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看数据就懂了:影院给的排片才17.9%,不到两成的座位,偏偏扛起来四成多(43.5%)的票房。这数据看着风光,其实藏着猫腻——说白了就是整个国庆档大盘太冷清,矮子里拔将军罢了。更扎心的是,平台预测它首日总票房也就3500万,别说比不过之前《731》的开局,连
9月30号《志愿军3》提前冲国庆档,9小时就拿了740万票房,直接登顶单日冠军——听着挺牛吧?但这冠军宝座,简直凉得能冻着人。
你看数据就懂了:影院给的排片才17.9%,不到两成的座位,偏偏扛起来四成多(43.5%)的票房。这数据看着风光,其实藏着猫腻——说白了就是整个国庆档大盘太冷清,矮子里拔将军罢了。更扎心的是,平台预测它首日总票房也就3500万,别说比不过之前《731》的开局,连自家兄弟《志愿军2》去年同期的5000万都追不上,差了快一半。
这榜首含金量,简直缩水缩成“空心菜”了
表面上是拿了榜首,实际上是实打实的退步。3500万的首日预测,比《志愿军2》少了整整1500万,相当于开局就少了小半个亿。照这架势,《志愿军3》大概率要退回第一部8亿票房的水平。
陈凯歌这回是真笑不出来啊!他把家底都押上了——之前靠《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攒下的好口碑,全砸在这个系列上了。连儿子陈飞宇都安排成了隐形男主,可见多重视。可前两部加起来才20亿出头,而这三部曲要想回本,总票房得冲45亿!这么看,《志愿军3》这次真是背水一战,输不起的那种。
不止一部片凉,整个电影市场都“入秋感冒”了
不光《志愿军3》遇冷,整个国庆档的片子都有点蔫儿。就说被寄予厚望的黄渤新片《浪浪人生》,表现更拉胯:9小时才收了267万,上座率低得可怜。
这片子本来牌面不小啊:黄渤挑大梁,还凑了范丞丞、殷桃等快30个明星,制作成本超2亿,说是国庆档阵容豪华的片子之一都不为过。结果呢?明星堆成山,观众就是不买账。估摸着要么是黄渤这两年接的烂片有点多,观众信任感降了;要么就是喜剧圈里沈腾的号召力太独一份,别人很难抢过风头——反正观众用脚投票,不感兴趣就是不感兴趣。
正能量大片,现在不灵了?
今年明显能感觉到,正能量题材的后劲越来越不足了。虽说也出了《南京照相馆》这种30亿的爆款,但业内人都清楚,这片子的质量放往年,冲50亿都有戏,现在愣是少了一大截。之前声势浩大的《731》,最后卡在16亿上不去;惨的是《蛟龙行动》,10亿投资直接打了水漂,血本无归。
连吴京都转头回去拍动作片了,这信号还不够明显吗?观众早就对千篇一律的大制作审美疲劳了。不是说主旋律不行,是那些套路化的主旋律让人看腻了——翻来覆去都是大场面堆料、强行煽情,没点新鲜东西,谁还愿意掏钱包啊。
国庆档成了“最后一搏”,但安全牌未必安全
今年国庆档堆了十几部新片,奇幻、动作、战争、喜剧啥类型都有,但有个很明显的趋势:大家都在拍续集。《志愿军3》是三部曲收官,《刺杀小说家2》是IP续作,片方都想打安全牌——靠成熟IP降低风险。
可这安全牌,现在真不一定安全了。电影市场早悄悄变天了,以前那套“大制作+大明星+大场面”的三板斧,现在不好使了。观众越来越精,不再被噱头忽悠,更看重片子本身好不好看、故事有没有意思。
对《志愿军3》来说,这是背水一战;对整个中国电影来说,这更像是今年最后一个翻身的机会。
今年国庆档这么多片子,你打算冲哪部?觉得谁能最后笑到拿票房头名?来评论区唠唠~
来源:林lin玲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