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6日,电影《南京照相馆》官方微博发文,宣布电影《南京照相馆》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感谢每一位走进影院的观众。让世界看见,让我们记得。”
这可能是最无可争议的一部国产“申奥”影片,出自一位名叫申奥的导演之手。
9月26日,电影《南京照相馆》官方微博发文,宣布电影《南京照相馆》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感谢每一位走进影院的观众。让世界看见,让我们记得。”
消息一出,很多观众甚至红了眼眶——不是为了这部电影,而是为了那段沉痛的历史,影片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本侵略者真实罪证影像。
比起温和的中文名《南京照相馆》,这部影片的英文名没有直译,而是更加尖锐地翻译为“Dead to Rights”(证据确凿、铁证如山)。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无论最终能否获奖,《南京照相馆》能够借助奥斯卡的舞台被世界看到,让更多人了解那段沉痛的历史,本身就已是一种成功。
导演申奥曾阐释创作初衷:“战争时期,照相馆这个本应留存幸福瞬间的地方,却充斥着日军的罪行与亟待曝光的真相,暗房红灯宛如血色,这种强烈对比给了我创作灵感。我想把照片当作宣传战和舆论战的有力武器,深入挖掘这一元素。”
影片于今年暑期上映后,凭借真实的力度与历史的厚度引发广泛情感共鸣,实现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累计票房突破30亿元,成为2025年暑期档冠军。
当显影液流过底片,暴行在红光中逐渐浮现——暗房成为战场,相机化作武器,面对日军的暴行,手无寸铁的百姓没有退缩,以底片为刃,完成了一场坚定而悲壮的抗争。这样的故事,足以触动每一位有良知的观众,无论来自何方。
从题材属性来看,反法西斯主题影片在奥斯卡历届获奖及入围作品中并不鲜见,如《辛德勒的名单》《拯救大兵瑞恩》《美丽人生》《卡萨布兰卡》《钢琴家》等,均从不同视角展现战争残酷性与人性的光辉,对法西斯主义进行批判。然而,在这样一份片单中,始终缺少一部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来自中国的文艺作品。
《南京照相馆》无论在立意深度还是完成度上,都展现出国际水准,有望填补这一空白。正如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安迈尔曾在观影后所说:“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一部伟大的中国电影。在德国,在欧洲能够看到这样的影片非常重要,因为鲜有欧洲人了解南京的历史。当年发生的大屠杀惨绝人寰,难以言表。导演呈现得很成功、很震撼。我相信,每个人都深深为之触动。”近期在世界各地的展映活动中,《南京照相馆》均取得海外专业观众的不错反馈,为其冲击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奠定基础。
无数观众真诚地期待,《南京照相馆》可以站上奥斯卡的领奖台,让世界聆听来自南京的历史回响,看见中国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和平的坚守。
此外,《破·地狱》将代表中国香港角逐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
深圳晚报记者 马君桐
来源:深圳晚报一点号