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隧道中央,一张孤零零的床。金城武从床上醒来,推开墙壁上的门,走入飘雪的铜锣湾夜空。这一幕,既是电影《风林火山》的开场,也像是导演麦浚龙电影野心的隐喻——在现实与超现实的边界,构建属于自己的电影王国。
耗资4亿港元、制作八年的《风林火山》,最终成为了一部口碑两极的“都市传说”。
隧道中央,一张孤零零的床。金城武从床上醒来,推开墙壁上的门,走入飘雪的铜锣湾夜空。这一幕,既是电影《风林火山》的开场,也像是导演麦浚龙电影野心的隐喻——在现实与超现实的边界,构建属于自己的电影王国。
八年磨一剑,四年后期制作,4亿港币投入,汇聚金城武、梁家辉、刘青云、古天乐、高圆圆等华语电影重量级演员。这部被称为“都市传说”的电影,终于在2025年国庆档亮相,却同时迎来了喝彩与质疑。
《风林火山》构建了一个从未在银幕上出现过的香港。
麦浚龙抛弃了香港固有的亚热带气候特征,在银幕上创造了一个终日飘雪的冷酷都市。全片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搭配人工降雪和特效。
为追求极致真实,麦浚龙砸下重金在惠州钢铁厂搭建了1:1的铜锣湾实景。 这种对视觉风格的偏执追求,让《风林火山》成为近年来华语犯罪片中最具辨识度的视听美学样本。
然而,华丽的视觉外衣之下,影片的叙事内核却遭遇了严峻挑战。
故事围绕一个贩毒家族“洗白”为主线,牵扯出多方势力的搏杀。金城武饰演的李氏家族继承人李雾童试图将家族业务从毒品转向止痛药产业,创造“无毒世界”。
他的决定像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但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多线叙事,让普通观众难以抓住故事核心。影片从初剪的七小时到最终公映的两小时,大量情节被剪,导致节奏跳跃,人物动机模糊。
《风林火山》集结了华语电影界罕见的演员阵容:金城武、梁家辉、刘青云、古天乐、高圆圆。
对于众多影迷而言,这部电影有着特殊意义——它是金城武息影八年后的回归之作,也可能成为这位传奇男神的最后一部银幕作品。
金城武在片中的表演被部分影评人评为影片亮点。有评论甚至直言:“如果《风林火山》值70分,金城武一个人就占60分”。
高圆圆饰演的心理医生刘思欣则是片中一大亮点。她的角色表面温柔,实则却是深藏不露的谋划者。
然而,即使有如此强大的演员阵容,也难以弥补角色动机模糊、情感薄弱的问题。观众在观影时难以代入,导致共情不足。
麦浚龙以其对电影的偏执著称。
这位因2013年《僵尸》一鸣惊人的导演,在《风林火山》中展现了更为庞大的叙事野心。他曾在采访中表示:“我拍的不是警匪片,是人性的修罗场”。
为营造心目中的“冷酷香港”,麦浚龙做了三件被称为“疯事”:砸4亿巨资1:1搭建铜锣湾实景;让香港下雪;逼出演员的潜能。
拍摄过程中,麦浚龙的坚持也引发了与演员的不和传闻。
金城武以“合约已履行”为由拒绝补拍;梁家辉在片场与导演产生创作分歧;任贤齐的戏份最终被大幅删减。
后期制作过程更是充满波折。
影片的初剪版本长达七小时,最终公映版被压缩至不到两小时。 这种大幅裁剪导致情节过渡生硬,信息量过大却未能深入。
《风林火山》上映后,评价呈现两极化趋势。
负面评价主要集中于影片的叙事问题。有观众认为影片“叙事零分”,多线叙事处理混乱,情节支离破碎。
但也有观众为影片的艺术野心辩护。
《风林火山》贡献了近年来华语犯罪片中最具辨识度的视听美学。 坂本龙一的配乐与那个“下雪的香港”意象,在影迷心中留下深刻烙印。
影片试图通过一个贩毒家族试图“洗白上岸”引发的漩涡,探讨权力更迭下的宿命主题。 这种作者表达的努力在华语电影工业中实属罕见。
电影市场永远渴求好故事,而《风林火山》恰似一则未完成的寓言——它充满了天才的闪光,却未能将这些光芒汇聚成持续燃烧的火焰。
麦浚龙曾解释片名寓意:“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这句话不仅描述了片中角色的特质,也映射了这部电影本身的命运——在商业与艺术、作者表达与大众接受之间,寻找几乎不可能的平衡。
来源:大艺术家lu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