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1日《风林火山》的首日排片率仅6.6%,到10月2日,排片率下降至4.6%,万达影院直接将《风林火山》的排片降至仅有1场,相当于提前宣告了这部电影在国庆档的命运,成为国庆档新片中最早出局的选手。
4亿港元的制作成本的《风林火山》或成为国庆档最早的“弃子”,该片在上映4天后仅斩获5000万票房,多平台预测其总票房勉强破亿。
10月1日《风林火山》的首日排片率仅6.6%,到10月2日,排片率下降至4.6%,万达影院直接将《风林火山》的排片降至仅有1场,相当于提前宣告了这部电影在国庆档的命运,成为国庆档新片中最早出局的选手。
2025年国庆档共有10余部新片上映,竞争异常激烈。 据排片数据显示,《志愿军:浴血和平》和《刺杀小说家2》以约25%的排片占比形成第一梯队,《浪浪人生》和《三国的星空1》分别占据11.9%和11.5%的排片。10月4日上映的《震耳欲聋》上映后跻身第一梯队,排片逐日上升。老片《731》一直占据第二位置,与《志愿军:浴血和平》旗鼓相当。
相比之下,《风林火山》作为一部原创警匪片,尽管阵容强大,却因前期口碑不佳而失去了院线的信任。 一位影院负责人透露:“排片会参考猫眼专业版的很多数据,比如想看的人数、预售票房等核心指标。 上映的前三天,我们会根据预售情况做最后调整。 ”
《风林火山》的问题久矣。
至2017年开机起,影片就凭借“港片天花板阵容”持续入选影迷们的年度期待榜单——金城武“可能最后一部电影”的噱头、坂本龙一的生前配乐加持,再加上一众观众熟悉的面孔,几乎集齐了商业大片的标志性元素。制作层面的投入更显野心:剧组在惠州1:1搭建铜锣湾街区,采用IMAX胶片拍摄爆破戏,种种工业级配置都指向这是一部标准的商业大片。而此前入围戛纳电影节“午夜展映”单元的经历,更让影迷对其抱有极高期待。
不过,完美的开局并没有带来完美的结局,这部电影早在2017年就已开机,2018年拍摄完成,却迟迟未能上映。 期间,影片预算从2亿飙升至4亿港币,严重超支导致投资方不敢继续投钱。
麦浚龙的完美主义倾向在制作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实现让香港一直下雪的“境”,他专门跑到内地一家钢铁厂,完全重新搭建了一个1:1的铜锣湾实景;在配乐方面,电影原本邀请了日本著名音乐家坂本龙一负责配乐。 但从2018年电影拍摄完毕到2022年,四年时间里配乐工作始终没有完成。 2023年坂本龙一去世后,麦浚龙甚至宣布接手其工作,继续完成该片配乐。还有因为极高的要求对演员的折磨也导致剧组屡屡传出演员与导演不合的消息。
这种极致的追求导致制作周期无限延长。直到2025年,这部电影才终于出现在观众面前,但此时的电影市场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风林火山》最终在戛纳亮相并传入国内时,口碑已然崩塌。 观众差评集中在几个关键点上:强行黑/灰画面太难受,拍成了文艺片;故弄玄虚,白白浪费这么好的阵容;剧情杂乱无章,浪费影帝们的表现。观众普遍反映,电影将犯罪片拍成了文艺片,黑白拍摄手法让观众无法接受。有观众直言:“这谈不上是一部电影”。
“文汇报”如此评价——《风林火山》定位的撕裂,必然导致叙事的断裂。麦浚龙的初剪版长达7小时,试图通过“风林火山”的东方哲学编织一张涵盖欲望、权力与救赎的宏大网络。但最终呈现的2小时版本:人物的情感线和前史只剩碎片,角色前史与动机铺垫严重缺失。戛纳首映后,就有专业人士指出:《风林火山》缺乏情感与叙事连接,观众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才能搞清楚角色关系,其展现形式应该是剧集,而非电影。
来源:梦回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