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档期,电影《731》再度爆火。刚上映时票房才1672万,网上骂声很大。到国庆期间却猛涨到5993万,排片比《刺杀小说家2》还低的情况下反而更卖座。这事让我觉得奇怪,为啥票房能翻这么快,背后到底发生了啥。
《票房奇迹背后的舆论风暴,审查迷局下的真相缺口,一个时代命题的悬而未决》
国庆档期,电影《731》再度爆火。刚上映时票房才1672万,网上骂声很大。到国庆期间却猛涨到5993万,排片比《刺杀小说家2》还低的情况下反而更卖座。这事让我觉得奇怪,为啥票房能翻这么快,背后到底发生了啥。
电影院里有人议论这部历史片拍得不好看。网上有人说片里苹果鸡蛋细节有问题,还有人觉得电影审查没过的地方影响叙事。可更多人说这是日本势力在搞鬼,查资料发现确有日本机构资助过一些自媒体账号。这事儿真真假假,让人搞不清楚该信谁。
电影里有意思的地方不少。比如实验室放抽水马桶这种现代设施,跟血腥实验形成对比。小女孩主动给日本人献血的设计,后来才知道那是个心理手法。还有那个日本女科学家后来变成中国人的桥段,观众说有点突然。片尾实验室婴儿培养舱那段,网上讨论说可能有更深意思。
对比以前拍731部队的电影,《731》明显不同。之前都是老老实实讲故事,现在用诗性批判方式,可能想引发新思考。但短视频平台剪辑把剧情搞乱了,很多人只看过片段就说电影差。
同期上映的《风林火山》票房不行,观众说历史细节太假。而《731》靠口碑逆袭,说明现在人更认真实内容。不过删掉的汉奸角色和55分钟戏份,评论区都在问为什么剪了。
历史题材电影难拍,既要审查又要观众买账。电影用了赛博朋克小孩飞天的画面,说是想表达集体记忆。但观众分不清这是艺术还是胡编。日本右翼网上攻击挺凶,说咱们歪曲历史,其实他们自己更不敢面对真相。
现在年轻人看电影不太一样了,以前主旋律片总显得假大空,但这部反而让年轻观众更愿意相信。审查删改虽然不好,但也逼着导演用留白手法,反而增加了讨论空间。
这部电影留下的问题还很多。为啥网络暴力会突然袭击一部爱国电影?删掉的镜头到底藏着什么?历史伤痕如何用新方式传达?看完这些争论,突然明白拍电影不光是赚钱,更是场文化博弈。
来源:小亿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