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看到日本外务省曝光的一批受聘的中国公知人员名单,才清楚了日本一直在用金钱收买这些人,发布美化日本的言论,其中就包括为日本曾经的侵略罪行洗白。
到底是谁在诋毁抗战电影?为什么步调一致,言辞雷同?为什么这些人又是如此地卖力和放肆呢?
这些问题让人愤慨与猜测。
日本外务省公布的受聘的中国公知人员名单
近日看到日本外务省曝光的一批受聘的中国公知人员名单,才清楚了日本一直在用金钱收买这些人,发布美化日本的言论,其中就包括为日本曾经的侵略罪行洗白。
蒋方舟在日本的资助下出版的《东京一年》
如有“天才少女”之称、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的蒋方舟,每月拿着日本提供的两万元补贴,写了一本名为《东京一年》的书,深情地美化了日本的生活与文化。
马立诚所写的《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一书
还如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写的《日本法官为什么从不腐败》;《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写的《我为什么如此关注日本》;南开大学副教授熊培云写的《日本是中国的一味药》等书,都从不同角度,为日本大唱赞歌。
尤其是高职人员马立诚所写的《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一书,更是为日本“南京大屠杀”等罪行洗白。
他公然宣称日军当年在南京杀的人没有我国公布的那么多,手段也没有《南京照相馆》等影视剧中揭示得那么残忍。
日本外务省
据日本外务省称,名单上公布的中国公知分子,每个月都可以拿到2万元的补贴。
拿人的东西手短。凡是收取了日本补贴的那些中国公知,必然俯首听命地为日本效力,或写书,或发表言论。更严重的是,他们把这些观念带回国内,影响了不少年轻人。
被中国政府定为汉奸的石平
实际上,日本外务省公布的名单,仅是被日本收买的中国人员的冰山一角。
人数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替日本人办事的丑恶嘴脸也让人震惊。
如被公开定为新中国第一位汉奸的石平就是最典型的人物。
石平被保送留学日本后,不是学好归来报效祖国,而是加入日本国籍,投靠日本右翼势力,还起了一个“石平太郎”的日本名字。
石平公开抹黑中国
石平频繁地在日本媒体上发表文章,鼓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煽动日本社会对中国的敌意,唯恐天下不乱。
石平的“出色表现”,自然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赏识,吸收他为第一位华裔议员,并领取相应的俸禄。
为了回报主子,石平反华的气焰更为嚣张,尤其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石平更是极力否定日本的侵华罪行。
中国网友出于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做了恶搞日本天皇视频。石平看到后,第一时间把此信息报告给他的主子,导致日本外务省向我国政府提出抗议,制造了一起麻烦的外交事端。
可以说,这样的汉奸比他的主子还要坏。
大学教室
那些打着知日、知美专家的幌子,散布亲日、亲美言论的公知在国内又有多少呢?
讲台上,他们道貌岸然地教育学生爱国;背地里,他们拿着日本的俸禄,干着伤天害理的事情。尤其是他们对于抗战电影颇有“水平”的批评,有着极大的欺骗性与误导作用。
日本外务省大楼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外务省曝光了拿日本钱的中国人员名单。其用意十分险恶,就是警告那些已经拿了日本的钱、隐藏在中国各条战线上还没有暴露的中国人,如果不干事,将会公布你们的名单,威胁的意味非常明显。
董明珠拒收海归派
这些暗藏的亲日势力为了不被曝光,并继续拿到日本的钱,自然会十分卖力地为日本人做事了。
当董明珠宣布了拒不接受海归派入职她企业的消息后,这些亲日势力就煽动不明真相的海归留学生,对董明珠进行疯狂地围攻与非议。
每逢抗战电影上映,这些人就用小恩小惠招揽水军,并拟好统一的言辞,向抗战电影发起铺天盖地的诋毁。
《南京照相馆》海报
所以,我们就理解了《南京照相馆》、《东极岛》、《731》为什么接二连三地遭受诋毁,而且被诋毁的言辞都是那样的一致。
我们也理解了《东极岛》这样一部高水准的电影,为什么票房惨淡;理解了《731》如此揭露日军反人类罪行的电影,为什么票房骤然下跌。
《东极岛》剧照
从日本外务省雇佣中国公知,到他们公布这些人的名单,可以清晰地看出,表现在抗战电影上的诋毁事件,完全是日本右翼势力精心谋划的一场有组织、有步骤的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它由日本外务省幕后操纵、被雇佣的公知出谋划策、水军冲锋陷阵,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地为日本罪行洗白的活动链。
《731》在美国上映,引起很大反响
好在中国人万众一心,给抗战电影很好的票房与口碑。《南京照相馆》票房上30亿,并代表中国内地电影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731》观影人数突破4000万,票房近15亿,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
如同抗战必胜一样,在当下与日本文化侵略的较量中,中国也一定取胜,中国文化再次显示它强大的威力。
那些为主子效劳的亲日势力,只能成为可笑的跳梁小丑......
来源:大树作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