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9日晚上,图书馆的茅盾文学馆内,书影协会的同学们早早地围坐在一起,目光频频望向门口——他们等着的,是19年前给社团“种下种子”的人。
2025年9月19日晚上,图书馆的茅盾文学馆内,书影协会的同学们早早地围坐在一起,目光频频望向门口——他们等着的,是19年前给社团“种下种子”的人。
19年前,还是浙传学子的袁帅和姜娜,因热爱看书和电影走在一起,抱着“让更多人遇见书与影的浪漫”的念头找到当时的图书馆馆长王志华,在图书馆的支持下创办下书影协会。
如今,袁帅已是业内知名编剧,这次受学校邀请为茅盾大讲堂做讲座,当他得知书影协会还在,讲座结束后,他和夫人姜娜直奔图书馆,去看看这群“接棒”的年轻人。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袁社长、姜社长回家!”随着老师的话音落下,袁帅和夫人姜娜走进来,目光扫过这群年轻的脸庞,带着喜悦。瞬间,掌声如雷;瞬间,他被眼前的场景暖到:一张张写满青春,自带阳光的面孔迎接着他们,袁帅和夫人姜娜坐了下来,“原来我们当年埋下的小火苗,真的一直亮着。”他惊喜的说道。他们像聊家常一样和大家说起了往事。
“参加社团的好处就是大家来自不同专业,可以互相学习;大家又有相同爱好,能玩到一起。记得我们第一次搞活动,大家就一起玩的非常开心,”袁帅开心地回忆道,“一开始我们开设了天堂电影院,因为我个人喜欢导演托纳多雷,而这位导演有一部非常有名的电影叫《天堂电影院》,所以我们就用了‘天堂电影院’这个名字,咱们就在下沙图书馆报告厅,放映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天堂电影院》,他当时在学校里火爆了!每次看电影一座难求,我们就为书影的会员做了专属会员卡…”
“社团的第一张海报就是姜老师做的。”袁帅还不忘打趣的说道。
The Beauty
一位同学向袁社长请教剧本创作相关问题,袁社长分享了创作时的小妙招:当你看一部电影或一本书时,你会形成一种不固定的“液态记忆”;但当你想挑选其中内容要讲述给别人听时,就需要从海量信息里筛选重要信息。而当你把这些重点进行归纳总结,能清晰讲给别人听时,这些知识就会转化成你的“固态记忆”。尤其在反复讲述的过程中,你对知识的吸收会更深入。甚至你要是三天后再讲,你对它的理解甚至会超过之前三个月甚至一年的理解。
回忆起创办书影对编剧生涯的影响,袁社长感触颇深:“书影协会是我大学期间非常重要的一个实践的平台。选电影、看电影、评电影;选书、看书、分享书;制作片子,组队讨论、构思创作、视听语言、选景构图、剪辑成片,这些实践都弥足珍贵。”
夜色渐深,大家依依不舍的离开,有社员拉着袁老师聊天,要签名,老师都笑着一一答应。我想,这不正是书影人青春记忆的缩影吗,试想多年后,当你不再年少,回顾起大学生活,在书影参加一次次998放映会和思享家读书会、与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喜欢的书和电影,不正是青春的一部分吗?
以为是初见,其实是重逢 。原来最好的重逢,从不是“好久不见”,而是你当年种下的热爱,有一群同样热爱的人一直替你好好守护,好好延续。
供稿|读者服务部(乌镇校区)
文案|关镇东
排版|陆丹丹
责审|徐晓艳 陈登
审核|林红志
终审|施益华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