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换一个思路,既然没有强势的影片,那么对自身质量有信心的电影通过点映提前抢跑,成了一种可操作性极高的选择。
北京乐豆世纪影业:国庆有人点映抢跑,但成效有待观察
国庆档预售的增速缓慢,说明了新片吸引力不足。
换一个思路,既然没有强势的影片,那么对自身质量有信心的电影通过点映提前抢跑,成了一种可操作性极高的选择。
目前的电影院正青黄不接。虽然《731》在每日票房中的占比仍然很高,但增速已经放缓。如果此时有新片入场,确实可以起到拉升大盘的效果。
9月25日,《浪浪人生》率先开启25城点映,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点映时间为27至29日。
这波点映的时机选择巧妙,抢占了国庆假期前最后一天休息日。片方此番操作明显是希望前期口碑发酵,先声夺人,在国庆档排片大战中抢占先机。
《震耳欲聋》于9月27日宣布开启点映,时间为10月2日和3日的14:00-22:00。作为一部开画时间定在10月4日的电影,它将面对前期上映的影片档期占先的局面,开启点映则将起跑线提前,有助于改善不利态势。
但在广州某影城经理冷冬看来,这波点映的成效有待观察。
冷冬举例今年暑期档,档期内有多部影片进行了各种形式的点映,有的助力影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有的则提前暴露自身缺陷,影响了票房。
至于点映起到的口碑发酵作用,冷冬也直言越来越鸡肋。
“过去讲究首波口碑,点映可以吊足观众胃口,但是现在首波口碑已经越来越不被观众信任。”
观众的观望心理今年尤其明显。长期以来各种“炸裂”“泪目”的口碑营销,让观众吃了太多次亏。现在观众的应对策略就是尽量不冲第一波,先观望,等开画后真实观众的口碑再决定是否买票进场。
普通观众的购票决策明显延后,对点映的影响极大。
本来点映的出发点就是让一部分真实的路人口碑被看见,但现在普通观众不进场,粉丝进场的比例就会增加,这就反过来让口碑变得没那么可信了。
“点映普通观众来得越少,粉丝浓度越高,口碑越不可信,正式上映后‘见光死’的概率也越大。这是一个死循环。”冷冬无奈地表示。
来源:初次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