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则消息在中国电影界激起千层浪——由青年导演申奥执导的现实主义题材力作《南京照相馆》,经官方选送,将代表中国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
《南京照相馆》代表中国出征奥斯卡,把握有多大?
文 | 阿布
近日,一则消息在中国电影界激起千层浪——由青年导演申奥执导的现实主义题材力作《南京照相馆》,经官方选送,将代表中国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
《南京照相馆》
消息一出,网络上迅速掀起热议,大家都看到了一个戏剧性的巧合:申奥导演真的要“申奥”了!——不是奥运会,是奥斯卡。
奥斯卡的门槛
今年暑期档的《南京照相馆》,刚开画时水花不大,但随着“自来水”越来越多,口碑一传十十传百,电影很快成为暑期档最大的热门,目前票房也已经超过30亿元大关。这种“长尾效应”本身,就证明了影片具有穿越圈层、打动广大观众的强大力量。
而申奥导演电影中的核心母题:普通人在极端环境下的选择与异化——在《南京照相馆》中,更是明显。
《南京照相馆》如今代表中国出征奥斯卡,把握有多大?我们首先要来看一看“最佳国际影片奖”的送选规则。
根据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规定,每个国家或地区每年只能选送一部影片。这部影片必须在指定的期限内(通常是前一年的10月1日到当年的9月30日)于其出品国进行过为期至少连续7天的商业放映,且影片的主要对白必须为非英语。
因此,被选中“申奥”,本身就是一种官方认可的至高荣誉。
而选送之后,国际竞争才刚刚开始。每年代表不同国家申奥的电影有上百部之多,其中不乏许多电影强国选送的作品——送到奥斯卡官方后,要先初评出15部,再选出5部正式成为“奥斯卡提名”国际影片,最终决选出唯一一部获奖作品——可谓每一步都很艰难。
回望中国的申奥史,是一条铺满光荣与遗憾的漫漫长路。
自1979年首次选送《阿凡提》以来(可能是送的动画片,也可能是真人故事片,虽然没有获得提名,但收到了奥斯卡回信赞美),40多年来,长长的奥斯卡送选名单,见证过第五代导演的崛起,见证过华语商业大片的探索,也见证了现实主义与人文关怀的回归。
而送选的电影最终能获得提名的,总共有8部(平均每送5次就提名1次,已经挺高了):《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英雄》《少年的你》——距离上一部《少年的你》,已经过去了4年。
《少年的你》
这些提名影片中最终获奖的一部,大家想必都知道,就是2001年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
《卧虎藏龙》
冲击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项的关键,在于影片既要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又必须具备能够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评委所理解和共情,既要本土化,也要有世界性。从这个角度看,申奥导演的“申奥”之路,有优势也有劣势——《南京照相馆》里所刻画的家庭亲情、生死尊严,有普世性;而抗日战争的共情部分,外国评委却不一定如国人一般感同身受。
《南京照相馆》
当然,每年的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角逐都堪称“神仙打架”,不仅是电影质量要高,也很看重国际发行与公关能力——某种程度上,奥斯卡评选也是一场公关战。一部影片能否在评委中获得足够的曝光度和讨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北美发行公司的实力和公关策略。
他用“平庸”形容自己
申奥导演是85后,1986年出生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按理说这个出生年份,既不是中国人第一次拿到奥运金牌(1984年许海峰),也不是中国人第一次申办奥运会(1993年),也许,做广告的父亲一开始为他取这个名字,就不是剑指奥运会,而是奥斯卡吧?也有一说,这是导演给自己起的艺名——《新民周刊》曾经两次采访申奥导演,都忘了问名字的来历,下次记得要问一下啦。
申奥
申奥当导演是科班出身,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从小就跟着拍广告的父亲出入片场,还看过顾长卫导演拍戏,所以打小就想当导演了。
毕业后,他接连拍了两部短片:《河龙川岗》和《潮逐浪》,初试啼声,已经拿过不少奖项。《潮逐浪》曾获得“九分钟”原创电影大赛奖,还在上海影视文献图书馆进行过展映。当时评委们就觉得这个新导演“有苗头”,关注现实题材,而且有自己的想法。
《潮逐浪》
不过,刚毕业的申奥对自己当导演还不是那么自信。在《新周刊》的采访中,他用“平庸”来形容自己——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勤补拙,非常努力地在拍广告,从中积累经验:“几乎全年无休,一直有单,生意很火,飞行记录打败全中国99%的人,北上广深一天飞3趟。”
这样的生活,他坚持了近十年。
即使在当上导演之后,他还是非常勤奋:“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写作,就跟上班似的。我每天都很早起床,上午拿出四个小时的时间集中创作,下午再去查阅资料,十分规律。我还特别擅长在嘈杂环境中干活,经常在赶飞机、高铁的途中剪片子。”
“坏猴子”的门徒
如果说努力和勤奋是敲门砖,那么真正改变他命运的,是与宁浩的相遇。
2016年,宁浩发起了“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旨在扶持富有创造力的新导演。申奥带着他的剧本《受益人》加入了这个计划,正式成为宁浩的“门徒”。
进入“坏猴子”体系,对申奥而言是一次全面的训练。宁浩作为制片人,并非一个简单的投资人,也是年轻电影人的导师。手把手教会初入行的年轻导演,如何用成熟的电影工业体系去表达自己的剧本,并且在本土化语境中找到能与观众共情的点——这正是宁浩导演一直擅长的。
《受益人》于2019年公映,成为申奥导演第一部自编自导的长片。电影讲述了吴海(大鹏饰演)为了给罹患哮喘的6岁儿子治病,在好友钟振江的怂恿下,刻意结识了一个与他同样身处边缘和底层的网络女主播淼淼(柳岩饰演),决心酝酿一场别有用心的婚姻骗局的故事。
《受益人》
影片的灵感来源于一则“杀妻骗保”的社会新闻,这是一个容易落入苦情或猎奇陷阱的题材。但申奥的处理却举重若轻,充满了黑色电影的幽默感。通过这部电影,申奥完成了从充满灵气的短片创作者向驾驭长片的职业导演的关键转变,也学会了如何在艺术表达与市场规律之间寻找平衡,如何在作者性与观众缘之间搭建桥梁。
“匠气”不是一个好词,但“匠心”却是。申奥导演虽然不是天才型、第一眼就才华横溢到起飞的电影作者,但他就像一个工匠,在不断的磨砺中技艺越发精湛,也越来越擅长从社会新闻中提炼出戏剧性——他的作品,既是现实主义的,也是类型化的——在现实题材电影广受欢迎的时代,他的类型片踏准了观众的心理节奏,因此屡创票房高峰。
曾遭到诈骗集团人身威胁
如果说《受益人》是一次牛刀小试,那么4年后的《孤注一掷》就是一次火力全开——良好的口碑和38.5亿元的超高票房,让申奥一举成为当下华语电影圈里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名字。
时隔两年,我们依然清晰记得电影里的人物——程序员潘生(张艺兴饰演)、模特安娜(金晨饰演)、赌徒阿天(王大陆饰演)和他母亲(邓萃雯饰演),以及反诈警察(咏梅饰演)——几条线索并行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反诈骗众生相。
《孤注一掷》剧照
这种结构,让影片的节奏始终保持在一种高速运转的状态,信息量巨大,全程无尿点。这背后,是导演对商业类型片叙事法则的精准运用,也是他在广告导演时期练就的“寸秒寸金”的叙事效率。
申奥导演与邓萃雯、王大陆在片场
这部电影的诞生,源于申奥在采风过程中接触到的大量关于境外网络诈骗的真实案例。他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提到:“我们采访了大量的受害者、被解救回国的人员,甚至还有一些曾经的反诈警察。那些细节的真实性,是任何编剧在屋子里想象不出来的。”
当时因为深入挖掘境外诈骗集团资料,手里掌握了1个T的硬盘证据,他甚至遭到诈骗集团人身威胁。
影片在类型化的处理上,比《受益人》走得更远、更极致。它以一种奇观的方式,向观众全景式地揭开了网络诈骗工厂内部的运作机制——从流水线式的话术,到“性感荷官在线发牌”的诱惑,再到虐待、殴打的暴力控制,其尺度之大、细节之真,在国内银幕上堪称罕见。
申奥精准地抓住了这个题材的“爽点”与“痛点”:一方面,满足观众对诈骗内幕的猎奇心理;另一方面,又毫不留情地击碎人们对“一夜暴富”的幻想,就像电影里的台词——人有两颗心:一颗是贪心,一颗是不甘心——大部分赌徒,都可以被这一句话概括。
《孤注一掷》的巨大成功,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胜利,更是一次社会议题的胜利。它以一种极具穿透力的传播方式,完成了一次全民级别的反诈骗宣传教育。
导演曾说:“电影不仅是娱乐产品,更是传播社会价值、传递正能量的工具。”从《受益人》《孤注一掷》到《南京照相馆》,确实说到做到。
祝贺申奥导演申奥!
来源:新民周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