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针对贸易战,好莱坞天塌了,100%关税瞄准境外制作电影

快播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04 14:26 2

摘要:特朗普这次玩得有点大,直接把好莱坞拖进了贸易战的泥潭。100%的电影关税这操作简直是要把外国电影往死里整,好莱坞现在估计慌得一批,毕竟全球票房可是他们的命根子。想想看,一部电影动辄几亿美金的制作成本,要是被加收100%的税,这谁顶得住啊?

特朗普这次玩得有点大,直接把好莱坞拖进了贸易战的泥潭。100%的电影关税这操作简直是要把外国电影往死里整,好莱坞现在估计慌得一批,毕竟全球票房可是他们的命根子。想想看,一部电影动辄几亿美金的制作成本,要是被加收100%的税,这谁顶得住啊?

更搞笑的是,到现在都没人说得清这关税到底要怎么收。特朗普就在TruthSocial上发了个帖子,连具体执行方案都没有,这不是在耍流氓吗?

9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抛出重磅声明,宣称将对所有在美国境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他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的电影制作业务被其他国家从美国偷走了,就像从婴儿手里偷糖果一样。

这番话直指好莱坞长期依赖的全球化制作模式,并特别点名批评加州州长“软弱无能”,认为其未能保护本土产业。

但现实是,好莱坞主动出走,为的是英国25%的税收减免、加拿大的低成本片场与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资源。这不是掠夺,而是市场选择。对所有境外制作电影征收100%关税,等于直接封杀《阿凡达》《复仇者联盟》这类跨国巨制进入美国市场,受伤最重的,恰恰是美国自己的发行商、流媒体平台与观众。

说白了,这项关税提案在法律和操作层面,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几乎没有生命体征。它更像一个纯粹的政治声明,压根不是什么能落地的法规。

首先,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让人头大:怎么界定“境外制作”?一部电影,特效可能在新西兰完成,后期制作丢给了加拿大,而投资的钱,天晓得来自多少个国家。这种全球协作已经是行业常态,跨国合拍片更是比比皆是。请问,这种电影的“国籍”该怎么算?定义都模糊不清,执行就成了一句空话。

再往深了说,这项政策在法理上就是一片真空。翻遍美国历史,你都找不到对文化服务征收惩罚性关税的先例。电影,它不是一箱苹果或一车钢铁,它属于知识产权和服务贸易的范畴。世界贸易组织的《服务贸易总协定》白纸黑字地限制成员国乱设壁垒。美国自己恰恰是服务贸易的超级强者,这么干无异于自己打自己嘴巴,公然挑战整个全球贸易体系。

最有趣的是,这个“重磅”政策,仅仅是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Social上的一篇帖子。没有具体的执行方案,没有详尽的细节说明,这种草率本身就暴露了其非严肃性。这哪里是治国理政,分明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政治表演。

好,我们先抛开所有程序上的硬伤,就当它是个能施行的政策。那么它的效果会是什么?恐怕就像一支扔出去的回旋镖,绕了一圈之后,精准地砸在那个宣称要“保护”的目标——美国电影工业自己的脑门上。

谁都知道,好莱坞的命脉早就攥在全球市场的手里。超过七成的票房收入都依赖海外观众。就拿动画电影《头脑特工队2》来说,海外的进账就占了总票房的六成。如果这个关税引发其他国家的对等报复,比如也对美国影视内容加税或直接限制播出,那等于亲手掐断了自己的生命线。

更要命的是,它将彻底摧毁好莱坞赖以为生的全球生产网络。从新西兰到英国再到加拿大,这些国家早已是好莱坞的“第二片场”。像《阿凡达》、《漫威》系列这种超级大片,离了全球协作根本玩不转。这堵墙一旦建成,带来的不是工作岗位回流,而是制作停摆、成本飙升和整个生产力的瘫痪。

最讽刺的是,这个提案完全搞错了病因。根据影视业工会IATSE的说法,行业真正的危机在于成本失控和制作项目的外流。数据不会说谎,2010年,六大制片厂还有72%的项目在本土制作,到了2024年,这个比例已经跌到了43%。加州近两万个岗位的流失,根源在于内部问题,而不是特朗普口中那种“从婴儿手里抢糖果”式的外部“窃取”。

所以,这项提案真正的价值,其实在于它强大的符号功能。它成功地把一个错综复杂的全球化产业问题,简化成了一个极具煽动性的国内政治议题。

它首先创造了一个清晰的敌人,用“偷窃工作”这种简单粗暴的论调,直接绕开了全球产业链的复杂性,精准地戳中了部分选民对全球化的焦虑和受害者情绪。这种叙事,简单、直接、有效。

为什么偏偏是好莱坞?因为此刻的好莱坞正面临流媒体冲击和票房下滑的双重困境,它很脆弱。选择一个正处在虚弱期,又在某些选民心中代表着精英文化的产业作为“保护”对象,既能激发普通人的同情,又能暗中迎合反精英的情绪,一箭双雕。

当一个政策的核心目的变成了“点燃舆论”和“巩固基本盘”,它是否可行就已经不重要了。行业和地方政府,比如加州,真正呼吁的是联邦政府拿出75亿美元的投资激励计划来扶持产业,但这种理性的方案,在喧嚣的口号面前被彻底无视了。

特朗普的关税提案,与其说是贸易战的又一次开火,不如看作是美国文化自信正在衰退的一个征兆。曾几何时,好莱坞是美国文化无可争议的全球标杆,可如今,它却需要一堵虚构的“关税墙”来寻求所谓的“保护”。这本身,就预示着一种文化霸权的黄昏。

这堵墙,最终困住的绝不会是所谓的外国竞争者,而是美国自己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想象力。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一个早已深度联结的世界里,任何试图用筑墙来解决问题的行为,最终只会让自己作茧自缚。这场注定无法落地的闹剧,伤害的不仅仅是产业,更是信任与未来。

来源:影史奇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