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2》奇幻异境制作实录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7 18:36 1

摘要:2024年4月,摄影棚的门敞开着。外面是青岛的海风,夹杂着潮湿的味道;里面却是另一番景象:焊机的亮光一闪一闪,锯末与材料处理的气息混合在空气中,切割机、气泵、电锯、钉枪等工具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那一刻,我知道,电影《刺杀小说家2》(下文简称《刺杀2》)的置景工

我们犹如“造梦者”,游离于真实与虚妄之间,创造着一个超现实主义时空的世界。

文 | 影视置景统筹曹振国文学顾问 | 董宇翔 刘丽鸣编辑 | 张靖设计 | 张凯琳图片 | 《刺杀小说家2》制片方、美术指导李淼素材 | 青岛东方影都

2024年4月,摄影棚的门敞开着。外面是青岛的海风,夹杂着潮湿的味道;里面却是另一番景象:焊机的亮光一闪一闪,锯末与材料处理的气息混合在空气中,切割机、气泵、电锯、钉枪等工具发出的声音此起彼伏。那一刻,我知道,电影《刺杀小说家2》(下文简称《刺杀2》)的置景工作已经真正开始了。

这种熟悉的感觉,让我不由得回忆起6年前接到的电影《刺杀小说家》(下文简称《刺杀1》)的置景任务——打造影片中的小说家路空文(董子健饰演)笔下的异世界。

《刺杀1》讲述了这样一个奇幻的故事:主人公关宁(雷佳音饰演)为寻找失踪了6年的女儿小橘子,接下了阿拉丁集团老板李沐(于和伟饰演)下达的刺杀小说家路空文的任务。因为路空文小说中赤发鬼的命运与李沐紧密相连,故事中的一方死伤,现实中的另一方亦然。然而随着小说情节的不断推进,关宁惊讶地发现皇都——云中城里生活着一个唤作“小桔子”(王圣迪饰演)的女孩儿,她的年龄、身世与自己的女儿不可思议地重叠在一起。现实世界与异世界之间交错渗透,如同打破了时空界限,关宁与路空文已然不能置身事外。一场正义向邪恶发起的挑战正式打响了。

▲ 赤沼中的红色湿地

东方幻境:超现实主义照进现实

影片主创人员为凸显异世界中超自然的奇幻景观,在造型设计上与第一部相比更加惊艳奇绝,这使我们置景工作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刺杀1》中,我们将云中城塑造为一个极具东方韵味的世界,这里的城坊、塔楼、房屋、拱形桥等皆有着传统中式建筑的独特风格。当《刺杀小说家》这个故事延续到了今天,云中城依旧存在,同时又增加了赤沼、坠龙原、狄山峡谷、虚无囚笼等场景,每一处景观与物象的细节刻画都经历了极为严苛的打磨,这些成为我们“检验自我”的重中之重。

▲ 塔林

这一次,美术团队把《刺杀2》的置景工作进行了概念设计和呈现方式的“双重升级”,观众也本能地期待它比第一部有更震撼的视觉效果。美术指导李淼老师带领美术部门提出了很多超现实主义的甚至是违背物理学原理的设想:反重力学的建筑、随时可能坍塌的庙宇、叠层的房屋、断裂的峡谷等。这些设想听上去匪夷所思,但落到我们手里,我们却逐一把它们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现实可寻的物象与景观。

云中城码头:被遗忘的航海时代

影片中,自关宁于宫殿山斩杀赤发鬼后,已经过去了6年时间,云中城偶有战事,多是由行者(丁程鑫饰演)、霹雳火(王彦霖饰演)、入云龙(辛芷蕾饰演)这三大巨头为争夺城主之位而引发的,正当大家快要将赤发鬼(邓超饰演)遗忘之时,他却赫然出现在云中城码头。昔日仇敌,再次短兵相接。

▲ 赤发财富中心

云中城码头的打斗是本片故事向前推进的重要桥段,也是我们置景任务的宏大场景之一。面积六千平方米的影棚,被建成一个废弃的港口,上百艘船横陈云中城码头,三十多栋木质民居错落其间。人走进去,就像穿越到被遗忘的航海时代。

▲云中城置景现场

木工组的王庆华、余和平带领几十号木工改造船体、搭建房屋;效果组的王小录在木板上先刻出腐蚀裂纹,再分层喷涂做出海水侵蚀的肌理,以呈现船只年久腐坏的视觉效果。

房屋的搭建最令人头疼。三十多栋房屋挤在一起,空间狭窄,工人根本站不开。最后,我和该项目的另一位统筹负责人杨志合计,决定采用“整体吊装”的方式——先在地面拼好,再整体吊上去。为了这个方案,我们开了三四次会,反复推演受力和安全细节。等第一栋房子被稳稳吊起时,所有人都鼓起掌来,喜庆的气氛如同过节一般。

在这个码头上,我们坚持“差异化”原则,哪怕是一百多艘船,也要让它们看上去尽量各有不同。大到船身与姿态,小到船体上被腐蚀的痕迹与裂缝走向,每一处都要有差异性、层次感。为了让船体显得真实,传统的木材和泡沫雕刻已不够用了,我们尝试了很多其他材料,再通过多层喷涂与砂纸打磨,最终才做出了像被海水侵蚀的效果。

影片中,当正反两派在此激烈地缠斗之时,一击即碎的朽船木随着双方凌厉的招式四下飞溅,破碎感瞬间充满银幕。赤发鬼与空文等人在云中城码头的激战场面,是正反两派在本片中的首次交锋,而败下阵来的赤发鬼对空文说出的暗藏更大阴谋的话——“神要这里的所有人都死去”,则助推了影片走向更深的叙事空间。

坠龙原:挑战结构力学的视觉奇观

银幕上,空文、铜虎、赤发鬼等行至坠龙原时,遇上了强烈的暴风雪。擅长隐身术的行者偷袭空文和铜虎,在暴风雪的极端天气下,这场打斗扣人心弦。干枯的树枝半隐半现于风雪之中,随着镜头的不断切换,形状怪异的龙头枯骨不时地成为战斗双方的发力点,它又似在阴森地观望铜虎与行者间的进攻防御、辗转腾挪。

▲ 坠龙原全景概念图

银幕外,当我第一次看到坠龙原的概念图时,心里就“咯噔”一下——一个庞大的龙头横卧在庙宇前,龙骨石化后,龙头里长出的两棵斜斜的古树,呈现着违背重力学的扭曲之态。这一次,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有关结构力学稳定性的挑战。

“这东西真能立得住吗?”小伙伴们小声嘀咕出他们的担忧。

▲ 坠龙原中尚在制作过程中的龙头

我们采用了“双层处理”的工艺制作龙头:内核用钢架焊接作为支撑,以保证整体稳定和承重安全;外层则用其他材料包裹,再喷涂颜色、处理纹理,制造出风化腐蚀的质感。

焊工班的冯似海、吴朋朋和工友们,一遍遍测量焊点,火花整夜不断。他们每完成一根钢梁,都会用榔头敲一敲,确认稳固。塑型师胡宝华和他的师傅们在钢架上用水泥等材料进行塑型,效果由孟浩和十几名工人一层层做:打底、风化、剥落、斑驳。大家轮班倒,熬得眼睛通红。终于,龙头呈现出非常危险的视觉效果,但实则十分稳固。

▲ 坠龙原龙骸庙前龙头的局部与形态各异的树枝

尽管电影场景中的细节刻画很容易被观众忽略,尤其像坠龙原风雪场面的展现,树枝仅仅是其中小小的点缀,但这些形态怪异的枝干,我们却花了不少心思,找过梨树、龙枣树的枝条,有些是真枝,有些是仿真制作。团队不断地比对、挑选材料,直到确定它们能满足置景效果。

▲ 坠龙原拍摄现场

坠龙原的场景,我们做了整整五个月。此间,我常常在夜里收工后,独自站在龙头枯骨下仰望,那强烈的压迫感总让自己后背发凉。可一想到它背后凝聚着一群群人的汗水与手艺,我心里就生出一种笃定与踏实。

狄山峡谷:穿越千年的恢弘战势

狄山峡谷置景中的那场戏描绘的是入云龙为报久天之仇,与赤发鬼展开激烈的厮杀。可以说,在狄山峡谷中展开的战斗,是入云龙的高光时刻,尤其是她领兵作战时所驾驭的巨型烛龙,无形之中成了她独特的身份标识。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富象征意义的精神图腾之一。《刺杀1》中就有龙的元素,美术团队专门打造了能够承载众多将士的飞天烛龙。

《刺杀2》依然沿用了烛龙元素。烛龙作战时在入云龙的指挥下,以十足的震慑力在天上不断变换着队形,视觉效果十分震撼。龙头的造型相较第一部更加追求细节的雕琢,甚至在龙须的设计上,美术团队也做了精心的安排,使之整体看上去气势逼人。龙身由一连串巨型灯笼相互连接而成,每个灯笼下都坠着一个能够承载众多将士的巨大“吊船”,将士在吊船中居高临下,具有极大的作战优势。

在入云龙的强势进攻下,始终处于劣势的赤发鬼偶然间触碰到了一艘庞大的装有弩的古战船。在赤发鬼一番熟练的操作下,它,如同一头沉睡的雄狮,抖落沉积千载的尘土,在此刻苏醒。我们所重点打造的就是这艘古战船。

▲ 古战船船体表面布满了形象逼真的藤蔓

美术组希望古战船的船体能够附着密密匝匝的藤蔓,让人感到古战船像被遗弃了千年之久。在制作藤蔓的过程中,无论是玻璃钢,还是自结皮,每一种材料我们都尝试了七八次不同的制作方法,但都缺乏真实感,心里愈发没底。最后,胡宝华提议:“试试用EPS(苯板)材料雕刻,再喷保护层。”一试,效果立刻出来了!藤蔓仿佛真的寄生于船身之上,纤维感和附着感都十分到位。在影片中,战船在古老的外衣下,仍不失惊天战斗力,而我们为它量身定制的“隐身衣”,为这个庞大的武器增添了十分带劲的神秘感!

▲ 古战船置景现场

虚无囚笼:续存神力的异度空间

赤发鬼的秉性,正如他所擅长的饕餮术一般,自私而贪婪。他吃掉了很多人,这些人最终被关在了赤发鬼身体里的虚无囚笼——一个为他永久续存神力的异度空间,久天、霹雳火,行者、入云龙等都被囚困于此。整个空间就像生长在树根之中。这棵树是赤发鬼的心树,是其心脏的显现。心树根部的那些根系一根根蔓延开去,既像盘结的树根,又像血管,交织的样子让人心里发怵。

▲ 心树的根部展示

按我们以往的经验,这样的结构大多是用钢筋焊接骨架,再用水泥塑形。但这样做,往往工期长、重量大。后来,在置景统筹杨崇林的统筹下,我们反复讨论,最后决定改用一种类似EPS的工艺(影视置景的EPS工艺是利用苯板材料经雕刻、加固和仿真涂层处理,制作出轻质且逼真的场景结构的一种置景技术):直接用聚苯塑型,再用胶水定型保护。这样不但减轻了建筑的重量,还能加快制作进度。

最终,虚无囚笼的心树在车间预制好,再整体吊装到影棚,按时完成了。

此外,心树的叶子,我们也下了大功夫。

在青岛置景的时候,正值夏天,但心树的叶子是红色的,我们需要大量红色的树叶。置景负责人黄学钦,为了展现好的视觉效果从来不怕麻烦。他带着采购刘艳明跑遍全国,最终找到了可以再加工处理的银杏叶。身为采购员的刘艳明更像一位“寻材人”,常年奔走在全国各地,替我们去寻找那些普通市场里根本买不到的东西。门环、石瓦、老木料……这些零零碎碎的小物件,往往决定了整个场景的真实感。刘艳明不仅要清楚哪里能找到,还要判断得出哪批货能用、哪批货不行。他熟悉该行业在各地方的门路,知道在陕西能找到什么,在广州又该去找谁。

找到银杏叶后,工友们改造了滚筒机,把黄色的银杏叶放进机器中摇匀,让红色的颜料均匀地附着在叶子上,使之红得自然天成。我记得那天吊装的场景,大家都站在一旁抬头仰望,心里都在嘀咕能不能一次到位。结果心树顺利落在了位置上,那些根系真的像从身体里长出来一样。那一刻,我松了口气,觉得这条路走对了!

赤发财富中心:独尊与堕落的反差

影片中,随着赤发鬼抢夺神力的阴谋一步步得逞,他终于确立了唯我独尊的地位,最终建成声势浩大的赤发财富中心。当赤发鬼身着华服站在高高的站台上以“唯一真神”自居、俯视众生之时,等待他的,却是小人物——打开时空之门的路空文,以及冲出虚无囚笼的小桔子、久天、霹雳火、行者、入云龙等人对他展开的致命反击。

▲ 赤发财富中心的拍摄现场

银幕之外,我们将赤发财富中心的场景搭建在一个面积五千平方米的影棚里,木工工作由吴鹏新带队完成。它的设计与此前的任何置景都截然不同——整个建筑群并非单一风格,而是由不同风格的建筑元素层层堆叠,组合而成的建筑群仿佛一座巨大的奇幻塔楼。

影片中,尚未竣工的赤发财富中心,远远望去,其楼阁、屋檐、梁柱,以及多架施工的吊装机错落交织,既像乱堆乱砌,又带着某种超现实主义的秩序感。刚开始时,很多工人看图纸都皱着眉头说:“这跟我们以前做的(建筑)完全不一样,到底该从哪儿下手?”面对陌生的结构和叠层的造型,大家心里都没底。我只能打趣说:“别管它有多怪,就把每一层先搭起来,慢慢就能看出样子来。”

结构一层层立了起来,接下来就是建筑表面效果的处理。这个环节几乎决定了观众在银幕上看到的第一印象。陈景涛是整个效果组的主心骨。他是有着十几年经验的老师傅,几乎把所有表面处理的门道都吃透了——从风化、剥落,到斑驳、侵蚀,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出在哪儿、该怎么修正。同时,他也把控全场的效果制作,亲自把关每一道工序,确保最终的呈现效果既符合美术组的概念,也经得住镜头的检验。

造梦者:凡人的勇气

在《刺杀2》整个的置景工作过程中,最难熬的是置景中期,二十几个影棚同时开工。白天,我在“云中城码头”检查沉船,下午赶去“坠龙原”看钢架,晚上又得去别的场景。影棚的工作人员都在找我,手机几乎停不下来。夜里十点,棚里的灯全部亮着,空气中弥漫着木屑和材料的气息,脚步声、敲击声、对讲机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大家都清楚,置景每拖延一天,就会影响到后续的拍摄进程。没有人闲着,所有人都在与时间赛跑。

▲ 坠龙原的拍摄现场

我的经历,其实也是我们团队成长的一个缩影。2013年,我从工程行业转入影视置景。2018年,我来到青岛东方影都,参与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刺杀1》。因为家中长辈从事工艺制作,所以我对建筑结构和材料并不陌生。与传统工程不同,影视置景没有“模板化”的复制,每一个场景都必须独立设计、独立建造。久而久之,我和团队在一次次尝试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解决方案。

到了如今五十多岁的年纪,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这一行业有了新的理解。年轻时,我只觉得自己是个工人,做的是眼前的活儿。而今天,我更觉得自己是个“造梦的人”。有时我会想,如果自己没有走上影视置景这条路,那么现在还只是在工地盖楼,自然就不会懂得“影视造梦”所赋予我的人生意义。

回首十余年间,我有幸参与的一个个电影“梦境”的建造。从《唐人街探案》系列、《独行月球》、《万里归途》、《热辣滚烫》,到目前正在全国上映的《刺杀2》,每一部的置景都比前一部更难,但也让我和团队在一次次挑战中突破极限。

我知道,这些场景终有一天会被拆掉。但在我心里,它们永远不会消失。坠龙原的龙头、云中城的弃船、赤发财富中心的房屋、狄山峡谷的裂谷……它们都是电影中真实存在的世界。而我,一个五十多岁的置景从业者,有幸亲手建造了它们。

在《刺杀2》中,路空文说,小说中的少年空文是自己的偶像,同时他也在空文身上看到了另一个自己。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影片中的作家路空文与异世界中的空文都渴望找到能够拯救自己的神,但事实上,他们寻找的只是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己,是在自己受困之时所被激发出来的强大勇气。

值得一提的是,《刺杀2》的整个世界景观并非基于现实中的现成原型,而是一个完全由创作者打造出来的奇幻世界。这意味着我们没有真实的建筑可供参考,必须从零开始创造,每一栋房屋、每一艘船,甚至一个小小的道具,都需要重新设定其材质、形态与工艺。它们没有模板,全凭团队一次次地实验与讨论。正因如此,每个场景才显得独一无二。

很多人说,我们太“较真”。一堵墙、一根柱子,甚至一支树杈,观众可能根本注意不到。可我们依旧要反复试样,做到极致。效果师为了一面砖墙能做几十个样板;塑型师为了一道裂痕、沟壑,能连敲几天。银幕上呈现的是千年风化的痕迹,实际却是几十个工人夜以继日地用手工“雕刻”出来的历史感。有人觉得这是“过度追求”,可我们心里清楚:只有演员在置景里感受到真实,观众在银幕前才会被说服。

最后,我想回到影片中的一个场景,那一刻我想致敬整个影视行业众多的幕后工作人员。

霹雳火、小桔子、久天等众人合力,使赤发财富中心与被打回原形的赤发鬼一同坠入万丈深渊。当赤发鬼功亏一篑、站在赤发财富中心的废墟之上,用阴鸷、不甘的眼神望向路空文时,路空文却淡淡地说:“打败你的不是神力,而是凡人的勇气。”

这句话,也使场景之外的我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成功打造影视作品视觉盛宴的,不是神力,而是平凡、努力、坚韧的“幕后凡人”的勇气。

▲ 赤发危楼

作者简介

曹振国,影视置景统筹,从事电影置景十余年,自2018年起常驻青岛东方影都,先后参与《独行月球》、《万里归途》、《刺杀小说家》系列等多部知名影片的置景工作。其凭借对建筑结构与材料的深刻理解,以及其丰富的从业经验,与团队不断探索新的电影置景方法,致力于为观众创造真实而震撼的银幕世界。

(完)

来源:暗夜幽灵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