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有人说影片是“反日宣传”时,央视直接在918前夕把观影会开到了东京,和驻日使馆一起硬刚争议。
文|元景一
编辑|黄毅来了
“不可能和日本人做朋友。”
刘昊然影片中的这句话,随着全球票房增加到30亿,被更多的人看到了。
在有人说影片是“反日宣传”时,央视直接在918前夕把观影会开到了东京,和驻日使馆一起硬刚争议。
近日,《南京照相馆》要去奥斯卡参评的消息再次被央视等官媒转发,网友发言可谓一针见血!
南京照相馆上映64天,票房就突破30亿。
豆瓣的评分从开分8.5至8.7,猫眼平台评分更是高达9.7分。
这部电影用实打实的数据印证了“今年最优秀的国产主旋律电影”的评价并非虚言。
这部聚焦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影片,没有陷入主旋律电影的宏大叙事套路。
而是以一间照相馆为切口,以小人物的视角,讲述了1937年南京沦陷后,七个素不相识的普通人守护日军暴行胶片的故事。
“大历史”中的“小人物”命运,鲜活而厚重,演员们的表演让这段沉重历史有了可触摸的温度。
刘昊然饰演的阿昌在路演时回忆,拍摄第一场骑自行车穿梭南京城的戏份时,听到身后模拟的枪炮声。
他即便明知是表演也本能流露出恐慌,这种真实的代入感让人心疼。
他片中那句“我们不是朋友”的呐喊,在路演现场竟然被提问“如果是在现代,阿昌和伊藤会不会做朋友”。
而他的回答也非常完美,一开口就先否定这种历史虚无主义。
伊藤就算没有杀人,他踏入中国的领土,就是为了侵略,主角绝无可能与日本人做朋友。
电影剧情和背景无可挑剔,每个演员的南京方言都很自然,这种集体演技在线的作品,让影片跳出了“喊口号”的窠臼。
随着影片在海外多地上映,争议与共鸣同时显现。
在日本,右翼势力与部分网民抛出“虚假宣传”“反日作品”等论调,甚至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
但这种抹黑在事实面前不堪一击,而抹黑的声音恰恰暴露了日本社会的历史认知问题。
央视联合驻日大使馆在日本举办了观影专场,百余名在日华人华侨前来观影。
这场观影会不仅是央视对影片的力挺,更是对历史真相的公开捍卫,让“反日宣传”的污蔑不攻自破。
这次参与奥斯卡奖项的角逐,也是对影片知名度的极大提高。
而结合近两年奥斯卡评委部分情况变动而言,《南京照相馆》的确有机会获奖。
作为今年两岸三地唯一的主旋律参赛影片,《南京照相馆》的冲奥之路被寄予厚望。
观众的期待并不一定能改变结局,但奥斯卡近年评奖机制的变化,为这部作品带来新机遇。
今年4月,奥斯卡制定了一项新规定,直击奥斯卡评选的老问题:
主办方明确要求,评委必须看完奖项类目里的所有入围影片,才有资格对该项投票。
国内观众看到这个消息惊讶不已:
“以前不是啊?”“我觉得我比他们更适合当评委。”
是啊,看到这个规定才明白曾经的某些影片能得到金奖、提名或许有些水分。
看完影片再评价都是最基本的对艺术的尊重,有些影片却可能被资本操控,获得投票。
但从此万名评委需要被强制看完影片,这一规定从制度上压缩了敷衍投票、隐性操控的空间。
新规无疑为《南京照相馆》这类承载历史重量的作品获得公正评价创造了条件。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华人评委群体的壮大。
今年奥斯卡新增的评委名单中,关锦鹏、姚晨的老公曹郁等10位华语影人赫然在列。
加上此前受邀的舒淇等影人,华人评委在奥斯卡体系中的话语权持续提升。
这一变化的意义远超人数增加本身,熟悉东方历史与文化语境的评委,能更精准地理解《南京照相馆》中细节的深意,避免西方评委因文化隔阂产生的误读。
导演申奥曾说影片在3年的创作期间,基于大量文献和历史图片的研究,这种对历史细节的打磨,也需要懂行的评委才能真正体会。
犹太人被迫害的题材电影,已经拿过不少奥奖,同样是揭露历史真相的电影,我们能否获得国际的认可呢?
冲奥引发的热议中,一位网友的评价跳出了“能否获奖”的讨论,一针见血直击核心。
一句“电影是给他们看的,不是给他们评的”,道破了影片的传播价值远超奖项本身。
这里的“他们”,既包括那些否认历史的日本右翼,也包括对南京大屠杀知之甚少的国际公众、奥斯卡评委。
在日本,已有理性观众看完影片后呼吁“让更多同胞看到真相”,他们也在揭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谎言。
这就是影片的真正使命,不是为了争夺一个奖项,而是以艺术作品的形式传播真相。
正如影片总监制所说:
“走出影院看到的繁荣景象就是电影最大的彩蛋。”
影片对普通观众的触动,也是比奥斯卡评委的打分更有意义的存在。
另一位网友评论道:
“对于中国人来说,奥斯卡无权为《南京照相馆》加冕,但奥斯卡需要它来证明自己对中国人没有恶意。”
这句话道出了一种文化自信,这部基于我们民族深重苦难而创作出的艺术结晶,它的历史重量和价值,并非一个西方电影奖项所能“赋予”或“否定”。
看到央视近日再次发文“还原不能忘却的历史真相”,支持这部电影角逐奥斯卡。
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官媒对这部影片的郑重认可,而观众这边的画风却十分幽默。
“导演申奥真的申奥了”的词条登上热搜,这份奇妙的巧合,更让观众多了份情感寄托。
若能最终突围,《南京照相馆》将成为继《卧虎藏龙》《少年的你》后,中国电影在国际顶级舞台的又一次重要发声。
而这次发声的核心,是对30万遇难同胞的铭记,也是对历史真相的坚守。
支持“申奥导演申奥”,借这次机会,让更多国际人士看到这部电影。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南京照相馆》,角逐奥斯卡!
央视新闻|《南京照相馆》在日本专场放映 日本观众呼吁正视历史深刻反思
来源:黄毅来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