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十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于9月24日在嘉峪关南湖大厦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为期三天的光影盛会汇聚了55部电影佳作,以及影人、学者和行业专家等众多嘉宾,在古老关城下共同见证短片电影的无穷魅力。
闭幕式现场
第十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于9月24日在嘉峪关南湖大厦圆满落下帷幕。这场为期三天的光影盛会汇聚了55部电影佳作,以及影人、学者和行业专家等众多嘉宾,在古老关城下共同见证短片电影的无穷魅力。
嘉峪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立桢登台致辞,他回顾了电影周三天历程,指出本届短片电影周以“光影流转,丝路华章”为主题,通过影人培育计划(大师讲堂、研学采风等)、产业交流(聚焦创作跨界融合与非遗传承)、展映传播(打造多元观影平台)三大脉络,吸引八百多部佳作汇聚;强调电影周不仅提升嘉峪关文化魅力,更成为甘肃走向世界的“光影之窗”,推动“影视 +”生态融合,最后祝愿电影人永葆创作热情,期待下次重逢。
闭幕式现场
致辞后,主持人介绍本届短片电影周收到全国踊跃投稿,共有55部优秀作品入库(含剧情短片16部,纪录短片10部,动画短片5部,长片11部,大学生短片13部),并播放青年创作者视频集锦。随后,正式进入了本届闭幕式的影片推介环节。在大学生单元,剧情短片《永隔一江水》、纪录短片《白日候鸟》和动画短片《小巷》《缝》共4部作品获得了重点推介。演员包贝尔感慨道:“人要敢做梦,连梦都不敢做,还敢干什么。”这些青年创作者的勇气与才华,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
最具长片潜质的短片剧情单元中,《周日永恒》《溃疡》《无间》《两棵树》《亲密》《佩琼》《哪吒》《夏日练习曲》《定城砖》《朝朝暮夕》共10部作品凭借强大的戏剧内核和丰满的人物雏形获得认可。主推官演员耿乐指出:“情感的真实是一部电影成功的核心。”
闭幕式现场
纪录短片单元的《吹梦无踪》《着陆倒数》《绝唱》《月亮街》《守望·嘉峪关》共5部作品,以其真实的力量打动了观众。导演袁楠茜分享了她拍摄纪录片五年的心路历程,并送给所有创作者一句话:“如出发,必到达。”
动画短片单元推介的《无二》《毗沙门天》和《丝路行者·鸠摩罗什》三部作品,在美学和哲学思辨上展现了突出的东方韵味。导演卢昊旻表示,在这个日益复杂的跨文化语境中,动画创作者正在努力探索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闭幕式现场
从短片到长片的跨越,是每个电影导演职业生涯中的关键一步。本届电影周特别设立了“短片至长片最佳跨越导演”荣誉,最终由覃亚导演凭借从《原地打转》到《如果悲伤可以解释》的完美提升获得这一荣誉。“从短片到长片,其实就像从短跑到马拉松,需要耗费很多能量,肩上的责任也更多。”覃亚导演在获奖感言中表示,“这份鼓励将激励我继续创作。”
此外,《左宗棠收复新疆》因其成功驾驭宏大历史题材的能力,荣获“最具长片改编潜质剧集”荣誉。作家韩松落评价该剧“以严谨的史观和扎实的剧作,深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作品展示了短片作为导演实验室的终极价值,也为青年电影人提供了从创意到成片的可行路径。
嘉峪关独特的历史底蕴和自然风貌为这些青年导演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导演覃亚在分享中提到,他在嘉峪关古城墙上感受到广袤天地的壮阔,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未来在嘉峪关拍摄故事。这种创作灵感的迸发,正是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的独特魅力所在。
嘉峪关城市一角
光影不散,后会有期。2027年,当第十一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周开启之时,这座关城必将再次成为光影艺术的交汇点。
来源:1905电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