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7日的北京,被《志愿军:浴血和平》首映礼的温情与敬意包裹。当一群和平鸽带着哨音掠过会场,主创与观众齐声唱响《我爱你中国》,歌声里的真挚让不少人红了眼眶。这部《志愿军》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终于在导演陈凯歌的带领下揭开面纱,张子枫、宋佳、陈飞宇、彭昱畅等主创齐
9月27日的北京,被《志愿军:浴血和平》首映礼的温情与敬意包裹。当一群和平鸽带着哨音掠过会场,主创与观众齐声唱响《我爱你中国》,歌声里的真挚让不少人红了眼眶。这部《志愿军》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终于在导演陈凯歌的带领下揭开面纱,张子枫、宋佳、陈飞宇、彭昱畅等主创齐聚,光是现场分享的故事,就足以让人把9月30日的观影票安排上。
最让人揪心又感动的当属张子枫。当天她一瘸一拐地走上台,全程被宋佳细心搀扶着,后来才知道是近两日拍戏意外受伤。但即便这样,她谈起角色李晓时眼里全是光:“爸、哥,你们放心,李晓我一个人也能好好往前走。”这句话既是台词,更像她对角色的承诺。
张子枫说李晓的成长藏在战争的细节里,从一开始被动承受父兄失联的痛苦,到后来主动扛起谈判翻译的责任,而宋佳饰演的林月明就是照亮她的光。宋佳接过话头时声音有些哽咽,她坦言林月明这个翻译官兼女战士的角色让她无比触动:“她有温柔的力量,更有对和平的执念。”她还透露,杀青时看着戏里戏外的“战友”,眼泪根本忍不住,这份感动里藏着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和平情结。两个女演员的互动,把片中跨越生死的传承与慰藉演活在了现实里。
陈飞宇和彭昱畅则带来了前线战士的视角。陈飞宇继续饰演孙醒,发言最后他对着镜头郑重说道:“孙醒,你是好样的,带着三连的使命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简单一句话,仿佛把那个浴血奋战的年轻战士拉到了现场。
彭昱畅解读角色姚庆祥时,提到了“选择”这个关键词。“不开枪是他的主动选择,守护代表团是使命,捍卫和平是信念。”他顿了顿补充道:“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是不会退场。”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把战士的坚定刻进了每句话里。现场观众听完忍不住鼓掌,这份共鸣恰恰是角色最动人的地方。
导演陈凯歌的分享更是揭开了影片的创作密码。面对前作斩获金鸡奖7项提名的成绩,他只说“要感谢观众,更要感谢历史”。而谈到第三部的难点,他坦言是“结构”——如何把前线的“打”与谈判桌的“谈”捏合到位。“既要让上甘岭、金城战役打得激烈震撼,也要让747天的停战谈判谈得精彩揪心。”
这一点从剧情简介里就能看出分量:一边是美军发动“绞杀战”“细菌战”,志愿军在炮火中寸土不让;一边是中方代表团在谈判桌上见招拆招,死守底线。两个战场,同样的热血,正如陈凯歌说的:“打是为了谈,谈是为了和平。”
现场的观众提前尝了“甜头”,有看过片段的人说,上甘岭战役的戏份让她全程流泪:“炮弹炸开的瞬间,真的懂了‘浴血’两个字的重量。”朱亚文饰演的归国军工专家吴本正也藏着戳心细节,他说自己最难忘的设定是:“要是吴本正看到现在的新型坦克,一定会忍不住摸一摸。”这种跨越时空的呼应,瞬间让英雄与当下连在了一起。
除了这些年轻演员,郭涛饰演的谈判负责人李克农、周政杰饰演的黄继光等角色也通过主创的分享变得鲜活。周政杰那句“娘,我们一起回家”,把战士对亲人的思念说得轻描淡写,却戳中了所有人的泪点。143分钟的影片里,既有炮火连天的壮烈,也有家书里的柔情;既有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也有战友间的彼此支撑。
从2021年第一部开播到如今收官,《志愿军》三部曲用5年时间还原了那段峥嵘岁月。首映礼上的每个细节——张子枫带伤站台的坚持、宋佳动情的哽咽、陈飞宇彭昱畅的郑重承诺,还有那首全场大合唱的《我爱你中国》,都在诉说着这部电影的诚意。
9月30日,这部电影就要正式上映了。它讲的不是遥远的历史,而是无数普通人用血肉守护和平的故事。就像现场放飞的和平鸽,那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安宁,值得我们每个人走进影院去铭记。备好纸巾,去赴这场与英雄的约定吧,一定不会失望。
原创作品,禁止抄袭;图片来自于网络,侵删!
来源:足智多谋圆月Y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