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全员集结,10月18日正式上映!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9 02:51 1

摘要:10月18日,全国影院统一熄灯,银幕亮起,黄轩把亮着的手机直接扔进冰桶,这一扔,片方提前埋好的5000万首日票房开关被按下。

10月18日,全国影院统一熄灯,银幕亮起,黄轩把亮着的手机直接扔进冰桶,这一扔,片方提前埋好的5000万首日票房开关被按下。

扔手机不是剧情需要,是票房计算。

点映三天,猫眼9.2分,购票平台把“想看”按钮改成“敢不敢看”,数据组发现点击率高了18%。

他们算过,一个冰冷动作能让观众在抖音二创时自动配“啪”一声,短视频完播率提升7秒,票价就值回。

张一白挂名监制,名字排在海报最上,比导演李明字大一圈。

张一白懂城市男女,把《将爱情进行到底》拍成短信时代爱情教科书,二十年后他换成微信界面,照样能卖怀旧。

李明第一次拍长片,需要老江湖的信用背书,张一白需要新项目保持“社会话题制造机”人设,两人各取所需,海报上名字大小差的那一圈,就是交易明细。

黄轩演社畜,周冬雨演不孝女,角色设定从微博热搜榜直接拖下来:#成年人一天摸手机2567次#、#女儿给妈妈发最多的一条信息是“在吗”#。

剧本没写新事,只是把热搜钉在85分钟里,观众看见自己,票房看见回头钱。

片方提前十天搞“24小时不碰机”挑战,规则写得很滑头:不是让你关机,是让你把屏幕使用时间截图发官微,前后对比减到0就能抽IMAX年卡。

结果2亿阅读里,90%的人晒图后十分钟又悄悄删微博,后台数据照样算进互动量。

片方要的不是你真的戒手机,是要你把话题养肥,好让影院经理在排片表上给多两个厅。

点映票根印二维码,扫码进去是“手机依赖度测试”,答完题跳转购票链接,票价立减5元。

观众以为是福利,其实是数据回流:哪座城市、哪个年龄段、答了几题、有没有买第二张,全写进Excel,第二天宣发就按表打电话,让黄轩录方言彩蛋,成都观众听见“巴适得板”,上海观众听见“老灵额”,精准到地铁站。

业内把5000万首日看成分水岭。

国庆档刚过,大盘冷到空调都不用开,影院经理每天盯着排片表像看股票K线。

《放下手机》成本不到8000万,回收线2.5亿,只要首日冲过5000万,密钥就能延期到双十一,后面还有企业包场做“员工戒网课”,一张票卖60,返点15,算完账,影院把黄金厅留给这部没有特效的中小成本,比留给怪兽片更稳。

张子枫演高中生,戏里只有二十分钟,宣发把她的镜头全剪进预告,弹幕飞过“妹妹别哭”,首日预售三成来自她的学生粉。

王传君演流浪汉,一句台词没有,海报却把他放中间,因为《孤注一掷》刚把他捧成“社恐代表”,片方需要他的阴郁脸告诉观众:不看手机的人,也会变成这样。

10月18日上映,同天新开三部进口片,发行方把密钥时间卡在18点,让影院先排外片吃饭,晚上再排《放下手机》,观众看完外国爆炸,正好需要国产“冷一冷”调胃口,排片曲线被算得比高铁还准。

所有环节指向一个目标:让你一边刷票一边意识到自己在刷票,买完票再发一条“今晚不碰手机”立flag,手机电量因此更低,票房因此更高。

片尾字幕滚动时,屏幕黑底白字打出“感谢每一位放下手机的你”,影厅灯亮,观众第一件事是摸口袋,发现手机还在,松一口气,顺手打开豆瓣打五星,写短评:“看完真的想少刷手机。”这条短评来自片方提前写好的模板,复制粘贴能抽周边,周边是手机壳。

电影讲完道理,平台收完数据,影院数完钱,手机还是那只手机,观众还是那批观众。

10月18日,你准备花六十块看别人扔手机,还是直接回家把自己手机关机?

来源:诗意星球3L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