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下午,我坐在影厅里,看着银幕上金城武在空旷隧道里的那张床,墙上那扇通往市区的神秘之门,耳边响起坂本龙一的配乐,恍如进入了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境。
八年磨一剑,却换来口碑两极、票房遇冷,《风林火山》真的被低估了吗?
昨日下午,我坐在影厅里,看着银幕上金城武在空旷隧道里的那张床,墙上那扇通往市区的神秘之门,耳边响起坂本龙一的配乐,恍如进入了一场光怪陆离的梦境。
125分钟后,灯光亮起,我内心复杂难言。
这部耗时八年、斥资4亿港元的港产巨制,从开拍至今几乎成了华语电影圈的“都市传说”。如今它终于亮相,却以1.01亿的预测票房在国庆档黯然失色。
而我却想大胆说一句:《风林火山》可能被严重低估了。
01 矛盾的综合体
要问我对《风林火山》最直接的观感,我会用“矛盾”二字形容。
这部电影很港片又很不港片。片名“风林火山”源自《孙子兵法》,故事骨架是标准的港式警匪元素:贩毒家族、黑警、卧底、杀手清洁工,一盘黑吃黑的大棋。
但导演麦浚龙却打破了传统警匪片的套路,用冷峻的笔触勾勒出善恶交织的复杂人性。看到最后,你会想起王家卫的《堕落天使》、杜琪峰的《非常突然》,但绝不会想起任何一部传统的港式警匪片。
电影的画面很美却很冷。麦浚龙延续了前作《僵尸》中标志性的低饱和视觉风格,用了大量冷色调,与绚烂的霓虹、雪白的雪景形成强烈对冲。
这种视觉上的冲突,不仅营造了独特的画面美感,更暗示着人性深处的复杂与矛盾。
最绝的是对“雪”的运用:血滴溅碎雪花,冰冷的雪映衬着人心的炽热欲望,激烈的枪战和满天枪雨下乍现的黑白,构建出一种近乎仪式化的暴力美学。
全片最大的矛盾,莫过于主创巨大的野心与争议口碑之间的反差。作为一部投资4亿的港片巨制,麦浚龙不惜搭建了6万平方呎的1:1铜锣湾实景,就为了一场枪战戏。
五位主角各有前因再带出其他配角,彼此的瓜葛又交织成一個复杂的布局,完全是史诗式的规模和野心。
02 金城武的回归与魅力
《风林火山》是金城武八年来唯一一部电影。这位亚洲巨星,多年来近乎隐退,拒绝了大批片约,逐渐活成了娱乐圈的“隐士”。
他的回归本身,就是一场盛事。
金城武在片中饰演李雾童,一个立志将家族毒品生意“洗白”为合法药品帝国的富二代。这个角色名如其人,周身有一股雾气笼罩,是为整场欲望游戏执子开局的人。
金城武把李雾童演绎得儒雅超脱,却又带着一丝阴狠与无言掩饰的权力欲。他那自带忧伤的眼神,让人物从头到尾带着一种破碎感。
有同行的友人看完后直言:“如果《风林火山》值70分,金城武一个人就占了60分。”
这话或许夸张,但却道出了金城武在本片中不可替代的魅力。他与角色融为一体,那种疏离感、那种矛盾性,几乎是为他量身定做。
03 叙事困境与导演野心
当然,我必须承认,《风林火山》有着明显的叙事缺陷。
影片在戛纳首映后口碑崩盘,不少专业观众指出其叙事混乱,情感与叙事线索缺失,导致观众难以沉浸。
问题出在哪?
初剪版长达6至7小时的内容被压缩至2小时内,大量人物背景与情感联结被直接删减,导致观众需要靠脑补来串联剧情。初看之下,确实有种“拼图般复杂”的观感。
麦浚龙显然明白以两小时的篇幅,难以容纳如此庞杂的人物和情节,于是用上大量的旁白来交代身世和心声。但和同是张叔平剪接的《东邪西毒》不同,该片主题是写情且情节相对简单,而《风林火山》却包罗万有。
更严重的是不少关键位可能尚未想通,或因顾虑观众对人物的观感而举棋不定,结果只好含糊其辞。但换个角度看,这种叙事上的“断裂感”,何尝不是导演艺术野心的体现?
麦浚龙并不满足于讲一个简单的警匪故事,他想要探讨的是更深刻的主题:害人的毒和救人的药,哪个更让人上瘾?黑白之间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全片印象最深的一段对话是李雾童对哥哥李文狄谈“止痛药”。他说,香港最畅销的药就是止痛药,从底层保洁到上层高官都吃止痛药,腰酸背痛了吃一颗,头疼脑热了吃一颗,然后继续奔波劳碌维持生计。
当药成为解决所有人问题的存在,它就不再是简单的药。药,能控制人。掌控药的人,更能控制人。
04 港片的困境与坚持
《风林火山》的境遇,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下香港电影困境的缩影。
这几年,香港电影在“小阳春”与“寒冬期”之间反复摇摆。一方面是《破·地狱》、《毒舌律师》、《九龙城寨之围城》等本土作品在香港票房榜上屡创佳绩。
但另一方面,是整体市道的持续遇冷。2024年,香港影市总票房收入创近13年来新低;而在港片的最大市场——内地,一向卖座的传统类型片也频频失利。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古天乐早前坦言,2025年,香港的电影制作仍会进一步缩减;发言人田启文更直接透露了数字:香港上半年开拍的电影不足十部。
在这种背景下,麦浚龙依然坚持用大片的方式拍作者电影,这种勇气本身就值得敬佩。
《风林火山》就算真的败了,那也是败亦灿烂。
05 票房能破2亿吗?
回到标题的问题:《风林火山》票房能破2亿吗?
目前猫眼预测其总票房在1.01亿左右,在国庆档七部新片中已经算排不上号了。要想突破2亿,在口碑两极分化的情况下,确实面临巨大挑战。
但我认为,这绝不是影片应得的票房。
电影市场理应给这样的冒险一席之地:它或许不完美,但至少试图突破港片固有的框架,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寻找新的可能。
影片能像《罗曼蒂克消亡史》一样,在几年后成为影迷心中的经典吗?不知道。麦浚龙用的底料太丰富,最后影片的味道也太奇特了。它无法适合所有人。
但就凭影片每个镜头画面是美的,一堆影帝和老戏骨在那里飙戏,加上金城武的神颜,总能值回票价。
结语
片中,古天乐有一句台词:“散聚有时,都是过客。”
梁家辉、刘青云、古天乐,这些港片最后的巨星,就像覆盖港片的雪花,雪景总是美的。但雪化之后呢?
《风林火山》可能注定是一部两极分化的电影。有人会为它的作者表达喝彩,有人会因它的叙事断裂失望。
但无论如何,在港片日渐式微的今天,我们且看且珍惜。
毕竟,未来恐怕很难再看到阵容如此强悍、风格如此强烈的港产类型片了。
雪一直下,好像能覆盖一切。
但雪总会化的。
就像港片。
来源:择铭聊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