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部看的,就是终极篇的《志愿军:浴血和平》,有煽情、有很燃、也有不合理的状况。
国庆档期的电影,陆陆续续的上映了,而小编也是陆陆续续的去看了。
第一部看的,就是终极篇的《志愿军:浴血和平》,有煽情、有很燃、也有不合理的状况。
就像“上甘岭”战事,陈凯歌只给了10来分钟的镜头,就结束了。
不过,看了前两部,再来看第三部,最起码情怀上得到了释放、得到了圆满。
《刺杀小说家2》,没有第一部冲击力够,邓超太活跃了,看着像喜剧,董子健又无精打采的。
也不能说没有优点,升级了的特效,加上现场的大屏幕、忽略时而露馅的威亚线,也挺有看点。
反之,跟《志愿军:浴血和平》,同一天上映的《浪浪人生》,小编陷入了纠结。
毕竟,从它放出的预告片中,能看出,就是一家人协力、抵抗困难的故事,比较透明,并且平。
然而,纠结再三的小编,看到排片只有8.7%的情况下,还有6400多万的票房,走进了电影院。
惊喜度拉满了,也可以说“哭笑不得”的那种。
上一次看黄渤的作品,还是陈佩斯的《戏台》。
当时的感触一般,还以为他的演技倒退了。
唱戏的过程中,时不时的会瞟摄像机,眼神也没有小人物卑微的特点。
没想到,来到《浪浪人生》后,黄渤把“黄荣发是爸爸”的真实状态,展现的淋漓尽致。
首先是外貌上,胡子邋遢、不修边幅、满脸苦闷的状态,不就是常年在海上奔波、没挣到钱的黄荣发。
不仅钱没有挣到,投资失败后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务,现在腿也受伤了。
刚开始的黄荣发,觉得医生在骗他,两次的站起来证明自己,结果反被打脸。
搞笑是一部分,人体自然垂落、没有了支撑的节奏,被黄渤拿捏住了。
出海忙活了多年,一直没有积蓄的黄荣发,为了让家人能够堂堂正正的站起来后,拿治病的钱,去还了债务。
这时,清晰的在黄渤的演技中,看到了忐忑不安、耙耳朵,但又有责任感的状态。
让小编感触颇深的是,黄荣发假意给黄远达拍后背,实际抱住儿子的画面。
句句没煽情,但小编的泪水,确实忍不住了,心里面很酸,感情并不平庸。
殷桃饰演了“陈梨珍”,风里雨里都是她扛起了整个家。
不夸张的说,以前殷桃都是耷拉着脸,在演戏时总觉得有些端着。
然而,跟黄渤合作了后,两个人站那就是相濡以沫的夫妻。
明明两个人在笑,但心中的苦涩,还是溢出了屏幕,这就是生活吧!
在怒骂丈夫、心疼女儿的桥段中,又看到了不一样的殷桃。
前者是妻子失望透顶的呐喊,后者就是父母下无声的心疼,很细腻。
不理解的是,导演为了让陈梨珍,变得更有故事感,设定了抽烟的镜头。
瞬间让陈梨珍,从撑起半边天、签手术单颤抖的妈妈、变成了风尘女子。
常远饰演了“老四”,本人就很抽象,而他的演技也是抽象的表达方式。
要说黄荣发一家让人心疼,那像兄弟、实际是父子的老四和阿小,就是烘托气氛的存在。
气势汹汹找黄荣发要钱,结果发现他生病了的桥段。
自责的撤退、戴着伤来送钱的画面,虽然搞笑,但小编还是看到了“兄弟情义”的精髓,用幽默的方式,来表达感情。
至于孙艺洲的演技,一般般,跟戏份不多也有关系,总是能看到贾冰的影子。
李嘉琦饰演了“娇娇”,本人圆圆的脸,总给大家一种陈梨珍抱错女儿的趋势。
说实话,她的演技挺空洞的,感情不太多。
刘雪华不过多评价,状态有些吓人,但又不能说演的不好,就是怪怪的。
不过,可塑性是真强。
要说刚开始是冲着黄渤和殷桃来看的《浪浪人生》,观看中,就被说话下一秒就要咬着舌头的范丞丞给吸引了。
直观的看到,黄远达从叛逆的小伙、转变成扛事大人的状态。
作为家中最小、只有19岁的弟弟黄远达,本来就是无所事事、没有担当的状态。
当姐姐独自喝酒时,他的情绪中是有打抱不平,但更多的还是疑惑和吃瓜。
随着爸爸的病情严重,但是他想先还债务的时候,范丞丞的演技又不同了。
前者是没心没肺的弟弟,后者就是一夜长大了、有担当、会思考的儿子。
最让小编印象深刻的画面,还是生病了的黄荣发,不想拖累家人,去大海中自杀的桥段。
虽然范丞丞,说台词时,有种要咬住舌头的状态,但他情感爆发的演技,真是没的说。
崩溃且害怕的神情下,还需要劝爸爸有活下来的欲望,衔接的很恰当。
一句“你活下来,别人就不会说,我不是野孩子”的画面,小编确实被范丞丞给共鸣了。
在这种氛围下,谁能想到当时海水的温度,只有十度,很敬业。
共情了的观众表示:“嚎啕大哭、不甘和崩溃的心情,被范丞丞给演绎的淋漓尽致。”
直观的看出,他的演技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范丞丞的日常状态,就是嘻嘻哈哈的,但他在电影中的状态,不停的让观众流泪。
像划龙舟、海边紧紧拥抱父亲时,真的绷不住了。
不夸张的说,导演的每一次怼脸拍黄远达时,莫名其妙的就很心酸。
影片最后,有刘德华出现的时候,只能说导演在闭环了。
尤其是,那句“江湖再见”!
《浪浪人生》的风格,表面是喜剧、里面是现实,结尾又很温情。
整体的走向,把“家人就是一束光,总在黑暗的时候拉你一把”,给呈现了出来。
之前的《小巷人家》中,范丞丞骂惨了,而《浪浪人生》中,他的口碑扭转了。
来源:一娱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