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完的评价,内核相当不错,成千上万老百姓还得是有心气儿、有能力的老百姓,被时代被命运拍在沙滩上,成为咸鱼,成为时代的一粒尘埃、无声无息消逝,甚至没有留下一个背影。
国庆档最后一部电影,还是忍不住看了浪浪人生。
毕竟是韩寒监制,黄渤、殷桃压阵,客串都还有刘德华,都不用说还有常远、辣目洋子、刘雪华一干金牌配角,虽然开始评分不太高,但是毕竟是一部票房还可以的电影。
看完的评价,内核相当不错,成千上万老百姓还得是有心气儿、有能力的老百姓,被时代被命运拍在沙滩上,成为咸鱼,成为时代的一粒尘埃、无声无息消逝,甚至没有留下一个背影。
故事如果不硬塞龙舟这个环节,改成北方的一场家宴,更适合原本就是北方人的黄渤、范丞丞等等,南方龙舟的宗族血缘凝聚力,北方人总有些出戏。
但是,如果直接沿着那种北方肃杀的拍下去,又成了一部不折不扣的悲剧电影。
分析有三:
1、韩寒的悲观和现实主义,也是国内电影的一道独特风景。不包括这部监制的浪浪人生,韩寒的电影作品已经包括后会无期、四海、乘风波浪以及两部曲的飞驰人生,总体而言,片子质量不错,除掉四海之外,平均分能达到7分,已经是不错的成绩。
即使刘浩存、刘昊然、尹正主演的四海,虽然剧情有点出离,评分不高,但是,依然斩获了5.4亿票房不说,那种小镇走出来的“能人”,在现代社会资本与权力控制下的光怪陆离里,被消费、被扭曲、被损灭,依然是有浓浓的韩寒印记。
从四海里倾尽家财折腾海边俱乐部的尹正,到浪浪人生里负债累累、家徒四壁支撑海边加油站的黄荣发,韩寒的电影执着于时代大潮里被浪花拍在岸边、又不甘被命运边缘化的小镇“能人”,从青年意气风发到中年折戟沉沙的悲剧幻梦。
韩寒的电影,因为这种清冷的底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不如贾樟柯聚焦底层的锐利,但是成千上万的小镇青年,无论成不成功都会被共振,共振的源头就是无法冲破的命运,即使小镇青年里还有一个主角叫马化腾。
但是,黄渤不是沈腾也不是尹正,甚至不是刘昊然,始终融不进这种南方人隐晦的悲情。
2、黄渤显然拒绝了国庆档上一部黑色电影,一个北方倔老头融不进南方的市井。黄渤演过很多反面悲剧人物,包括出道时的《生存之民工》,但是无论是《杀生》还是《穿过愤怒的海》,都是那种混不吝、坚硬得不可触碰的倔强角色,具有明显的北方特征。
其实南方人的坚强,更隐忍、更细腻,即使是海员,在情感表达上依然会丰富很多,就是欠债、要账这样的环节,都会表现出一种温情背后的冰冷,这种表演技巧在黄渤身上是很难体现的,毕竟主要生活在青岛和北京,这一点表现很明显的当然包括范丞丞。
但是,即使监制韩寒也不可能将电影直接罩着《哈喽,树先生》的路数去,让黄渤尽情发挥悲剧人物的那种寒气逼人的粗糙凛冽,黄渤也不会愿意在国庆节上映这么一部黑电影,毕竟是一个主流演员,甚至能接过李雪健戏骨旗帜的山东演员先锋。
这又是一个江湖,黄渤有黄渤的生态位,这不是演员的错,是选角得问题,一群北方人实在演不出别有风味的南方市井。
3、可惜了一群好演员,本来有可能成为笑泪交加的树先生。黄渤的演技根本不需要怀疑,戏剧张力和表现力一直在线,即使不断地娱乐节目和江湖应酬,改变了很多演员本色的特质,但是演父亲的倔强、义气以及对孩子的爱,依然很到位,只是北方父子关系错位到南方,有点生硬。
殷桃特别适合这种苦情角色,柔弱里的刚强,尤其那种气声情绪表达法,影视圈单论演技,也就宋佳更棱角分明,辣目洋子、常远的表演,基本基本上是合格的,把村里的姑娘和小叔子表演的活灵活现,只有几句粗口台词的刘雪华演得阿婆,是个亮点,这才是南国渔村的老百姓。
这电影应该不会亏,毕竟演员人工成本以外成本非常可控,但是,真得可惜一群好演员了。本来这是一个关于小人物奋斗的编年史,可以讲出很好的故事,甚至一部南国版的树先生,也是为那些寂静无声的被碾压在时代车轮下、成为时代进步燃料的小镇青年立传、写生。
毕竟,绝大多数人成了保安、快递小哥、便利店店员,世间只有一个马化腾。
来源:水泊梁山夜挑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