺术判断。

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对影像作品的需求是增加的。除了传统的电影电视剧产业,影视专业的就业边界不断扩大,早就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导演、编剧、剪辑师,学生早已活跃于许多新兴岗位,在自媒体和其他泛娱领域的导演、策划、编剧等等。

记:对于本科之前的孩子,应该如何培养的艺术素养呢?

赵:现在中小学阶段的影视教育应注重对世界对生活的具身体验和兴趣培养,而非专业技能训练。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培养孩子对社会、对生活、对人性的观察和思考,鼓励他们用影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AI时代的影视教育确实面临挑战,但也充满机遇。关键是平衡技术与艺术、工具与思想的关系,技术会迭代,但一个能洞察社会情绪、拥有独立人格和丰富想象力的创作者,是任何AI都无法替代的。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