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10月7日18时40分,2025年国庆中秋双档叠加的8天假期中,电影总票房已突破17亿元。由于假期最后一天观众多忙于返途、为复工养精蓄锐,票房增长乏力,预计整个假期总票房不会突破19亿元。若最终成绩定格于此,结合2022年受新冠疫情显著影响
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10月7日18时40分,2025年国庆中秋双档叠加的8天假期中,电影总票房已突破17亿元。由于假期最后一天观众多忙于返途、为复工养精蓄锐,票房增长乏力,预计整个假期总票房不会突破19亿元。若最终成绩定格于此,结合2022年受新冠疫情显著影响的特殊背景,今年将成为近五年国庆-中秋相关档期的票房最差年份。
票房遇冷的反差在假期开局便已显现。10月1日档期首日,全国总票房仅3.16亿元,且无一部影片单日票房突破1亿元大关,与去年同期多部影片破亿的火热态势形成鲜明对比。即便档期内有多部影片发力——涵盖主旋律、喜剧、动画等13种类型,《志愿军:浴血和平》《731》等影片领跑,《浪浪人生》《三国的星空第一部》等适配家庭观影需求,档期中段上映的《震耳欲聋》也有不俗表现,但整体仍未掀起观影热潮。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已尝试通过票价调控激活消费。今年国庆档前四天平均票价为37.4元,较去年同期的40.6元明显下降,10月4日多部新片还宣布下调最低结算票价,带动当日平均票价环比再降2元。且“电影+”业态也在同步发力,全国3000多个铁路客运车站、4200多组动车组列车播放影旅主题视频,多地推出凭电影票享景区、酒店折扣等福利,试图以“票根经济”激活消费,但这些举措未能扭转票房颓势。
多位院线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档期遇冷核心原因在于新片整体竞争力不足,普遍存在口碑平庸、营销乏力的问题,难以匹配观众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与理性的观影选择,凸显出“内容质量才是市场根本”的行业规律。
以下是近五年(2021年-2025年)国庆-中秋档票房详细统计:
- 2021年:国庆档票房43.87亿元,中秋档票房4.98亿元,合计48.85亿元。
- 2022年:国庆档票房14.96亿元,中秋档票房3.73亿元,合计18.69亿元。
- 2023年:中秋国庆档合并放假,档期总票房27.34亿元。
- 2024年:国庆档票房21.04亿元,中秋档票房3.89亿元,合计24.93亿元。
- 2025年:截至10月7日18时40分票房破17亿元,预计全假期不超19亿元,最终合计票房待假期结束后明确。
来源:月影星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