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运输部10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日均超3亿人次,同比增长6.2%,创历史同期新高。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旅游消费方式更趋多元,错峰出行、分段度假、深度体验等新形态逐渐普及。这些变化显示出中国旅游市场正
交通运输部10月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4.32亿人次,日均超3亿人次,同比增长6.2%,创历史同期新高。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旅游消费方式更趋多元,错峰出行、分段度假、深度体验等新形态逐渐普及。这些变化显示出中国旅游市场正向“品质升级”转变。
电影票房整体表现不算亮眼,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档电影票房为18.35亿元,比去年的七天国庆档(21.05亿)下跌13%;观影人次为5007.9万,同比下降4%;平均票价为36.6元,较去年同期的40.4元下降9%,平均票价下调至近5年最低。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国庆档新片数量多达十部,涵盖战争、奇幻、喜剧、犯罪等多元类型,且涵盖3部系列续作但映前热度及映后口碑均一般,国庆档近五年首次档期内无影片过5亿。
图源:猫眼专业版
再将目光聚焦至文旅消费目的地,综合美团旅行、携程数据报告,其出行订单同比增长3%-30%,北京、成都、上海、西安、重庆、武汉、深圳、广州、青岛、南京、杭州、长沙、洛阳等10余座城市入围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Top榜单。
不难看出,上述热门目的地均是知名网红旅游城市或经济活力城市的代表,其假日消费数据颇具看点和启示。因此,本文将整理这10+城市国庆中秋的消费数据,据此来“管中窥豹”城市商文旅市场的现状、变化及特征,供行业伙伴参考。
北京
国庆中秋八天假期,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95.1亿元。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
来源:北京市商务局
其中,新首钢园商圈、北苑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1倍、5.9%;双井商圈、朝青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37%、18.1%。同时,据手机信令数据显示,全市60个重点商圈夜间客流量2811.6万人次,同比增长23.3%。其中,亚奥、燕莎蓝港两大商圈夜间客流量分别同比增长39.1%、2.1%。
全市餐饮消费同比增长4.5%。假日期间,紫光园销售额同比增长98.8%,吴裕泰、稻香村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4.5%、12.8%。
此外,国庆假期入境游热度不减,假日期间入境游客消费金额同比增长超六成。
成都
统计数据显示,10月1-8日,成都全市共接待游客2862.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5.3%,旅游总花费293.5亿元、增长13.4%,人均旅游消费1025.3元、增长7.7%。接待外地游客1067.6万人次、增长6.4%;接待入境游客增长32%,韩国、印尼、泰国、越南、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客流量位居前列。全市A级景区接待游客1416.9万人次,增长8.1%。
图源:成都商务
据行业监测数据,1-7日,成都市线上线下消费合计767.5亿元,同比增长11.0%。全市各区(市)县、各大市场主体举办促消费活动超200场,其中51场重点活动合计吸引客流1459.1万人,拉动消费18.4亿元。
在各类活动的带动下,成都市各大商圈街区消费持续增长。据行业监测数据,1-7日,全市重点监测的10个商圈合计客流2011.5万人次,同比增长2.7%,实现营业额近40亿元,同比增长4.4%;215条特色商街合计客流4051.9万人次,同比增长5.0%,实现营业额63.2亿元,同比增长5.4%。
据成都市商务部系统显示,10月1-7日成都全市17家重点餐饮企业合计实现零售额1.2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线上餐饮消费占比23.9%,同比增长25.2%。
上海
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数据,10月1日至10月8日,上海全市线上线下消费支付金额796亿元,同比增长3.0%。据美团数据显示,上海地区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7.5%。
图源:上海商务
上海市重点商圈销售额同比增长10.2%,其中,南京东路、南京西路、中山公园等3个商圈销售额分别增长23.2%、22.7%和29.4%。5个夜间经济人气地标的夜间消费额同比增长15.3%,环比节前一周增长31.8%。其中,西岸梦中心、吴江路-丰盛里分别增长111.9%和28.0%。5个夜生活好去处夜间消费额同比增长0.4%,环比节前一周增长19.0%。其中,长宁上生夜未央、静安大悦城夜食天台分别增长104.1%和35.4%。
节日期间境外来沪人员消费活跃。离境退税开单数同比增长6倍,销售金额同比增长7.2%。入境人员购买退税商品品类主要是运动服饰、电子产品和国际品牌。
西安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西安全市共接待游客2007.75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达到199.59亿元。
图源:西安发布
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积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持续吸引着人们多方奔赴。假日期间,全市文博场馆接待游客238.54万人次。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接待游客44.9万人次,持续满负荷运行。西安博物院、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待游客同比分别增长56.3%、45.6%、36.7%。
主题街区表现抢眼,夜间消费显著增长。重点监测的5个旅游休闲街区共接待游客402.61万人次,实现营收3.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1%、38.7%。其中,大唐不夜城接待游客288.2万人次、实现营收2.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2%、64.66%。
文商旅融合消费扩大。老城根、中贸广场、大悦城、西影圈子等10个文商旅融合消费聚集区,累计接待市民游客535.8万人次,同比增长9.46%,实现营收4.53亿元,同比增长11.1%。
同时,演艺市场仍在升温。21台重点旅游演艺共演出1188场,接待游客95.2万人次,同比增长7%。《无界·长安》《赳赳大秦》《大唐女皇》接待游客同比分别增长68.3%、 51%、12.5%,《西安千古情》创下单日演出20场新纪录。
重庆
据统计,假期内,重庆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701.5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2%;国内游客花费196.14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4%。
图源:重庆发布
全市重点监测的130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079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11.2%。其中,洪崖洞民俗风貌区105.9万人次,磁器口古镇102.3万人次,美心红酒小镇101.2万人次,武隆喀斯特旅游区78.5万人次,重庆动物园53万人次。
此外,重庆市重点监测的10家旅游休闲街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9.6%,接待人数排名前三分别为: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106.1万人次,南岸区弹子石老街80.0万人次,南岸区龙门浩老街55.1万人次。
文艺演出市场供需两旺。全市29家主要剧场和重点演艺新空间累计演出567场,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5.4%;累计接待观众约16.57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6%。其中,10月6日、7日,奥体中心体育场谢霆锋重庆演唱会吸引8.2万名观众到场;同期,华熙live鱼洞举办陈立农演唱会,1.1万余名粉丝现场助阵。两场大型演唱会直接拉动交通、住宿、餐饮等关联消费约5.2亿元。
为方便游客感受巴蜀文化魅力,假日期间重庆全市博物馆、纪念馆全面取消参观预约制,以“敞门迎客”的姿态提升参观体验。各文博单位共策划推出72个展览和152项社会教育活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体育博物馆等16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全市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220.68万人次,同比增长25.8%。其中,三峡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超22.5万人次,日均客流突破2.8万人次。
与此同时,假日期间重庆全市累计开展非遗展示展销展演活动230余场次,同比增长12%;参与群众10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5%。
武汉
10月8日,“武汉商务”披露,国庆假期,武汉本地商业市场活力满满,多家商业体凭借多元体验日均吸客超10万人次。
图源:武汉商务
其中,华中商业地标「武商MALL」打造DIOR、兰蔻等美妆品牌华中首展,MM6 Maison Margiela湖北首店、闻献湖北首家精致店也于假期亮相;近日落户的“丽炙”海鲜姿造华中首店单日营业额屡创新高。与之隔江相望的「武商梦时代」,假期日均客流突破18万人次,全馆业绩增幅超20%。
武昌万象城“卡皮巴拉森林萌物派对”武汉首站与《周同学艺术展:心动艺境》全国首展吸引了大量家庭与音乐和艺术爱好者。武汉恒隆广场“黄油小熊”华中首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粉丝专程前来。武汉新天地“新天地艺游季”以七大艺术装置和12场国际级演出打造了一场文化艺术盛宴。法国巴黎奥运会开幕表演《摇曳之红》、反转世界剧团《小汤锅》、乌镇戏剧节多款知名剧目轮番上演;在地文化装置“风语之门”、10米高地标秋千、“镜像之门”等互动艺术项目有效串联汉口历史风貌区等周边景点,带动客流实现15%的增长,假期日均客流突破16万。
知名商业街江汉路步行街假期举办动漫主题展,潮玩二次元新店齐开、二次元博主见面会等让这里成为“青年社交中心”和年轻人追捧的“潮玩胜地”。数据显示,假期首日,街区客流量达42万人次。
新商业假期表现亮眼。武汉杉杉奥莱10月1日至3日客流量超30万人次,销售额超3500万元。KIC PARK创新天地商业公园开业以来日均客流稳定在15万人次左右。武汉滨江天街国庆假期首日客流量便突破12万人次。
深圳
10月8日、深圳特区报记者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全市接待游客920.26万人次,较2024年国庆假期七天增长12.4%。其中,外国游客入境9.1万人次,增长145.2%;旅游总收入89.4亿元,增长17.6%。
图源:深圳商务
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在深圳湾万象城二期入市等重点项目的强力带动下,深圳重点监测的26个商圈客流量达1997.5万人次、营业额19.49亿元,平均实现增长约20%。
广州
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又恰逢第十五届全运会冲刺之时,广州推出涵盖景区焕新、传统民俗、乡村旅游、精品演出、文博展陈五大板块的20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诚迎八方宾客。据统计,假日期间广州市累计接待游客1738万人次,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5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18.1%。
广州天河城负一楼焕新开业,图源:小红书kkk
10月2日至10月5日,在广州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漫画节吸引超45.2万人次客流,带动消费额超3.8亿元。同时,广州塔携手一江两岸建筑群、海珠广场、琶洲西区等地标,联袂上演绚丽光影秀;正佳广场推出马路生活节、中秋音乐会等活动;广州热雪奇迹推出“广寒宫次元泼雪节”主题系列活动,游客与嫦娥、后羿等Coser互动狂欢。此外,为期三天的2025广州超级草莓音乐节在南沙热力开唱,3大舞台、54个演出时段轮番登场,亚洲潮流团体齐聚,吸引近9万名乐迷到场。据统计,假期纳入监测的35家文化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918.1万人次。
青岛
监测显示,国庆假期前四天,青岛全市10大重点商贸监测企业(集团)实现销售额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
图源:青岛商务
分区域来看,市北区联合京东MALL开展“京东服务到家·点亮品质社区”惠民系列活动及儿童展演,带动全场销售额同比提升15%,客流提升10%。开展青岛市“人才消费季”活动,汇聚利群商厦、百安居等百余家岛城知名消费品牌,精心打造人才友好型消费场景,预计拉动消费超2亿元。西海岸推出“山海共庆·双节同欢”系列促消费主题活动,立足青岛西海岸新区“山、海、城、文”融合的独特资源,围绕“山海宴”“潮购季”“夜享汇”三大主题,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组织全区40余家企业参与,开展专场活动50余场,带动参与商户客流增长14%,销售整体增长13%。平度市推出“乐购平度 惠享生活”—礼惠金秋消费季系列促消费主题活动,组织全市20余家企业参与,开展10余场促销活动。参与商户销售整体增长2成。
与此同时,利群、利客来、凯德MALL、永旺、苏宁、金鼎等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充分利用节庆时机,纷纷开展开业大促、团购惠民、购物送礼、新品打折优惠等活动促进消费。凯德MALL推出Honey Go咖啡面包节3.0,联动全国50余家网红咖啡面包品牌,开展零售满减、满赠、餐饮大促等活动,带动全场销售额提升12%,客流量提升25万人次。CBD万达广场开展“千人旗迹·方阵”“庆国庆艺术展演”等系列活动,结合打卡赠礼、满额抽奖、穿搭购好礼等,带动全场销售额提升25%,客流量提升20万人次。绿城青岛GT PLAZA集地广场国庆期间开展众多促销活动,带动节日期间客流增长50%,销售额增长30%。
南京
数据显示,假期8天,南京全市百家重点商贸企业销售额达39.5亿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7%。
图源:南京商务
节日期间,南京围绕“四季有约•金秋潮荟季”主题,将潮流购物、休闲旅游、美食打卡相融合,开展了300多场促消费活动。重点监测的37家商场、综合体累计实现销售额14.7亿元,同比增长3.8%。
同时,依托“苏超”的热度,把体育赛事和消费场景进行深度结合,南京打造出多个“第二现场”。10月4日,2025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淘汰赛南京队VS连云港队1/4决赛当日,南京重点商圈和商业街区的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单位实现交易金额8.7亿元,同比增长6.4%。监测的重点商场百货类企业,实现零售额1.5亿元,同比增长4.2%。
杭州
据杭州市商务局监测数据显示,9月30日至10月7日期间,全市消费总规模达296.71亿元,重点商圈人气爆棚。
图源:杭州商务
其中,湖滨商圈消费金额达3.68亿元,同比增长25%; 钱江新城商圈消费金额达7.26亿元,同比增长19.6%;整个假期,武林商圈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日均吸引超3万人次参与;
同时,今年假期,杭州的餐饮消费呈现出新趋势——除了老字号餐馆持续受到青睐外,更具烟火气的特色小店也备受消费者欢迎。假期期间,全市餐饮消费总额达28.34亿元,消费笔数同比增长17.1%。全市共发放餐饮消费券750万元,核销227万元,带动餐饮消费1502万元。
长沙
根据手机信令大数据建模分析,2025年国庆中秋8天假期长沙市共接待游客1079.52万人次,同比增长13.39%;根据假期游客花费抽样调查结果测算,游客总花费85.49亿元,同比增长5.36%。
图源:长沙发布
重点商圈客流、热门餐饮热度双双创下新高。如长沙海信广场10月1日至6日累计接待客流37万人次。王府井百货内刚开业的长沙市内免税店国庆期间日均客流超过5500人次。10月1日至7日,五一商圈核心区累计客流达716.49万人次,10月3日迎来峰值114.93万人次。
由喜宴、寿宴、家宴带动,10月1日至7日,长沙市监测的10家餐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2.92万元。宴席经济更带动酒水饮料销量大幅增长,37家监测的零售企业10月1日至7日零售额达42358.35万元。其中,烟酒、饮料和粮油食品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5.87%、17.99%和14.23%。
洛阳
国庆中秋假期,洛阳持续围绕“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新文旅特点,以“一城秋色阅千年”为主题,深入推进各项文旅活动。9日,洛报融媒记者从洛阳市文广旅局获悉,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洛阳累计接待游客879.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5.63亿元。
图源:洛阳发布
来源:铱星云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