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演员雷佳音在接受《人民文娱》的专访时首次对“作品霸屏引发观众审美疲劳”做出回应。他表示自己超级听劝,也早就意识到曝光度过高的问题。也有小半年没演了,后续
演员雷佳音在接受《人民文娱》的专访时首次对“作品霸屏引发观众审美疲劳”做出回应。他表示自己超级听劝,也早就意识到曝光度过高的问题。也有小半年没演了,后续
演员雷佳音在接受《人民文娱》的专访时首次对“作品霸屏引发观众审美疲劳”做出回应。他表示自己超级听劝,也早就意识到曝光度过高的问题。也有小半年没演了,后续也会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对于一个演员来讲,保持自身的神秘感和角色的多样化才能让观众们眼前一亮,不巧的是雷佳音的大部分角色设定都是处处受挫,满是无奈的“窝囊”中年男人。
这就导致演员没法展现出多样化的表演风格,观众看久了也会产生一种“怎么又是他”的烦闷感。观众缘的流失往往就体现在作品播出时的一瞬间,所以一些演员才会选择在作品播出期间多关注舆情。此外雷佳音还强调道熟脸是把“双刃剑”,演员长期有作品播出固然可以维持市场曝光,但其过于频繁的出现也不利于演员口碑的发酵和观众好感的转化。
雷佳音称自己日后会减少接戏,通过沉淀积累重新规划职业路径。在凭借《我的前半生》里演技精湛,出圈爆火的“前夫哥”重新翻红后,他总能接到隐忍无奈的中年男性剧本。比如《人世间》的周秉昆,《长安的荔枝》李善德等。被观众称为“窝囊废赛道专业户”,虽然观众们承认雷佳音的演技纯熟,角色塑造能力强,但角色重复性必然会导致演员的表演套路化和观众的审美疲劳。
当一个演员的表演带不来任何惊喜,自然会被观众厌烦。雷佳音自然也意识到了这点,他表示每个年龄阶段有适合的表演方式,未来会尝试交出“不同答卷”供观众审判。到目前为止,雷佳音2025年播出的作品数量已经达到4部。第一部是电视剧《长安的荔枝》,饰演男主李善德。明明接的是热播剧《藏海传》的收视率底盘,观众也是偏爱古装剧的那批,收视率却连日下跌。
首先是剧情注水,7万字小说扩充至36集,加了很多无意义的情节,导致情节拖沓,原著的批判力度减轻。其次是演员那尔那茜高考作假,被批影响教育公平。影响了后期剧集口碑的发酵和新观众的进场。雷佳音在这部剧的表演中规中矩,存在感和讨喜程度甚至还不如同剧的岳云鹏。最后就是权谋线幼稚低龄,又撞上了大咖云集的电影版,关注度被分散,长尾效应一般。
第二部是《酱园弄》,饰演薛至武,这部电影前期筹备时间久,众星云集,但实际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并不理想。雷佳音饰演的角色原本应作为案件推进的旁观者与串联者存在,但他在片中的戏份显著偏重,甚至多过女主章子怡,关键这个角色又坏得莫名其妙甚至坏得有点蠢。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角色非但没能做好“穿针引线”的作用,反倒“喧宾夺主”,稀释了女性人物的叙事份额。
再者,人设烂倒是其次。主要是雷佳音演的也不怎么样。虽然有戏份占比重,台词口音明显等缺点,但架不住人家演法成熟,表现松弛啊。剩下的两部是电影《你行!你上!》和客串电影《刺杀小说家2》。前者豆瓣评分只有6.7分,算是姜文作品里质量最差的一部。后者的口碑也是毁誉参半,雷佳音在电影中全程皱眉,一副眉头紧锁苦大仇深的样子,存在感不是很高。
一年的时间能从头到尾保持着超高的作品曝光度,雷佳音的创作节奏一般人还真的模仿不来。要命的是除了现在已经播出的四部作品外,他还有高达9部的存货。也就是说即使他休息一段时间,也不影响他继续被动霸屏。那么,观众为什么会那么厌烦雷佳音的频繁出现呢?首先是他饰演的角色设定雷同。这就导致了他表演模式单一,缺乏突破亮点。央媒曾批评其表演趋同,削弱观众看剧体验。
虽有在《酱园弄》中饰演暴戾警长以求突破,但却被指用力过猛,戏份过重招致观众厌烦。其次是行业资源过度集中。雷佳音会频繁出现本质上就是影视资源的过度倾斜,资方更偏爱雷佳音类低风险演员。既有稳定可靠的演技,也有一定的票房号召力,咖位还能够拉高电影逼格。加之电影圈的创作多属于市井题材,这让雷佳音更受青睐。类似情况在张译,黄渤等演员身上亦有体现。
有影评人指出,审美疲劳本质是套路化创作与演员标签化的恶性循环。部分观众认为雷佳音的高频曝光消耗新鲜感,“开屏即见雷佳音”让观众审美疲劳,同时多角色混剪分不清剧集,也是他被人厌烦的原因之一。也有部分观众肯定雷佳音的演技,呼吁勿因其曝光过度而否定其实力。虽说从他的采访可知,他未来会休息一段时间。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从长期发展来讲,他要摘掉标签,就需跳出舒适圈,通过多元化角色重建观众新鲜感。同时,电影圈的资源也应该照顾年轻面孔,不能总是让老演员出镜,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电影市场低迷。雷佳音的回应折射出头部演员的行业困境。虽然市场肯定其演员价值,但观众审美疲劳又会切实影响演员的取舍。雷佳音“听劝”的态度彰显出职业清醒,但其待播剧充足让观众的审美疲劳感短期难解。
不过,好演员经得起时间检验,或许雷佳音未来的角色有突破仍然会得到观众的认可。
来源:南方娱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