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庆档前瞻:缺15亿爆款?21-25亿票房悬了?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1 01:46 2

摘要:先说俩特别极端的例子,《哪吒之魔童闹海》1月底上映,到4月末还能占着周度票房榜首,这长尾效应也太能打了;反观《731》,刚上映前四天就拿了预估总票房的80%,后续直接没了后劲,典型的“极致短尾”。

2025年电影市场刚走完暑期档,119亿的收尾看着比去年涨了点,但也就不到3个百分点,说不上多亮眼。

现在整个行业都盯着国庆档,就盼着能出个“爆款”把市场拉一把,毕竟今年的电影市场,实在有点“怪”。

先说俩特别极端的例子,《哪吒之魔童闹海》1月底上映,到4月末还能占着周度票房榜首,这长尾效应也太能打了;反观《731》,刚上映前四天就拿了预估总票房的80%,后续直接没了后劲,典型的“极致短尾”。

说实话,这种一边扛着几个月票房、一边几天就哑火的情况,以前真没这么常见,感觉市场现在有点“走极端”,要么特别能打,要么根本站不住。

聊完这俩极端案例,就得说说现在市场最头疼的事儿,腰部电影没了。

本来想以为2024年非档期没好片就够糟了,结果2025年不光非档期没起色,连小档期都撑不起来。

五一档、清明档的票仓直接砍半,也就端午档沾了暑期档的光,稍微好那么一点。

数据更直观,2024年还有近40部票房在1亿到3亿的片子,2025年就只剩17部,5亿以上、3亿以上的影片数量也大幅减少。

而且观众现在挑片特别“死心眼”,上半年除了6月上映的《碟中谍8:最终清算》《酱园弄》《侏罗纪:重生》这几部新片,之前几个月宁愿反复看《哪吒2》,也不愿意试新片。

据灯塔专业版9月21日的数据,2025年周度票房集中度比2024年高了12%,头部影片占了超65%的票仓,这市场对头部的依赖,已经到了有点危险的程度。

虽说市场整体有点虚,但国庆档也不是完全没机会。

首先票价是个优势,2024年国庆档票价就往下走了,日均场次还创了新高,2025年大概率会接着保持低价,而且今年第三季度人均票价本来就比去年同期低,加上票补的信号,明显是想靠“走量”拉人气,这对观众来说肯定是好事。

另外8月之后市场也有回温的迹象,《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都跑出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捕风追影》,作为一部动作片,票房比近3年同类型作品高了不少,还能保持住长尾,说明就算是观众看腻的类型,只要片子质量够,还是能出圈的。

加上国庆假期大家本来就有消费需求,观影的潜在意愿其实是有的,这都是国庆档能出爆款的基础。

但风险也不能忽视,最主要的就是《731》留下的“后遗症”。

它前期热度那么高,结果高开低走,可能把大家对主旋律影片的热情提前用完了。

而且国庆档的竞争比《731》上映时激烈多了,要是有一部片子口碑崩了,不光自己凉,可能还会让观众对整个国庆档的片子都没信心。

更关键的是,今年国庆档预售不太给力,截止9月27日晚上10点,预售情况比去年同期差了不少,而且《刺杀小说家2》《志愿军:浴血和平》《三国的星空第一部》这几部的预售占比特别平均,说明观众都在“观望”,没下定决心买票,这种犹豫的心态,对想冲票房的国庆档来说,可不是个好信号。

那到底什么样的片子能在国庆档突围,当这个“救市爆款”呢?首先得抓住“家庭观影”这个点,去年《南京照相馆》就做得挺好,既有历史教育意义,又没那么多血腥暴力场景,全家都能看。

今年国庆档里,《三国的星空第一部》是历史题材的动画,刚好契合“教育式观影”的需求,这一点就很占优。

然后看IP和黑马潜力,《志愿军:浴血和平》《刺杀小说家2》都有前作打底,尤其是《志愿军:浴血和平》,前作《志愿军:存亡之战》去年国庆档拿了18亿票房,有观众基础。

黑马候选《浪浪人生》找了黄渤和范丞丞主演,查了下他俩近5部片子的盈利概率,大概在50%到60%之间,不算特别稳,片子剧情和演技到底怎么样,现在还跟“开盲盒”似的,得等上映才知道。

不过有个坑得避开,就是犯罪片扎堆。

今年国庆档有《风林火山》《毕正明的证明》《震耳欲聋》三部犯罪片,可近3年犯罪片的年均票房一直在降,要是这几部片子没什么新鲜东西,只是在犯罪题材上加点无关紧要的元素,怕是要跟之前的腰部片子一样,根本站不住脚。

至于票房预测,行业内普遍觉得国庆档八日票仓会在21亿到25亿之间。

但想摸到25亿的高位,必须得有一部能破15亿的爆款撑着;要是能有两部票房在10亿左右的片子,大概能落在22亿到24亿。

不过这里得提一句,2024年国庆档院线一开始押注了《浴火之路》《749局》《志愿军:存亡之战》三部,结果最后就《志愿军:存亡之战》破了10亿,另外两部都没到5亿,所以排片和预售也不能完全当准信,最终还是得看片子本身的质量。

如此看来,2025年电影市场的核心矛盾就是“太依赖头部、腰部全消失”,国庆档算是扭转颓势的关键窗口。

这个档期的爆款不光要能拉到21亿到25亿的票仓,更重要的是得重建观众对电影市场的信任,让那些观望的影迷愿意走进影院。

对创作者来说,现在也不是光盯着细分赛道就行,得在守住核心观众的同时,想办法让片子破圈;宣发也得把重点放在家庭属性和内容质量上,别光靠噱头。

要是国庆档真能出个“救市爆款”,2025年电影市场的票房中枢说不定能往上走一走,也能给2026年的市场复苏打个好基础。

要是出不了,那后续市场可能就得更难了。

来源:侃易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