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电影第一波口碑出炉!七部新片各有槽点,全员不及预期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21:34 1

摘要:先说实话——这届国庆档,真让人绷不住。还没定档,圈里就一股凉气。预测?连20亿门槛都没人敢踩。网友敢说,票房全员控温。我还半信半疑。结果吧,七部片齐刷刷上线——票房出奇稳定(低)。最离谱的是,口碑都差不多。不是一部爆,不是一部扑,是全员一致平淡。你说尬不尬?无

先说实话——

这届国庆档,真让人绷不住。

还没定档,圈里就一股凉气。

预测?连20亿门槛都没人敢踩。

网友敢说,票房全员控温。

我还半信半疑。

结果吧,七部片齐刷刷上线——

票房出奇稳定(低)。

最离谱的是,口碑都差不多。

不是一部爆,不是一部扑,

是全员一致平淡。

你说尬不尬?

无爆款。

无惊喜。

无逆转。

甚至连两极分化的戏都没有。

豆瓣评论、微博吐槽、院线一线反馈,炸锅?

也没有。

一片“好无聊”——

还没到假期结束,主创团队应该最早感受到了——

谁会想到,会安静成这样?

舆论对比去年,一个天一个地。

去年争议、拉踩、票房黑马扎堆。

今年全靠硬撑。

就问,谁能乐观得起来?

上哪儿下嘴?

只能拿每部片子的“槽点”说事儿。

要不然都写“平平无奇,值得一看”?

实在骗不了人。

说到正戏,先拎《志愿军:浴血和平》。

主旋律片,还是“熟悉的配方”。

第三部了。

还上甘岭。

预期拉满,票房想拉满,现实强行下拉。

文戏为主,动辄煽情。

大场面,没;

情感浓度,倒是快溢出来了。

观众要看战争爽片,

主创偏要走人文路线。

有些人感动。

更多人想捂眼。

人人都说期待上甘岭,

结果最出戏的,就是上甘岭。

影迷直接说:“上一部套路,这部再来?”

不新鲜了。

但票房还行。

节假日,主旋律,还有市场。

热搜也就多一点点。

整体断崖不大,

但远远配不上投资方的胃口。

再看《浪浪人生》。

黄渤+范丞丞组合,本来想搞点新意思。

讲小人物一家五口的故事,

背景放在晋江东石镇,龙舟元素。

营销期天天吹“合家欢”?

实锤不是!

硬生生变成了“预告片诈骗”。

很多人直呼,“被骗进场”。

片方自己都快喊破了嗓门,

“不是合家欢!不是合家欢!”

憋着劲提醒的样子,

哪像一部自信的电影?

网友一点评,“四海2.0既视感”。

乍一监制韩寒,那就懂了——

气质确实复制粘贴。

体验感?

粉丝表示“有泪有笑”。

路人则直言“主题混乱”。

想要主旋律,给你小众温情。

想要合家欢,给你青春残酷+社会毒打。

市场定位直接迷失自我。

累不累?

《刺杀小说家2》,一出来就被质疑。

上一部口碑反转式崛起,

这回一开局就掉链子。

宣传主推邓超?

戏份看着,董子健都快成“一番”了。

观众抱怨“戏份诈骗”,

票买谁不是冲着邓超?

偏偏正主露脸还不如路人多。

剧情?

没讲明白。

想玩“现实vs小说”双线,

观众得先看完前作、做足功课。

路人劝退,粉丝嫌弃。

圈里人私下都笑话“资本搏错了方向”。

特效救场,可惜老一套花哨。

初衷炫技,结果沦为“强行加场面”。

电影世界观设定,

新观众大概率一头雾水。

门槛高,观感低。

出圈?比登天还难。

转过来看《风林火山》。

名字拽,剧情更拽。

全员硬汉配置——金城武、梁家辉、刘青云、古天乐。

看起来都是圈中老炮。

导演麦浚龙,顶着“新港片”光环。

可尴尬的是,剧情又是缉毒、卧底套路。

观众一点就透,

无间道2.0,还是低配硬拷贝。

有人说,这就是麦浚龙拍给他哥们看的。

票房?

口碑?

冷。

《毕正明的证明》更绝。

预告全网零差评。

实际反馈,几乎全是王安宇粉丝打call。

明面上极好,

深扒一句,全是控评。

谁去看?王安宇的粉。

警察卧底盗贼团伙,有点爽文味道。

但片名都带“毕正明”,还需要多说吗?

个人英雄主义拉满。

粉丝爽了,路人一头雾水。

自娱自乐的天花板。

再来是《三国的星空第一部》。

动画片,噱头不小,易中天亲自挂帅。

三国题材、主流动画,理论上是“两个爆点”。

结果现实啪啪打脸。

口碑直接“鸡肋”,

大人觉得不够硬核,

小朋友看不太懂。

网友说:

“对三国迷来说,心如死灰;

对动画片专属小朋友,剧情过于生硬。”

这票房能起飞吗?

别做梦了。

《猪猪侠·一只老猪的逆袭》。

想靠情怀收割,

反而把老粉惹毛了。

一堆网络烂梗,

童年记忆被“消费”得体无完肤。

猪猪侠、喜羊羊、熊出没,

对比一下,观众眼睛雪亮。

网友评论,“猪猪侠,累了吧?”

难不成只剩回忆能卖?

现实没那么好骗。

有人问,

这么多片子,怎么全都不行?

钱都花哪儿了?

还在观望院线?

你愿意贡献票房,我挺佩服你。

你愿意冲口碑,倒也无妨。

但,

真心说一句,

如果是为了假期带家人/朋友体验电影感,

提前搜搜影评,找好心理预期,别让自己窝火。

回头再

2025年国庆档,

整体一盘散沙。

躲不掉的集体乏力,放不下的自我感动。

市场冷静得让人有点心疼。

对比去年、前年,强烈的情绪割裂。

过去两年,不管如何,都有黑马。

今年,谁也不想做那个“出格”的人。

自信全没了,

创新全丢了。

只剩一地鸡毛。

再让你选,

你会走进影院,

还是点开一部老片重温?

看着圈里的大V影评人,

看着台媒的吐槽和网友的自制表情包,

我真的想问——

咱们中国电影,

什么时候敢再“玩点真的”?

还要熬几年?

好了,

你怎么看2025年国庆档电影院线拉胯?

哪部片子你愿意尝试,

哪部你直接绕道?

留言说一下,

看你们的选择是不是跟圈里人一样冷静(躺平)?

反正我先不冲了,

等个奇迹发生吧。

来源:辰辰音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