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个月前,苏敏的一句“猪妈妈要不要离开浪浪山”让她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文|南风
编辑|娱叔
两个月前,苏敏的一句“猪妈妈要不要离开浪浪山”让她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差评、质疑扑面而来,不少人直言“粉转黑”。
如今风波渐渐平息,苏敏又带来新的消息。
那些曾经批评她的网友突然发现,我们或许“错怪”她了。
第一次听说苏敏自驾游的时候,大多数人是敬佩的。
一个敢于反抗生活、对抗命运的人,不论男女都会备受称赞。
但后来,人们逐渐对她的事迹感到无聊,对她的生活感到厌倦。
尤其是两个月前的《浪浪山小妖怪》的宣发活动上,一句话便戳中了观众敏感的神经。
猪妈妈照顾家人是辛苦的,也是可敬的,但有人觉得苏敏却想让猪妈妈放下一切出逃,太过自私。
那会不会苏敏本人会不会也是这样一个只看重自身利益的人?
网友们炸了锅,电影官微评论区骂声一片,“退票”的声音不绝于耳。
有人因此开始讨厌苏敏,觉得她出走是对家庭的不负责。
在部分传统观念里,五六十岁的女人就应该在家带孙子,操持家务。
可苏敏却违背了传统,竟然把孙子和孩子放到一边,独自旅游。
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对于家庭的背叛,一种对于主流观念的践踏。
她提到自己和丈夫“经济AA制”多年,感觉不像是一家人。
这更让一些人觉得她“不顾夫妻情分”,把婚姻问题全都推给对方。
有人说,苏敏就是另一个祥林嫂,在用自己的悲惨换取别人的同情。
毕竟“家丑不要外扬”这句话,已经深深烙印在了一些人的观念中。
“就算再不好,那也是你丈夫”的说法,即便已经到了21世纪也不算罕见。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好像才是处理家庭问题的正解。
所以打碎了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咽,把家庭矛盾放到台面上讲,那就是不对。
用大家的关心来换取流量,更是一种对善意的滥用。
这样一来,总会有人觉得她身上“独立女性”的标签就显得太过刻意。
因为她好像每次采访她都绕不开“前半生为家庭,后半生为自己”这样的话题。
每次说话,都好像是在劝女人们逃离家庭,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看到苏敏反复强调这些观点,就难免觉得她在“贩卖焦虑”。
甚至有人还怀疑她的经历是“剧本”,目的就是打造“独立女性”的人设赚钱。
或许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但只用缺点去形容一个人,难免有失偏颇。
抛开那些争议,好好看看苏敏的人生,会发现她算得上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她的“出走”从来都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对压抑人生的勇敢反抗。
从前的她扫过大街,做过收银员,也想过一辈子就这么围着家庭转圈。
那个不像是家的家,那段感觉不到幸福的婚姻,她忍了三十年。
后来孩子结婚了,外孙也进了幼儿园,她怅然若失,又恍然大悟。
她带着不多的积蓄,买了一辆小车,出发走上了“找自己”的路。
苏敏的身上,总是散发着一种向上的力量。
第一次剪辑视频,第一次书写文案。
还有第一次开车长途旅行,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第一次冲浪,第一次踩上红毯……
对于一个没有学历更没有背景的农村女人来说,每一项都是难以想象的突破。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她的经历实实在在地鼓舞了太多的人。
不只是被困在不幸家庭里的主妇,还有对生活充满迷茫的年轻人,以及觉得晚年无望的老人。
她的视频没有什么华丽的剪辑,只有娓娓道来的讲述,以及大片大片的风景。
这种“无聊”的视频,却让大家重新拾起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用自身经历温暖他人的力量,便是苏敏身上最大的魅力。
她的评论区,已然成为了那些失意者们的“树洞”。
至于说她“劝大家抛弃家庭”,恐怕也只是对她思想的错误解读吧。
苏敏所倡导的,从来都只是不被束缚地自由生活,而不是放弃家庭放弃责任。
家庭幸福的话,继续延续幸福生活便是最重要的。
她所期望的,是那些被不幸所笼罩的女子们能够勇敢为自己争取利益。
她所向往的,是“男尊女卑”彻底消失的人人平等的世界。
毕竟如果她真的认为家庭只是拖累的话,她的女儿也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家庭。
不管舆论怎么争吵,旅行已经成了苏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帕米尔高原上,她蹲在路边清洗蔬菜,辛苦却也十分充实。
318国道上也能看到她拍照的身影,即便只有一个人,也要踏上所有旅行者的“梦中情道”。
泰山的山腰上,她和粉丝一起有说有笑,再高的山,也不能失去征服它的勇气。
她好像一点都没有变,还是那个到处旅行的苏敏。
但她好像又变了很多,变得很少再抱怨曾经的生活,很少再提及前夫的过错。
她现在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旅途中的风景上。
少了对于婚姻的控诉,多了对当下生活的细腻观察,蕴含的情感却更加丰富了。
苏敏说,人生不是到了某个年纪就该停下来,而是在决定出发的那一刻才真正开始。
于是她又为自己解锁了新身份,成为了一名作家。
她的新书《一路向着光》已经出版,记录了这五年来的点点滴滴。
500多座城市,20万公里的路程,以及路上遇到的各种有意思的人和事。
文章的语言并没有多么华丽,但每个字都带着朴实的烟火气息。
原来向着光生长的人,总是能带来新的奇迹。
从舆论漩涡到被网友理解,苏敏用真实的生活和真诚的态度打动了大家。
她的故事从来不是“逃离”的范本,而是“活成自己”的勇气证明。
新书里的每一行字,旅途中的每一段路,都是她给世界的回答。
或许我们都该明白:勇敢为自己而活的人,从来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部分参考资料:
我的新书《一路向着光》正式出版了!——50岁阿姨自驾游
自驾游阿姨说自己没有愧对任何人——封面新闻
傅首尔“鸡娃”言论翻车!家长集体抵制 苏敏发文控诉遭利用——东方网
来源:娱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