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沉迷游戏的阿安想成为姥姥房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没想到,在陪伴姥姥的日子里,他渐渐地忘记了那个卑鄙的“初衷”,感受到姥姥的孤独,真心地为姥姥难过。
文/黄桃子
沉迷游戏的阿安想成为姥姥房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没想到,在陪伴姥姥的日子里,他渐渐地忘记了那个卑鄙的“初衷”,感受到姥姥的孤独,真心地为姥姥难过。
2024年8月在中国上映的泰国电影《姥姥的外孙》,有好几个片名。
6月13日登录中国香港院线,片名为《全职乖孙》;6月21日,在中国台湾上映时片名又为《金孙暴富攻略》。
我看完电影,觉得还是《姥姥的外孙》这一片名最合适。“全职乖孙”高度概括电影内容,突出了外孙这一方,又带点嘲讽意味,但却忽略了姥姥那一方;而“金孙暴富攻略”虽然醒目辣眼,却偏离影片内容,因为外孙最后没有暴富,所谓“攻略”也不是贯穿全片的主线。
这部片子讲述的故事,仿佛就发生我们身边,一年年,一代代,真实而平淡,无奈又悲伤,既令人发笑,又让人心寒,更令人深思。
出身泰国华人家庭的无业青年阿安,得知表妹因为日日夜夜照顾爷爷,继承了爷爷的遗产——一栋豪宅,猛然明白原来尽孝也是一项高回报的投资。
阿安的姥姥身患绝症,已经是晚期。阿安觉得这真是天遂人愿,于是主动去看望姥姥。
第一次到姥姥家,不是进去问候,而是先拍下老屋的照片挂在网上出售。然后才进屋。
他听说姥姥喜欢吃牛肉,便买了牛肉面给她。但是,阿安不知道,大舅小时候身体不好,为了让他平安长大,姥姥信了佛,早就断了吃牛肉的喜好。
姥姥让外孙去给她买条炸鱼。阿安不情愿地来到了姥姥说的炸鱼摊。没想到鱼摊生意异常火爆,排队排的比他的命还长。于是他将目光看向了另一家无人问津的炸鱼摊。他本以为都是炸鱼,没什么区别。可姥姥一眼就看出了端倪——这家的炸鱼太油了。于是,外孙只好又回到小摊,乖乖排队,等他满头大汗的提着鱼回来,姥姥却说已经吃饱了。阿安觉得无语,心想,姥姥还真难伺候。他懊恼地把鱼丢在桌上,准备躺下休息休息,姥姥说她要烧水给观音敬茶。于是,为表孝心,他主动揽下这个活儿。他把茶端上神龛,姥姥却说没听见水开的声音,原来外孙是用微波炉加热的矿泉水。这直接惹得姥姥生气,对他说:
“你不愿做就不要做,在做就要做好来。”
这话真是太有哲理了。可惜,阿安听不懂,被姥姥告知他明天不用来了,她一个人挺好的。
第一次出师不利。阿安去找表妹取经,问她到底怎么照顾老人或者什么时候该怎么哄她开心。表妹说,很简单,给他别人给不了他的就行了。安安问那是什么,她回答说是陪伴。
“我陪在爷爷身边,最后连他的尿味都闻不到,为什么?习惯了。”
安安恍然大悟,于是第二天就收拾了行李,卖掉电脑,直接搬进了姥姥家。
他用卖电脑的钱给姥姥买了很多礼物,还给了她一个红包,说是要孝敬她。
姥姥不是傻子,外孙是什么德行她很清楚。一个整天只顾打游戏,几乎从不来看自己的外孙,竟然直接搬来这里陪她了。于是姥姥问外孙到底发生了什么。阿安说出了一切,还安慰姥姥说:
“我听妈妈说,只要配合治疗,是有机会好起来的。”
还说他会一直陪着她,就像小时候她陪着自己那样。
姥姥心里知道这个外孙一定有自己的目的,但她还是点头答应,起身拿起红包给外孙,说是当做水电费。
从此,阿安正式开启陪伴姥姥的模式。
说好早上五点陪姥姥去卖粥,结果因为贪睡,只赶到和姥姥一起收摊。陪姥姥到银行存钱,却被拦在门外。姥姥也不掩饰,说怕他看到自己的密码。阿安不知道,姥姥其实是给他存钱。
一天早上,妈妈来到姥姥家,忙碌地打扫卫生,做午饭。姥姥还郑重地换上了一身漂亮衣服,穿上一双不合脚的鞋。安安问为什么不换一双,姥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人送她的礼物。
姥姥坐在门前,目光一直看着路口。原来,这是一家聚会的日子。作为外孙的阿安,以前从来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日子。
大舅一家,单身的二舅,终于现身了。一家人说到姥姥的病,开始为医药费、陪护而吵吵嚷嚷,完全不顾及一旁的姥姥。只有小孙女跑到姥姥身边,天真无邪地说:
“我长大了做医生,那样就可以帮奶奶治好病。”
吵嚷声因此戛然而止。说得好听点,成年人有太多的考虑,被生活教会得很现实,凡事都首先考虑利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其实就是泯灭了良知。小孙女的话唤醒了长辈们埋藏的良心,良心露出一点苗头。
大舅第一次接姥姥去他家,并表示要做全职乖儿,照顾母亲。这可急坏了外孙阿安,他以大舅家离医院路远、姥姥要早起卖粥等为由阻止。大舅怎么看不出他的小心思呢?给了他一个装了钱的信封,阿安知道不能拿,说:“我不是为了钱,大舅。”
大舅一家带姥姥去庙里祈福,却只顾上台阶,完全忘了后面走不动的姥姥。他们的祈福单上也没有一个心愿和姥姥有关。只有阿安祈求姥姥中彩票。
“我觉得大舅不是真的对你好。”他对姥姥说这话的时候,大概想到了自己。阿安透过大舅的自私看到了自己那点小私心。
姥姥要换掉那双挤脚的拖鞋,阿安不厌其烦地替她挑选,蹲下身子帮她试鞋。姥姥突然问外孙:
“阿安,你也是在播下种子吗?你希望收获什么呢?”
被看穿的阿安有片刻的愣神,最后嬉笑着回答:“我要做全职乖孙啊。”
姥姥越来越衰弱。阿安开始在姥姥的指导下熬粥,做家务,陪姥姥打牌、聊天,陪姥姥上医院。化疗让姥姥掉头发,阿安用手机软件为姥姥拍照,搞怪,逗她开心。
舅舅们在聚会的日子没有如期到来,姥姥说,只要他们过得好就可以,阿安却看到了姥姥眼里的黯然。
姥姥说最不喜欢聚餐后的第二天,因为自己要一个人吃剩菜。那些吃剩菜的日子,都是姥姥无尽的孤独。
阿安装了监控,以便出门在外也能知道姥姥的状况。他这个外孙真的算尽心了。
不久,姥姥发现储钱罐里的钱不见了,断定是阿安拿了。阿安调出监控,原来是二舅偷了。
阿安心疼了,不是为钱,是为了姥姥,那是姥姥卖多少碗粥才能存下的钱啊。姥姥夜里起来熬粥,早上五点推到街上去卖,一点一点地存下的钱。
阿安愤怒地去找二舅理论,结果二舅说他欠了百万巨债,不还一点就要被剁掉胳膊。
阿安又恨又无奈,把爷爷留给他的银腰带拿给二舅还债。
化疗没有减轻姥姥的痛苦。姥姥晚上痛得哭喊父母,希望他们带她走。阿安真切地感受到姥姥的痛苦,却无能为力。
大舅赶到医院,不问老人的病情,却拉住阿安的母亲询问房契。最后,房契给了只会索取的二舅,最无能也是过得最糟糕的人。
姥姥说:“我没有什么能给你的了,阿安。”阿安震惊不解,心里的不服化成一句质问:“姥姥,在你心里,谁是第一?谁?”
因为先前挂在网上的老屋照片,有人找上门来。阿安被姥姥赶回自己家,每天调监控看姥姥的日常,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走动,一个人对着手机做怪相,心里升起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他问妈妈,你照顾姥姥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吗?妈妈说,她从来都没想姥姥的房子,只有真心付出的人才会感到安心。
二舅卖掉老屋,姥姥被丢进养老院。
阿安去看望姥姥,目睹姥姥的居住环境,心酸地邀请姥姥跟他和妈妈一起住。姥姥同意了。
最后姥姥在阿安家终老。
阿安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是银行打来的,有一笔存款,是他的名字,要他去处理。阿安猛然想起小时候陪姥姥去银行存钱。原来,姥姥一直都在给他存钱。
为了大舅舅能平安长大,姥姥放弃喜爱的牛肉;
大舅一家的祈愿单与她无关,她会替他找理由;
为了二儿子有稳定的生活,明知他会卖掉老屋,也还是托付女儿把房契给他;
不准二儿子摘取石榴,只因为那是阿安种下的树,她要为外孙守住树上的果实;
靠卖粥维持一家生计,从外孙小时候开始就为他存钱,一直存到老去;
知道女儿对自己真心,愿意跟她住在一起,劝告她不要吃剩菜。
姥姥这一形象,是无数母亲的缩影。姥姥的晚年,也是无数老人尴尬而冷清的样子。
多少普通的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了子女,子女成年后则如同放飞的鸟儿飞向各自的人生,遗忘了渐渐老去的父母。想起来的时候,大概不是为了房子,就是为了钱财。这样的现实戳痛人心。
姥姥带阿安去看望她的哥哥。那豪华的别墅和室内昂贵的装潢让阿安瞠目结舌。
一开始,兄妹俩一起唱卡拉OK,情深意长,其乐融融。但等到姥姥问哥哥借钱买墓地时,哥哥却垮下脸,沉默着。哥哥说:“我不会借钱给你。你要钱,去问你的子女要。”
姥姥说:“当初是我给爸妈养老送终的。爸妈把房子给了你,你转手卖了几百万。”
哥哥说:“我们以后不要来往了。”
这里涉及到的是一个华人的传统问题:重男轻女。
姥姥在她父母的家庭里没有财产继承权,阿安的妈妈在姥姥的家庭里也没有财产继承权。姥姥和妈妈都默默接受这样的不公平。妈妈的反抗也只在一句“儿子继承遗产,女儿继承癌症”中。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不禁思索,在金钱、财产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面前,亲情还能维持温情脉脉的面纱吗?
好在阿安给出了答案。他用姥姥存给他的钱,为姥姥买了一个豪华墓地。因为姥姥说过,墓地漂亮一点,大家也许就会来看她。
阿安故意随意撒花,因为姥姥说过,乱撒花,死去的人就会出现责怪活着的人。阿安希望姥姥出现并责怪他。
来源:黄桃子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