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经常谈论到美国梦,但很少有人从核心点来解释美国梦,讲述美国梦的电影有很多种,但其整齐划一的核心点在于美国梦可以使得一个普通人一夜之间改变身份,就如同经典的电影《百万富翁》一样,今天你可能是街头的流浪汉,明天就有可能腰身一变,成为上流社会的翘楚。因此,美国梦
我们经常谈论到美国梦,但很少有人从核心点来解释美国梦,讲述美国梦的电影有很多种,但其整齐划一的核心点在于美国梦可以使得一个普通人一夜之间改变身份,就如同经典的电影《百万富翁》一样,今天你可能是街头的流浪汉,明天就有可能腰身一变,成为上流社会的翘楚。因此,美国梦的核心在于让一个普通人完成阶级的跃升,尽管这是一个美好的童话,但这场梦很多时候都可以欺骗对其心生向往的观众。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就是一个讲述美国梦的故事《安妮》。安妮是一个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她做梦都想找到自己的父母亲,但是却一直不能得偿所愿,某一天,安妮迎来了一个机会,城市里的沃尔先生是一个军火商且是一个亿万富翁,他想要在孤儿院邀请一个孩子在自己家度过一个礼拜的时光,安妮幸运的成为了被邀请的孩子,来到了沃尔的家里,安妮渐渐的感觉到了家庭的温馨,众人对安妮的爱以及安妮用自己的天真感动了沃尔,最终,在经历了一番艰难险阻之后,安妮成为了沃尔家庭新成员。安妮也顺利完成了阶级跃升。
乍一看,《安妮》是一个美好温馨的故事,但是故事的核心我们需要缕一缕才能明白。安妮最终完成阶级跃升的核心在于安妮自己吗?当然不是,原因在于沃尔对于安妮的一种认知,且还有沃尔的家仆对于安妮的一种认知。而这种情况同时发生的概率很大吗?或者说这种情况之下,安妮所代表的美国梦可复制吗?自然不会,如果不会,那么美国梦还是美国梦吗?
众所周知,之所以能吸引很多信众,美国梦赖以生存的是自己的可复制性,而在八十年代,尤其是我国刚刚打开国门之后,一部分人看到了美国充裕的物质财富,再看看自己捉襟见肘的经济状况,就无可救药的彻底臣服了。而这些人到了美国之后,即便是进行简单的刷盘子工作也比之前在国内的收入要高的多,因此,他们认可美国梦,他们也算是见证了美国梦。
然而美国梦作为一个理想中的世界,它在现实中的映射是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但对于美国梦有着某种皈依者狂热的虔诚教众的眼中,什么都会变化,但美国梦始终如一。这样的想法并不客观,同样的也不科学。但狂热的皈依者是万万不能接受自己所追求的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客观存在的。于是,《安妮》这样的电影便成了他们的佐证。
我们来看看安妮所生活的变化着的环境中的变化着的人群,他们有着明显的区分。安妮所在的底层社会,所有人都是恶毒的,贪婪的,且充满着狡诈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莫过于孤儿院女管理员汉尼根,汉尼根被塑造成为了一个魔鬼一样恶毒的角色,同时也是非常的滑稽。而且汉尼根的弟弟同样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他不惜冒充安妮的父母来进行诈骗。
而与此同时,沃尔家族的所有人都以什么样的形象示人呢?沃尔是一个表面上非常严厉,内心深处却十分柔软的人,同样的,沃尔家中的仆从们也都乐善好施,且都充满着爱心来保护一个来自孤儿院的柔弱小女孩安妮。
这样的人物刻画,很快就会让观众们沉浸在一种虚幻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贫富是分层的,而且贫富分层所带来的贫富分化代表的不仅仅是财富的差异,而且更重要的是品德的优劣。财富占有者往往成为了道德的楷模,而那些底层苦苦挣扎着的人群们无一例外的都是贪婪的。这种并不客观的舆论导向很容易占据观众的内心,并随着该类型的影视作品不断地上映来对于这一现象进行强化。在国内也有类似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穷生奸计,富长良心”。本该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感被强行与社会财富做了绑定,营造出来一种道德随着财富的集中而集中的假象,并试图让很多观众相信,这就是资产阶级舆论工具的巧妙之处。
占据了舆论的制高点之后,就可以通过舆论随意的塑造受众,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依旧是有太多的人即便是被证明美国梦的虚幻,他们依旧是坚决不动摇的相信,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已经被根植了关于美国梦的所有基因,思想已经被彻底地改造了。即便是现实中的美国日渐衰落,在网络上,美国依旧是全世界的灯塔,任何与美国梦相悖的事情,都会被他们认为是虚假。
因此,我们再去看《安妮》这种类型的影片的时候,一定需要看看此类影片背后代表着的是什么。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规律总结,还只是给一部分人舆论导向贴金砖,基础的判断还是要有的,这就是保持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当然,那些“顺我者独立思考,逆我者被人洗脑”的人是见不得别人这样的。
……
你好,再见
来源:抽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