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主题教育】历史启示与检察担当——观《731》有感

快播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30 08:10 2

摘要:《731》以其残酷的写实手法,将那段被尘封的历史撕裂开来,暴露出血淋淋的真相。这部承载着民族集体记忆的影片,不仅是对反人类暴行的控诉,更在绝境中投射出人性的微光与文明的反思。当孩童被牵着手走向“健康检查室”,天真的笑容与未知的死亡形成刺目对比,这种反差正是73

《731》以其残酷的写实手法,将那段被尘封的历史撕裂开来,暴露出血淋淋的真相。这部承载着民族集体记忆的影片,不仅是对反人类暴行的控诉,更在绝境中投射出人性的微光与文明的反思。当孩童被牵着手走向“健康检查室”,天真的笑容与未知的死亡形成刺目对比,这种反差正是731部队最恶毒的隐喻。他们将活生生的人异化为实验材料,用“防疫研究”的伪善话术掩盖种族灭绝的真相。影片中,冻伤实验里受害者肢体在极寒中冻结成冰柱,日军却用木棍敲碎手指记录数据;毒气室中挣扎的躯体与日军狂笑的特写交替闪现,将施暴者的变态快感与受害者的绝望刻入观众骨髓。

作为一名检察工作者,我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带来的震撼,更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职业共鸣——当罪恶被系统性地实施并试图被历史遗忘,正义应当以何种方式得以彰显?在当代司法实践中,我们面对的或许不再是如此极端的反人类罪行,但每一个司法案件背后,都连接着个体的命运与尊严。检察官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肩负着为无声者发声的职业使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法治文明的内在要求。《731》所展现的不仅是个体的恶,更是一种系统性的制度之恶。当暴行被国家机器合法化,当犯罪被体制所庇护,正义的实现便面临着结构性挑战。这让我联想到当前检察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地方保护主义、权力干预司法、新型犯罪层出不穷。历史的教训警示我们,检察权必须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才能有效履行法律监督职责,防止任何形式的“合法化犯罪”。作为当代中国的检察人员,我们不仅要在个案中实现司法正义,更要以历史的长远眼光看待自身的职责。每一个案件的办理,都是法治进程中的一个节点;每一次法律监督,都是对正义边界的捍卫。这种历史意识,应当内化为检察工作的精神底色。电影中那些为揭露真相而奔走的人们,展现了超越个人安危的道德勇气。这让我反思检察工作的职业伦理内核——不畏权势、不徇私情、坚持真理、捍卫法治。在面对压力与诱惑时,我们能否保持检察官的铮铮铁骨?在应对新型复杂案件时,我们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这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砥砺职业操守,提升专业素养。

《731》中那些被刻意掩盖的罪行,最终因证据的收集与固定而得以昭雪。这凸显了证据在司法中的核心地位。作为检察工作者,我们更应深刻理解证据裁判原则的重要性,在办案中坚持客观公正立场,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份证据,构建完整的证明体系,确保案件质量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历史的创伤需要治愈,而司法正义是社会愈合的重要机制。当代检察工作不仅承担着追诉犯罪的职责,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矛盾化解、受害人救助等修复性司法实践中。这种从报应性司法向修复性司法的拓展,体现了检察职能的时代演进,也是我们对历史创伤的一种回应与超越。电影带来的震撼逐渐沉淀为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作为新时代的检察人员,我们站在历史的这一端,承载着过去的教训,面向未来的挑战。唯有坚守法治信仰,恪尽职守,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让那些历史中的无声者,通过我们的工作,获得某种程度的安息与尊严。 这或许就是《731》这部影片给予我的最深刻启示,检察工作不仅是职业,更是使命;不仅是当下,更是历史。在法治建设的漫漫长路上,每一个检察人都应当是执着的点灯人,以微光照亮正义的前路,以责任书写时代的答卷。

来源:鹤岗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